鄧鑫洋、蔣雯著的《不確定博弈與群體演化》以 不確定環境下的博弈模型與群體行為動態演化為主要 研究對象,探討博弈論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建模和應用 問題,涉及經典的和量子的博弈模型、網絡演化博弈 以及演化博弈論三個方麵。書中探討決策主體在多種 類型不確定性下的個體決策機製與群體行為演化過程 ,並將證據理論這一不確定性推理理論與博弈論深入 結閤。本書是作者對多源證據融閤與演化博弈理論長 期深入思考的精煉,總結瞭作者在不確定博弈模型、 量子博弈、演化博弈論、信息融閤等相關領域的*新 研究成果,對博弈論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建模和應用具 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藉鑒意義。
本書可作為信息融閤、不確定信息處理、演化動 力學等領域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管理科學 與工程、運籌學與控製論、控製科學與工程、模式識 彆與智能係統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本書主要研究內容
1.3 本書結構框架
第2章 博弈與不確定性推理基礎
2.1 博弈論基礎
2.1.1 非閤作博弈
2.1.2 演化博弈論
2.2 不確定性推理基礎
2.2.1 不確定性推理
2.2.2 Dempster-Shafer證據理論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不確定零和矩陣博弈及基於博弈論的決策框架
3.1 語義環境下的零和信度結構矩陣博弈
3.1.1 經典的零和矩陣博弈
3.1.2 零和信度結構矩陣博弈
3.1.3 案例分析
3.2 隨機變量環境下的零和信度結構矩陣博弈
3.2.1 隨機變量環境下實數空間信度結構
3.2.2 實數空間零和信度結構矩陣博弈
3.2.3 案例分析
3.3 信度結構錶示的連接不確定性零和多矩陣博弈
3.3.1 零和多矩陣博弈
3.3.2 連接不確定性下零和多矩陣博弈的基本模型
3.3.3 案例分析
3.4 多義性環境下的競爭式多準則決策框架
3.4.1 模型框架
3.4.2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於網絡演化博弈的群體閤作行為研究
4.1 網絡演化博弈研究概述
4.2 自適應的WSLS偏好選擇機製對閤作的促進作用分析
4.2.1 模型與實驗設計
4.2.2 模擬結果
4.3 角色分配的不確定性對結構化種群中利他性的影響分析
4.3.1 基本模型與實驗設計
4.3.2 獨裁者博弈在各類網絡上的演化
4.3.3 獨裁者博弈在網絡上的演化結果總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量子博弈模型及與經典博弈在雙層網絡上的共演化
5.1 經典概率與量子概率
5.2 量子博弈
5.2.1 Eisert-Wilkens-Lewenstein量子博弈機製
5.2.2 Marinatto-Weber量子博弈機製
5.3 量子化的監督博弈
5.3.1 監督博弈
5.3.2 監督博弈的量子化
5.3.3 結果分析
5.4 量子化的觀點形成博弈
這本書在理論建構上的野心是顯而易見的,它似乎試圖構建一套跨越多個學科邊界的分析框架。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方法論上的跨界嘗試。他似乎熟練地融閤瞭統計物理學中的相變概念,將其映射到社會經濟係統的集體行為上,這在傳統的經濟學文獻中並不多見。書中對復雜係統的自組織現象的討論,結閤瞭非綫性動力學的一些核心思想,使得原本靜態的博弈分析變得具有瞭動態的演化視角。雖然這些深層次的數學推導需要讀者具備紮實的數理基礎,但即使是隻理解其背後的哲學意涵,也足以令人拍案叫絕——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互動模式的全新“鏡頭”。這種整閤不同學科精髓的做法,讓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專業工具書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復雜性科學”在社會現象應用方麵的綱領性著作。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理論深度,更在於它對未來研究方嚮的啓發作用。讀完閤上書本時,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已經解決的問題,而是更多新生的疑問。作者在結論部分對“認知偏差的演化穩定性”的探討,雖然隻是蜻蜓點水,卻像是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瞭我對行為經濟學前沿的無限遐想。他提齣的那些開放性問題——例如,如何在包含情感變量的非理性環境中應用這些模型,或者如何將這些宏觀演化結果與微觀神經科學的發現相結閤——都極具前瞻性和操作性。對於希望在相關領域進行下一步研究的學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張高質量的“問題地圖”,指引著未來數年內可能的研究熱點和突破口。它不僅僅是總結瞭過去,更是在積極地催生未來。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瞭一種“智力上的挑戰”帶來的滿足感。某些章節,尤其是涉及到高維隨機過程和大規模互動網絡的模擬部分,讀起來確實需要極大的專注力和反復推敲。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對照著書後的附錄公式和圖解,試圖在腦海中重構作者的推導路徑。這種閱讀過程不是輕鬆的娛樂消遣,而是一種主動的、艱苦的智力勞動。然而,正是這種挑戰性,保證瞭其內容的硬核程度和不可替代性。每當我成功攻剋一個復雜證明,或者徹底理解一個關鍵的定理邊界條件時,那種豁然開朗的體驗,是閱讀通俗讀物無法比擬的。這本書顯然是寫給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底層機製,並願意投入時間進行深度思考的嚴肅讀者群體的。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引言部分,我立刻被作者清晰的邏輯鏈條所摺服。作者並沒有直接跳入復雜的數學模型,而是用一係列生動且貼近現實生活的案例來鋪陳背景,構建起一個關於決策環境復雜性的宏大敘事。例如,對曆史上一係列市場失靈事件的剖析,被巧妙地用以引齣“信息不對稱”和“理性預期”的局限性,這種娓娓道來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論的門檻。隨後,他對經典博弈論假設的批判性迴顧,也展現瞭深厚的學術功底,他不是簡單地重復已有觀點,而是提齣瞭更細緻的分類和重新界定,這使得接下來的章節內容過渡得極為自然流暢。整體而言,前期的鋪陳充滿瞭學者的洞察力,邏輯層層遞進,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讀者從熟悉的地帶逐步深入到知識的深水區,讓人感到既安全又充滿探索的興奮。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硬殼封麵覆著一層啞光紋理,觸感溫潤,讓人愛不釋手。主色調是深邃的藏青色,配以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在光綫下低調地散發齣一種專業又不失格調的氣質。內頁的紙張選擇瞭高剋重的米白色膠版紙,文字的排印清晰銳利,字號大小和行距都經過瞭精心的調整,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穿插的圖錶和公式排版異常工整,復雜的數學符號清晰可辨,這對於理解書中的核心理論框架至關重要。整體來看,這本實體書的齣版質量達到瞭學術專著的上乘水準,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價值的尊重。我把它放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每次拿起,都會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讓人對書中的內容也抱有更高的期待。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的層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