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定价:33.00元
作者:罗伟,朱向阳,罗国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0302539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融理论与实际操作于一体的教材,不仅系统地分析了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特点,同时还通过技能实训培养初学者的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检修能力。全书共分八个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彩色电视机整机结构的认识、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光栅异常故障的检修、图像异常故障的检修、颜色异常故障的检修、伴音异常故障的检修、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检测等,另外,为反映彩色电视机新技术与当前电视技术发展的方向,后一个项目介绍了数字电视概念、数字机顶盒和平板电视基本组成等内容。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全篇采用任务驱动授课方式,便于读者理解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与掌握实际维修技能。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和参加全国各种电子类职业技能认证考试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业余电子爱好者,我购买此书的目的是想系统地建立对电视显示系统的整体认知框架。我原本以为它会提供一个自顶向下(Top-Down)的结构:从接收到的信号流,到图像处理单元,最后到最终的显示面板驱动。结果这本书的组织结构非常碎片化,内容似乎是把不同年代不同技术的资料东拼西凑起来的。前几章谈论了早期的黑白电视信号同步机制,中间突然插入了几页关于彩色编码制式(PAL/NTSC)的理论争论,紧接着又跳到了特定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这种跳跃性让初学者极易迷失方向,难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更令人沮丧的是,书中对关键术语的定义往往不够精确,很多时候需要读者自行结合上下文去揣摩作者的本意。例如,对于“亮度”和“对比度”的定义,在不同章节中似乎存在细微的矛盾之处。如果目标读者是希望通过阅读一本结构严谨的著作来构建知识体系的人,这本书的叙事逻辑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它更像是一本技术百科全书的节选汇编,而非一部精心编撰的专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学术化,充满了上世纪中叶的技术术语和冗长、复杂的从句结构,使得阅读过程异常费力。很多地方,作者似乎倾向于用最复杂的数学公式来描述本可以用简洁语言概括的物理现象。我尝试去理解其中关于显像管内部电子束偏转的几何光学描述,发现那些涉及复杂积分和微分的推导过程,对于我这个主要关注系统功能和实际操作的读者来说,完全是过度阐释和不必要的负担。如果目的是为了培养工程研究人员,或许这种深度有其价值,但对于希望快速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的普通读者而言,它显得高高在上且不近人情。此外,书中引用的参考资料和标注也显得年代久远,缺乏对近十年间出现的新型器件和材料科学进展的引用和讨论,这使得全书的“时效性”大打折扣。阅读体验更像是参加了一场漫长且枯燥的学术报告会,而不是一次轻松愉快的知识获取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场灾难,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过时气息。我本来是冲着“原理”二字去的,希望能对现代显示技术的演进有个清晰的脉络梳理,结果翻开后才发现,里面大篇幅的内容都在津津乐道于阴极射线管(CRT)的那些老掉牙的技术细节。什么行扫描电路的功率管选型,场偏转的锯齿波生成,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老专家回忆他年轻时修家电的轶事,而不是一本面向当下读者的技术手册。对于想要了解LED、OLED这些新型显示技术背后的驱动原理、色彩管理和智能控制系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几乎是零帮助。图示部分更是让人抓狂,那些手绘的、粗糙的电路框图,线条模糊不清,元件符号都快认不出来了,完全无法与现代印刷质量相提并论。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从这些晦涩的描述中辨认出几个核心概念,但整体阅读体验非常痛苦,感觉自己像是在研究一份出土文物,而不是一本实用的技术书籍。如果出版商没有更新和重印的计划,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推荐它给任何一个对现代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人。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论述电视机的“维修”环节时,几乎完全依赖于“替换法”的思维模式。它详细列举了如何测试特定电压点、如何测量特定元件的阻值,但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故障”背后的深层系统逻辑分析却着墨不多。例如,当出现“色偏”现象时,书中通常会指向色中和电路的某个电位器或某个三极管,但它没有深入探讨是什么外部因素(如磁场干扰、元件老化漂移的累积效应)导致了这种偏移,也没有提供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化的故障定位流程图。这使得读者在面对一个全新的、从未见过的故障类型时,仍然会束手无策,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样依赖经验碰运气。一本优秀的维修书籍应该教会读者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提供一套过时的“操作说明书”。因此,对于追求现代故障诊断思路和系统工程思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非常有限,更像是一份收藏品,而非工作台上的利器。
评分坦率地说,我期待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色彩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入探讨,比如色度空间的转换、色彩平衡的校准流程,或者至少是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优化图像动态范围的实用技巧。然而,这本书似乎把“彩色”这个词仅仅理解为“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的叠加”,然后就止步于此了。它花了很多篇幅去解释模拟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复杂过程,但对于数字信号处理在现代电视中的核心地位却轻描淡写,几乎没有涉及MPEG压缩、HDMI接口协议,更别提HDR(高动态范围)或广色域(WCG)这些行业热词了。维修部分也显得极其保守和陈旧,基本是围绕着更换特定型号的集成电路芯片展开,缺乏对故障诊断思路的系统性引导。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基于系统级故障排除的逻辑流程图,而不是一堆针对特定年代机型的电路图查阅。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面向特定年代维修技师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能教会读者理解现代电视“大脑”如何工作的教材。它错失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