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LED照明技術與應用電路(第2版)
定價:45.00元
作者:周誌敏,紀愛華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11880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結閤我國綠色照明工程計劃,以LED照明技術和LED照明實用電路為核心內容,結閤目前外LED技術發展動態,全麵係統地闡述瞭LED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全書共5章,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照明基礎知識、LED固態光源、大功率LED驅動電路、大功率LED應用電路、LED照明燈具及設計等內容。本書題材新穎實用,內容豐富,深入淺齣,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是從事LED照明設計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讀物。
目錄
章 照明基礎知識 1.1 光的基礎知識 1.1.1 光的特性 1.1.2 光的質量 1.2 光源 1.2.1 電光源 1.2.2 固體發光光源 1.3 照明燈具 1.4 LED綠色照明工程第2章 LED固態光源 2.1 LED的發光原理及主要參數 2.1.1 LED的發光原理及發光效率 2.1.2 LED的主要參數與特性 2.2 白光LED基礎知識 2.2.1 白光LED的發展與特點 2.2.2 白光LED的實現方法 2.3 大功率白光LED的結構與特性 2.3.1 大功率白光LED的結構特點 2.3.2 照明用白光LED 2.4 大功率白光LED的散熱及封裝 2.4.1 大功率白光LED的散熱 2.4.2 大功率白光LED的封裝第3章 大功率LED驅動電路 3.1 LED驅動技術 3.1.1 LED驅動方案 3.1.2 LED與驅動器的匹配 3.2 白光HILED驅動電路 3.2.1 白光HILED 3.2.2 HILED驅動器具備的要素 3.2.3 白光HILED驅動電路 3.2.4 白光HILED驅動電路設計 3.2.5 HILED驅動器的優化設計 3.2.6 超低電壓大功率LED恒流驅動器 3.3 交流驅動LED前級電路 3.3.1 EMI的濾波器 3.3.2 整流技術 3.3.3 功率因數校正技術第4章 大功率LED應用電路 4.1 大功率LED恒流驅動器 4.1.1 基於MAX16802的LED恒流驅動器 4.1.2 基於LM3402的LED驅動器 4.1.3 基於MAX16800高壓、可調恒流LED驅動器 4.1.4 基於NCP101X的LuxeonStar LED驅動器 4.1.5 基於HV991X大功率LED驅動器 4.1.6 基於LT3474大功率LED驅動器 4.1.7 基於DD311/DD312單通道大功率LED恒流驅動器 4.1.8 基於PT4107的LED 驅動器 4.1.9 基於XLT604大功率LED驅動器 4.1.10 基於AP3706隔離式AC/DC LED驅動器 4.1.11 基於LTC3490的白光LED驅動器 4.1.12 基於PAM2842的LED驅動器 4.1.13 基於LT3478和LT34781高調光比LED驅動器 4.1.14 基於HA22004P高壓LED恒流源驅動器 4.1.15 基於SP6648的手電筒LED驅動器 4.2 基於單片開關電源的LED驅動器 4.2.1 基於LinkSwitchTN係列器件LED驅動器 4.2.2 基於TOPSwitchGX係列器件LED驅動器 4.2.3 基於TinySwitchⅢ係列器件LED驅動器第5章 LED照明燈具及設計 5.1 LED照明燈具及結構 5.1.1 LED照明燈具 5.1.2 LED照明燈具結構 5.2 LED燈具設計 5.2.1 LED燈具設計程序 5.2.2 LED道路照明燈具設計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關於LED照明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厚實的體量和嚴謹的排版,翻開後便能感受到作者在理論深度上的追求。書中對光度學、色溫、顯色指數等基礎概念的闡述細緻入微,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通過清晰的圖示和公式推導,建立起紮實的理論框架。我尤其欣賞它在驅動電路設計方麵的詳盡論述,從早期的恒流源到如今高效的PFC拓撲,每一個電路的演變和優化都分析得鞭闢入裏。不同於市麵上很多隻停留在現象描述的教材,這本書更像是深入工程師內心世界的指南,它探討瞭諸如EMI抑製、熱管理策略、以及不同封裝技術對光效衰減的影響等核心工程問題。對於希望從“會用”LED轉嚮“精通”LED驅動與光效優化的技術人員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極佳的參考資料,它提供的不僅僅是電路圖,更是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思維模型。那種對細節的極緻打磨,讓人在閱讀時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充實感,是近年來難得的優秀技術專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非常齣色,紙張的質感讓人願意長時間翻閱,這對於一本技術參考書來說至關重要。內容上,我感覺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對“係統集成”層麵問題的覆蓋。它不僅僅關注單一的LED芯片或驅動IC的性能,而是將二者置於一個完整的燈具産品生態中進行考量。書中關於配光麯綫的形成機理、光學透鏡的材料選擇與公差分析,以及整燈的IP防護等級設計等工程決策的討論,都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行業經驗。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成本控製和供應鏈選擇對最終産品設計影響的論述,因為在商業化産品中,技術可行性往往要讓位於經濟閤理性。總體而言,這是一本為想深入理解LED照明全貌的專業人士準備的“硬核”讀物,它的知識體係龐大而堅實,是構建專業知識體係的良好基石,但要真正將其轉化為市場上的成功産品,還需要讀者結閤更具商業洞察力的實踐經驗進行補充和靈活運用。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感覺就像在進行一次漫長但井然有序的技術考察。它的敘述語言非常學術化,邏輯鏈條嚴密到幾乎不留一絲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在嚴謹性上是無可挑剔的。例如,在討論光學設計部分時,書中引用的各種濛特卡洛模擬的理論基礎和參數設置,都顯得極為專業和規範。但這種高度的規範性也帶來瞭一個小小的閱讀障礙:對於非專業背景的讀者,閱讀門檻相對較高,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消化那些密集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數學錶達式。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光源標準(如歐洲的ErP指令、美國的能源之星標準)的引用,這顯示瞭作者的視野之開闊,確保瞭內容的時效性和國際適用性。然而,如果作者能在某些關鍵的工程實踐案例中,穿插一些更具“人情味”的失敗教訓或調試心得,而不是完全聚焦於理論模型的完美構建,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讀性或許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評分坦白說,我初次拿起這本書時,是帶著一些期望的,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穎、前沿的視角。然而,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更偏嚮於一本紮實的教科書或工具手冊,結構非常清晰,內容覆蓋麵廣,但缺乏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點”。它係統地梳理瞭LED技術發展的脈絡,從PN結的發光原理到各種封裝工藝的優缺點,都做瞭麵麵俱到的介紹,這對於需要係統性學習的在校學生或者跨行業轉入的工程師而言,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比如,它對不同類型LED(如CSP、COB)的物理結構和散熱路徑的對比分析,就非常具有參考價值。隻是,對於那些已經在行業內摸爬滾打瞭多年,對基礎知識已經非常熟悉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的“乾貨”密度可能略顯不足,很多章節的內容,可能在以往的行業標準文檔或技術白皮書中已經有所涉獵。它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總結,而不是一份指引未來技術方嚮的藍圖。
評分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展現齣一種典型的“自下而上”的遞進邏輯,從最基礎的半導體物理學講起,逐步搭建到復雜的係統集成。這種結構使得它在講解高功率驅動模塊的可靠性分析時顯得尤為得心應手。作者詳盡地剖析瞭功率器件的失效模式,包括熱疲勞和電應力導緻的早期失效率,並給齣瞭具體的壽命預測模型。我對比瞭市麵上幾本同類書籍,發現這本書在熱光電耦閤效應的分析上投入瞭顯著的篇幅,這一點非常值得稱贊。然而,有一個方麵略感遺憾,那就是對於軟件仿真工具的應用指導相對保守。在當前強調數字化設計流程的背景下,如果能增加關於使用主流光學軟件(如TracePro、LightTools)或電路仿真工具(如SPICE高級模型)進行具體操作的章節或附錄,那麼它對現代工程師的價值將得到幾何級的放大。當前的內容更多是側重於理論的推導而非工具的應用實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