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定价:32.00元
作者:王凤文,舒冬梅,赵宏才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6351121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连续时间系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数字频域分析、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和FIR数字滤波器设计7章内容;下篇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与应用,包括TMS302C54x的指令系统、DSP应用程序设计和DSP接口设计与应用实例。
书中给出了大量的习题、例题和MATLAB仿真实例,在部分章的后面还给出了建议实验内容和实验的设计思路。
本书适合自动化学科《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选用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绝对是顶级的,要知道,处理这类涉及大量数学符号和图形的书籍,任何一个小的印刷瑕疵都会影响阅读体验。庆幸的是,这本书在图文排版上做到了极致的清晰。特别是那些表示卷积和相关性的二维图示,线条锐利,阴影分明,即便是非常精细的频谱图,也能一眼看出主瓣和旁瓣的位置关系。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时所使用的流程图,不同于其他书籍那种晦涩难懂的递归结构图,这里的流程图更像是一种分治策略的可视化解释,让人瞬间明白了“蝶形运算”的精髓所在。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算”,更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算更高效”。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对照书中的例子,手工模拟了一个基-2的FFT运算,那种从繁琐的DFT计算中解放出来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本书清晰的引导。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带徒弟,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材。在讨论随机信号处理的基础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维纳-霍夫曼滤波器的复杂公式,而是先从一个实际的噪声抑制场景入手——比如如何用一个线性滤波器来估计一个被高斯白噪声污染的信号。通过这种“问题驱动”的方式,读者自然而然地会接受引入正交投影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的概念。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的欲望。有一段关于谱估计的论述尤其深刻,它对比了周期图法、韦尔奇法以及最大熵法(MEM)的优缺点。作者非常坦诚地指出,虽然MEM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但在实际应用中,参数选择的敏感性使得它不如韦尔奇法来得鲁棒。这种基于工程权衡的讨论,远比只谈理论优越性要实在得多。
评分我之前学过一些与通信相关的课程,但对于“数字信号处理”这个独立领域总是感觉隔着一层纱。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结构编排,它似乎完全理解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断点。它没有急于进入复杂的滤波器设计(如IIR和FIR的对比),而是花了大篇幅来讨论采样定理的“陷阱”——混叠现象,并且通过模拟实验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欠采样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种先深入剖析“为什么会出错”,再给出“如何正确处理”的教学逻辑,比教科书式的知识灌输有效得多。此外,书中对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部分,引入了李雅普诺夫判据的简化版本,虽然没有给出完整的证明,但重点突出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指导意义,这对于工程应用导向的我来说,比纯粹的数学证明更有价值。这本书的脚注也很有意思,经常会引用一些经典论文的观点,为那些想进一步深挖某个细节的读者指明了方向,看得出作者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是下了大功夫的。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挺吸引人的,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一些类似电路板的纹理,初看之下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决定买的,他当时说这本书在基础概念的阐述上做得非常到位,不像有些教材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公式,让人望而却步。实际翻阅下来,确实如此。作者在讲解傅里叶变换这类核心概念时,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图形辅助,比如将信号的频域表示比作分解一束光线的七彩色谱,这种形象化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尤其是关于Z变换的部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数学推导,而是深入分析了它在系统稳定性判断中的实际意义,让“收敛域”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起来。书中的例题设计也很有层次感,从最简单的序列卷积开始,逐步过渡到滤波器设计中的复杂迭代过程,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步骤解析,跟着做下来,感觉自己真的掌握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路径。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入门又希望打下坚实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种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以为它会着重在纯数字滤波器设计上,但令人惊喜的是,它用相当大的篇幅探讨了数字下变频和模数/数模转换器的非理想因素对整个DSP链条的影响。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量化噪声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增加位数或采用噪声整形技术来改善信噪比。这一点,很多号称“全面”的教材都会一带而过。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将DSP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了紧密的结合,书的后半部分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基于DSP芯片的实现考量,比如定点运算的溢出问题和流水线延迟对实时性的影响。这使得整本书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数学模型,而是真正融入了硬件约束的工程实践。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掌握了理论,更是对如何将一个DSP算法部署到实际系统中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