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电子电路大全(第4卷) 功率输出与电源供给电路
定价:38.00元
作者:段九州,王志新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026280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电子电路大全》丛书的第4卷。内容包括功率输出与电源.供给的基本知识、功率输出电路、整流与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源、电压基准与恒流源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直流一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直流一交流逆变电源电路、交流稳压电路等。除章作为全书的基础知识外,其余各章都自成体系,以方便读者作为工具书*查阅。利用这本工具书,读者只需按图索骥便可完成设计、开发过程中许多耗工费时的工作。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维修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进行课程设计和电子制作的参考书。
目录
章 稳压电源原理
1.1 整流电路
1.2 滤波电路
1.3 倍压整流电路
1.4 线性稳压电路
1.5 线性集成稳压电源
1.6 线性集成稳压器例(W317)
1.7 开关型稳压电源
1.8 集成开关稳压器
1.9 功率输出电路
第2章 功率输出电路
2.1 带有音调控制的音频功放
2.2 低音调制功率输出电路
2.3 LM388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典型电路
2.4 LM390构成的1W音频功率放大器
2.5 集成BTL功率放大器
2.6 对称功率放大器
2.7 3.5W桥式功率输出电路
2.8 LM2879-12W桥式音频功率放大器
2.9 直流电压控制音量的4S爵频功率放大器
2.10 1-4W音频放大器
2.11 22W功率放大电路
2.12 50W高保真高性能音频集成功放TDA1514A
2.13 音频功率放大器TDA1512、TDA1512Q
2.14 集成电路功放TDA1520A、TDA1520AQ
2.15 集成电路功放TDA15208、TDA1520BQ
2.16 音频功率放大器TDA2004-20W
2.17 音频功率放大器OPA541
2.18 输出电流达10A的功率放大器
2.19 300W高保真放大器
2.20 直流至500kHz的100W放大器
2.21 新型电子分频功率放大器
2.22 音频功率放大器LM3886
2.23 MC1306P音频功放电路
2.24 11OV/120V交流电压±2.5V-1600W电源电路
第3章 整流及基本稳压电路
第4章 开关型稳压电源
第5章 电压基准及恒流源
第6章 电池充电电路
第7章 直流-直流电压变换电路
第8章 直流-交流逆变电源电路
第9章 交流稳压电路
附录 常用集成稳压器性能参数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磨砂质感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显得既专业又带着一丝复古的韵味。我记得我是在一家老牌的书店里一眼被它吸引的,那种厚重感和纸张散发出的独特油墨香气,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虽然我这次主要是冲着它提到的一些特定应用电路去的,但拿到手后才发现,即便是那些基础的电路分析章节,作者的叙述方式也比我之前看过的许多教材要生动得多。他没有那种刻板的公式堆砌,而是大量运用了图解和实际案例来剖析原理,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我尤其欣赏他对设计理念的阐述,比如在讨论元件选型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应该用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必须用这个”,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工程师来说,价值千金。我已经开始期待未来几天能沉下心来,把那些涉及高频滤波和保护电路的章节好好啃一遍了。
评分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学习一下电源电路的最新趋势,特别是关于 GaN 和 SiC 器件的应用前景。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处理得非常平衡。它没有陷入对新技术的盲目追捧,而是用严谨的分析来评估这些新型半导体材料在不同工作频率和电压等级下的优缺点。作者对高频开关损耗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解构,并且引入了最新的建模方法。更让我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电路的长期可靠性评估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的,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强调“效率至上”的教材中是被轻描淡写的。通过阅读这部分,我意识到,一个真正优秀的电源设计,不仅要高效,更要耐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过去对功率电子学的理解,它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成熟的设计视角。
评分这次购买完全是基于同事的强烈推荐,他告诉我这本书在处理那些“疑难杂症”时非常有效。我最近正好在攻克一个关于精密电压基准源的稳定性问题,原先的几本参考书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显得过于理论化,难以在实际噪声环境中应用。这本书里关于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那一章,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作者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数学语言,而是通过对PCB布局和地线处理的细节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噪声是如何耦合和传播的。他甚至画出了几张特别形象的“电流回流路径图”,清晰地指出了哪些布局是“陷阱”。阅读完后,我回去对照我的实验板,立刻发现了几个先前被我忽略的布局错误。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实用性,是许多理论教材无法比拟的,感觉作者真的是从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更偏爱那些专注于某一具体领域的深度著作,对于这种大部头一直持保留态度。但这次的体验确实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排版和图表质量简直是业界标杆。清晰的线条、准确的标注,即便是最复杂的并联电路图,看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晕眩。特别是那些关于热管理和散热设计的插图,它们不仅展示了散热片的几何形状,还用色彩梯度模拟了热流分布,这种多维度信息的整合,对于设计大功率模块至关重要。我注意到,在处理大电流通路设计时,作者详细讨论了导线电阻、皮肤效应以及过孔(Via)的热阻抗,这些都是在普通入门教材中绝不会涉及的细节。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基础理论到高端工程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既能让初学者找到方向,也能让资深人士找到验证自己设计思路的依据。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新书抱有十二分的谨慎,毕竟“大全”两个字听起来就容易有水分,很多号称大全的书,最后都变成了零散知识点的拼凑。然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其扎实的结构性。它不是那种什么都讲一点的百科全书,而是像一个精心构建的知识体系,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我尝试跳着翻阅了几个我比较熟悉的模块,比如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对比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他不仅对比了效率和成本,还深入探讨了EMI/EMC兼容性的差异,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被忽略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提到特定IC驱动电路时,作者似乎直接引用了多个不同厂商的参考设计,并将它们提炼出了共性的设计原则,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不再局限于单一芯片的datasheet限制。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提供的这种宏观视野和底层逻辑的提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