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它们怎么来的
定价: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陈池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025510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没有深奥复杂的科学道理,没有陌生少见的东西。本书所讲述的都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手可得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趣味知识,在趣味知识中感受生活。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发现世界奇妙万千。
从身边的日常事物讲起,配上精美的图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为孩子讲解身边的科学知识,让孩子摆脱枯燥的文字阅读,轻松快乐地获取知识。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探索家和科学家!为了使今天的孩子明天成长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人才,家长和教师必须维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把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对于孩子来说,周围事物充满了神秘感,看什么都要问一问、摸一摸,向大人提出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这是求知好学的表现,是他们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想了解周围的一切,渴望从大人那里得到答案。虽然有些问题在父母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神秘好奇的。
正是这种好奇心使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正是这种好奇心使瓦特由水蒸汽推动壶盖的现象中发明了蒸汽机;也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伽利略对教室里吊灯的均匀摆动产生兴趣,导致他发现了等时性……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孩子的好奇心与人的创造力有密切关系。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鼓励和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中不断地进步。
孩子在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想了解世界,探寻究竟。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捧腹或瞠目的“傻问题”,如“为什么月亮晚上不睡觉?”、“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来?”或者“人们为什么要穿衣服”等等。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千奇百怪而拒绝回答,甚至是不耐烦的打断孩子的提问,我们要耐心仔细的给孩子解释各种现象,要保护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并引导孩子发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本书所列举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见到、听到、接触到的东西。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身边的小事物,帮助孩子揭示身边的科学知识,在孩子发现疑问的时候,给予科学和人文启迪。希望本书对广大少年儿童有所帮助,有所借鉴!
1.神奇的筷子
2.凉快便捷的拖鞋
3.早的“计算器”——算盘
4.口腔卫士——牙刷
5.差劲的发明——塑料袋
6.流动的陆地——轮船
7.长着羽毛的球——羽毛球
8.“有错就改”的修正液
9.葡萄汁的芳香——葡萄酒
10.有害健康的
11.能看见事物的“魔镜”
12.地球成长的特殊印记——化石
13.美丽的极光
14.“似是而非”的干冰
15.两条平行线——铁轨
16.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
17.奇珍异品——珍珠
18.天有可测风云——人工降雨
19.循环不息的白天和黑夜
20.七彩天桥——彩虹
21.能漂浮在空中的气球
22.保鲜食品——罐头
23.千里镜——闪电
24.方向的引导者——指南针
25.蓄墨水的笔——钢笔
26.神奇的望远镜
27.取之不尽的氧气
28.甜滋滋的蜂蜜
29.神秘的“人工干尸”——木乃伊
30.保温护体的衣服
31.工作套装——西服
32.生活品——伞
33.建筑中的肌肉——混凝土
34.西服的佳搭档——领带
35.百变魔盒——电视机
36.摩擦起火——火柴
37.运用空气压力的锅——高压锅
38.桌子上的网球——乒乓球
39.地方的代码标识——邮政编码
40.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SOS”
41.信件的包装袋——信封
42.植物奶——豆浆
43.气体取火器——打火机
44.储存信息的条形码
45.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灯
46.防菌抗感染的口罩
47.纸上谈兵的中国象棋
48.眼睛的保护镜——眼镜
49.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图书
50.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钢琴
51.科学的高荣誉——诺贝尔奖
52.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53.纯净的水——矿泉水
54.新时代饮料——茶饮料
55.用舌头舔吮的棒棒糖
56.光明使者——电灯泡
57.缔造NBA运动的球——篮球
58.晶莹剔透的果冻
59.风味水冰——冰淇淋
60.又宽又直的高速公路
61.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
62.轻快便捷的自行车
63.像老鼠的电脑鼠标
64.用木棒打的球——棒球
65.滑动的鞋子——滑冰鞋
66.天外来客——陨石
67.天然纤维——蚕丝被
68.牙齿的护卫——牙签
69.吃饭的器皿——碗
70.天气晴雨表——温度计
71.石地板——瓷砖
72.能清洗脏车西的肥皂
73.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
74.能给你兴奋的咖啡
75.车方魔稻——稻米
76.能把时间装进去的表和钟
77.安乐窝——床
78.斑马线——人行耩道
79.活动的牙齿——假牙
80.纸鸢——风筝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凝练且富有哲思,作者似乎拥有一种将复杂概念抽丝剥茧的魔力。他并非用晦涩的术语堆砌来展现学识的渊博,而是采用了一种近乎诗意的叙述方式,将看似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用极其贴近生活、充满画面感的比喻娓娓道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刍那些精妙的措辞,感受它们在脑海中激起的涟漪。这种叙述方式,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探讨,变得引人入胜,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智者之间的私密对话。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知识灌输感,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向导,轻轻牵引着读者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更深邃的境地。我发现,这本书的每一句话都值得被标记和珍藏,它们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世界观。
评分这本书所营造的氛围是极为沉静且富有启发性的,它不强求你立刻做出某种判断或结论,而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域供你沉思。在阅读的间隙,我常常会合上书本,凝视窗外,脑海中依然回荡着书中的某些论述,进行着无声的辩论和思辨。这种“带着问题去生活”的状态,正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种心性的训练,教会我在面对复杂性时,如何保持内心的秩序和好奇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比拟的,它真正触及了思维深处的结构,是一种慢功夫、长效益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采用的哑光材质,触感细腻,设计风格简约而不失大气,色彩搭配上选择了低饱和度的灰蓝色调,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其内容。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纸张厚实,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排版的用心,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专注,不会被拥挤的文字所干扰。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这本书的重视,也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光是看着这本书摆在书架上,就觉得它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品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所承载的知识的重量与深度。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人更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句。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得如同一个精心编织的迷宫,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得令人称奇。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认知习惯,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引入新的视角,或者巧妙地回顾之前埋下的伏笔。这种结构设计,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你总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前面看似零散的片段,此刻已经汇聚成了一幅宏大的图景。每当我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掌握了某种核心脉络时,作者又会抛出一个全新的维度进行解构,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让人在阅读初期就因路径的单一而感到疲乏,反而像是一场高智商的解谜游戏,需要读者全神贯注地去捕捉那些微妙的线索和关联。
评分作为一名对世界抱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必须承认,这本书拓展了我原有的认知边界,让我得以窥见一些之前从未曾考虑过的可能性。它没有直接给我标准答案,这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事物多维度的光芒,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这种思维上的冲击和激发,远比单纯获取知识更有价值。阅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方式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为什么”的追问变得更加深入和系统。它成功地在我的心智中播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让我开始用一种更批判、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周遭的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