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陈斗)
定价:22.00元
作者:陈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22094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教育部*制订的“高职高专教育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元器件、直流稳压电源、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常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技术实训等。每章之前有学习目标,每章后附有实践应用、本章小结、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便于自学。
本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NA浅出、通俗易懂,淡化理论、突出应用,新增了实践应用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专门模块。书中有图片、实物照片,增添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电类、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用书,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了解半导体元器件
1.1 了解半导体及PN结
1.1.1 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2 理解PN结
1.2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
1.2.1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
1.2.2 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3 了解主要参数
1.2.4 立用二极管电路
1.3 了解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1.3.1 了解稳压二极管
1.3.2 了解光电二极管
1.3.3 了解发光二极管
1.3.4 了解激光二极管
1.4 了解半导体三极管
1.4.1 了解基本结构
1.4.2 掌握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
.4.3 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4.4 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4.5 选择三极管
1.5 了解晶闸管
1.5.1 了解晶闸管的外形、结构及符号
1.5.2 了解类型
1.5.3 了解工作原理
1.5.4 掌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
实践应用
光控报警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
2.1 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2.1.1 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2.1.2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分类
2.2 掌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2.1 掌握工作原理
2.2.2 计算直流电压与直流电流
2.3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3.1 掌握工作原理
2.3.2 计算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
2.3.3 选择二极管
2.4 理解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2.4.1 了解晶闸管的结构
2.4.2 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2.4.3 熟悉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2.5 掌握滤波电路
2.5.1 掌握电容滤波电路
2.5.2 掌握电感滤波电路
2.5.3 掌握复式滤波电路
2.6 理解稳压电路
2.6.1 理解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2.6.2 理解串联型稳压电路
2.6.3 熟悉集成稳压电路和开关电源
实践应用
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
3.1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3.1.1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3.1.2 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3.2 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2.1 理解估算法
3.2.2 掌握图解法
3.3 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3.1 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
3.3.2 掌握放大电路中各参数的定义
3.3.3 掌握微变等效电路法
3.3.4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稳定
3.4 掌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4.1 掌握共集电极电路的组成
3.4.2 分析共集电极电路
3.4.3 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及应用
3.5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
3.5.1 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3.5.2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
3.6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
3.6.1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6.2 理解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实践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
4.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
4.1.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4.1.2 掌握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4.1.3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4.1.4 掌握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模型
4.1.5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
4.1.6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4.1.7 掌握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4.2 掌握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4.2.1 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4.2.2 掌握反馈的判断方法和类型
4.2.3 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实践应用
常用集成运放芯片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掌握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5.1 掌握数制与编码
5.1.1 数字电路概述
5.1.2 掌握数制
5.1.3 掌握编码
5.2 掌握逻辑函数及应用
5.2.1 掌握逻辑代数及基本运算公式
5.2.2 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
5.3 掌握逻辑门电路
5.3.1 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
5.3.2 掌握复合门电路
5.4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
5.4.1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5.4.2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5.4.3 掌握中规模组合逻辑部件
实践应用
中规模组合逻辑部件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
6.1 掌握双稳态触发器
6.1.1 掌握基本Rs触发器
6.1.2 掌握同步RS触发器
6.1.3 掌握主从JK触发器
6.1.4 掌握D触发器
6.1.5 掌握T触发器
6.2 理解寄存器
6.2.1 理解基本概念
6.2.2 理解数码寄存器
6.2.3 理解移位寄存器
6.3 掌握计数器
6.3.1 掌握二进制计数器
6.3.2 掌握十进制计数器
6.3.3 掌握集成计数器
6.4 分析时序逻辑电路
6.4.1 掌握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6.4.2 分析时序电路
实践应用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掌握常用中、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
7.1 掌握555定时器的应用
7.1.1 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7.1.2 应用555定时器
7.2 了解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
7.2.1 了解数/模转换器(DAC)
7.2.2 了解模/数转换器(ADC)
7.3 了解存储器
7.3.1 了解只读储存器
7.3.2 了解储存器
实践应用
简易闯入报警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电子技术实训
8.1 二极管、三极管的简单测试
……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最近对嵌入式系统中的低功耗设计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物联网设备越来越依赖电池续航的今天,如何平衡性能和功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详细探讨电源管理单元(PMU)设计哲学的书。我期待它能深入讲解各种电源转换拓扑,比如DC-DC降压/升压电路的效率优化,以及如何通过软件层面的时钟门控、唤醒源管理来实现系统的超低功耗待机模式。如果能有章节专门分析不同半导体工艺(如CMOS、FinFET)对功耗特性的影响,那就更棒了。我希望看到的是工程实践的智慧结晶,比如如何通过精确的负载监测和预测算法,动态地调整CPU频率和电压(DVFS),从而实现电池寿命的最大化。这种级别的深度讲解,对我正在做的那个需要连续运行三年以上的环境监测节点项目至关重要,它需要的是经过验证的、可量化的设计指导。
评分最近阅读的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书籍,虽然在算法介绍上很新潮,但在底层硬件加速的机制上常常一带而过,这让我觉得很不满足。我真正渴望的是一本能够将软件算法和实际硬件架构紧密结合起来的书。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GPU的并行计算模型(比如CUDA或OpenCL),特别是如何优化内存访问模式(如共享内存的使用、合并访问)来充分榨干并行处理器的性能。更进一步,如果能涉及到专用AI芯片(ASIC)的设计理念,比如张量处理单元(TPU)的矩阵乘法加速原理,以及如何针对特定的神经网络层(如卷积层、全连接层)进行硬件级的优化,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我需要了解的不是如何调用库函数,而是为什么这些函数能跑得快,底层的硬件是如何配合软件实现这种高效能的。这种从硅片到模型的跨界知识体系,是我目前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盲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配色大胆又富有科技感,那种深邃的蓝色和跳跃的橙色线条交织在一起,立刻就能抓住你的眼球。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那种微微的磨砂感,而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纸面,说明出版社在细节上还是比较用心的。内页的排版也相当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拉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而且,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标题和重要公式旁边的留白处理,这让整个版面看起来非常透气,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密密麻麻地堆砌文字和符号,让人望而生畏。更别提那些图表的绘制质量了,插图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电路图或者波形图,那些细小的元件标识也清晰可见,这对于理解抽象概念来说至关重要。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来讲,这本书的制作水平绝对算得上是一流水准,让人在阅读技术内容之前,就先有了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件工艺品,而不是一本枯燥的教材。
评分我最近在跟进几个前沿的无线通信标准,急需一本能提供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又不太偏向于特定商业产品的书籍来巩固我的知识体系。我希望能找到那种能把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基础数学工具,和实际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无缝连接起来的书。理想中的那本书,应该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比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优化、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不仅仅是给出公式,而是能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结构,以及它在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的表现差异。我希望它能覆盖从基础的采样定理到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技术,比如Turbo码或者LDPC码的迭代译码过程,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来解释其纠错机制的精妙之处。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对整个通信链路的物理层有一个全局且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用什么芯片实现什么功能”的表层认知上。
评分我一直觉得,许多电子工程的学习路径都过于侧重于理论推导和标准元件的学习,而对于“故障排查”和“系统调试”这门实践艺术的系统性指导却相对缺乏。我希望能读到一本完全聚焦于实战经验的书。这本书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的手记,详细记录他在调试复杂PCB板时遇到的那些匪夷所思的问题,比如瞬态干扰如何导致间歇性重启、电源噪声如何耦合进敏感的模拟信号路径、或者PCB走线耦合引起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我需要看到具体的示波器波形截图,并配有详细的分析,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波形,如何修改布局或增加去耦电容解决了问题”。理想中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何系统地隔离故障源,如何使用诸如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高级工具进行深层诊断,以及在面对一个从未见过的系统时,建立一套高效、逻辑严密的排错流程。这才是真正能将“学会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