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寬帶綜閤接入技術
定價:28.00元
作者:劉偉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0301999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新穎,選題廣泛,參考瞭近幾年接入網的*研究成果,係統地介紹瞭基於IP的寬帶綜閤接入技術,包括銅綫接入、光縴接入、無綫接入以及寬帶綜閤接入等*技術進展。本書內容共分8章:第l章為寬帶綜閤接入技術概述,第2章為非對稱數字用戶綫——ADSL,第3章為VDSL接入技術,第4章為光縴同軸混閤接入技術,第5章為無源光縴接入技術,第6章為無綫局域網,第7章為寬帶無綫接入,第8章為寬帶綜閤接入的現狀和未來。
本書適閤從事寬帶綜閤接入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係統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章 寬帶綜閤接入技術概述
1.1 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1.1.1 接入網的定義
1.1.2 接入網的特點
1.1.3 接入網的功能
1.2 由窄帶接入到寬帶接入
1.2.1 窄帶接入
1.2.2 寬帶綜閤接入
1.3 寬帶接入網的分類
1.3.1 銅綫接入技術
1.3.2 光縴同軸混閤接入技術
1.3.3 無源光縴接入技術
1.3.4 無綫接入技術
1.4 寬帶綜閤接入業務
1.4.1 綜閤接入業務的Qos要求
1.4.2 綜閤接入業務的熱點
1.5 本書的內容安排
第2章 非對稱數字用戶綫——ADSL
2.1 ADSL接入技術簡介
2.2 ADSL接入網絡的結構和協議
2.2.1 ADSL的參考模型
2.2.2 典型的ADSL接入網絡體係結構和協議
2.2.3 VoADSL接入網體係結構
2.3 ADSL調製解調器的設計
2.3.1 ADSL調製器的設計
2.3.2 ADSL解調器的設計
2.3.3 ADSL調製解調器的頻譜特性
2.4 ADSL的增強技術——ADSL2和ADSL2
2.4.1 ADSL2的設計特點
2.4.2 ADSL2 的設計特點
2.5 ADSL中比特加載技術
2.5.1 比特加載技術描述
2.5.2 比特加載算法
2.5.3 數值仿真結果
第3章 VDSL接入技術
3.1 VDSL接入技術簡介
3.1.1 VDSL接入網的參考模型
3.1.2 VDSL的傳輸能力
3.1.3 VDSL的標準
3.2 VDSL收發器設計
3.2.1 TPS-TC子層的功能
3.2.2 PMS-TC子層的功能
3.2.3 PMD子層的功能
3.3 VDSL2簡介
3.4 VDSL2中的串音消除技術
3.4.1 串音的特性和影響
3.4.2 VDSL2串音解決方案
3.4.3 VDSL2串音抵消方案
第4章 光縴同軸混閤接入技術
4.1 光縴同軸混閤接入技術簡介
4.1.1 有綫電視網絡的結構
4.1.2 HFC接入網的協議棧
4.1.3 HFC接入的標準
4.2 DOCSIS中的物理層
4.2.1 DOCSIS下行傳輸規範
4.2.2 DOCSIS上行傳輸規範
4.3 DOCSIS的MAC層協議
4.3.1 DOCSIS的MAC幀結構
4.3.2 DOCSIS的MAC管理消息
4.3.3 DOCSIS的MAC層操作
4.4 DOCSIS中的信道綁定技術
4.4.1 下行信道綁定技術
4.4.2 上行信道綁定技術
第5章 無源光縴接入技術
5.1 無源光縴接入技術簡介
5.1.1 無源光網絡簡介
5.1.2 PON的拓撲結構
5.1.3 TDMA-PON和WDMA-PON
5.1.4 PON技術的標準化
5.2 EPON的體係結構
5.2.1 EPON和物理層相關的內容
5.2.2 EPON和數據鏈路層相關的內容
5.2.3 EPON中的數據傳輸
5.2.4 EPON的承載業務
5.3 多點控製協議
5.3.1 帶寬分配
5.3.2 自動發現機製
5.3.3 往返時間測量
5.3.4 時間戳的參考方式
5.4 EPON中的邏輯仿真技術
5.4.1 點到點仿真
5.4.2 共享媒體仿真
5.4.3 點到點仿真和共享媒體仿真的結閤
5.4.4 終解決方案
5.4.5 LLID過濾準則
5.5 GPON接入技術
5.5.1 GPON的物理媒體相關子層
5.5.2 GPON支持的業務和接口
5.5.3 GPON中的傳輸匯聚子層
5.5.4 GPON和EPON的融閤
第6章 無綫局域網
6.1 無綫局域網簡介
6.1.1 無綫局域網的組成
6.1.2 無綫局域網的標準
6.2 無綫局域網的物理層設計
6.2.1 IEEE802.11a的物理層實現方法
6.2.2 IEEE802.11b的物理層實現方法
6.3 無綫局域網的MAc層設計
6.3.1 IEEE802.11的MAC幀的結構
6.3.2 無綫局域網的DcF接入方式
6.3.3 無綫局域網的PCF接入方式
6.3.4 IEEE802.11中的數據分段
6.4 無綫局域網的性能分析
6.4.1 理想信道條件下uDP的性能
6.4.2 RTS/CTS對UDP性能的影響
6.5 無綫局域網的QoS保證
6.5.1 IEEE802.11e中的HCF功能
6.5.2 IEEE802.11e中的HCF性能仿真
6.5.3 IEEE802.11e中的VoIP業務
第7章 寬帶無綫接入
7.1 寬帶無綫接入係統簡介
7.1.1 寬帶無綫接入的特點
7.1.2 寬帶無綫接入標準的發展過程
7.2 寬帶無綫接入的物理層結構
7.2.1 WirelessMAN-SC物理層結構
7.2.2 WirelessMAN-SCa物理層結構
7.2.3 WirelessMAN-OFDM物理層結構
7.2.4 WirelessMAN-OFDMA物理層結構
7.3 寬帶無綫接入的MAC層結構
7.3.1 業務相關匯聚子層
7.3.2 MAC公共部分子層
7.4 寬帶移動無綫接入IEEE802.16e
7.4.1 IEEES02.16e的物理層設計
7.4.2 IEEE802.16e的MAC層的增強
7.5 寬帶無綫接入和EV-DO、HSPA的比較
第8章 寬帶綜閤接入的現狀和未來
8.1 寬帶綜閤接入的現狀
8.1.1 寬帶接入網的傳輸能力
8.1.2 寬帶接入業務的QoS要求
8.1.3 寬帶接入網的管理
8.2 寬帶綜閤接入的未來
8.2.1 寬帶接入技術的發展
8.2.2 寬帶接入網中的QoS保證機製
參考文獻
縮寫詞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對於一個已經工作瞭幾年,對基礎原理瞭如指掌的專業人士而言,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能夠帶來“頓悟”的、關於係統設計哲學層麵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超越教科書的範疇,探討寬帶綜閤接入技術在應對未來萬物互聯(IoT)海量設備連接需求時的瓶頸在哪裏,以及現有的技術棧需要做齣哪些根本性的變革。比如,當接入設備數量呈指數級增長時,傳統的IP地址分配、管理和路由協議是否還能高效支撐?書中是否探討瞭引入軟件定義網絡(SDN)或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到接入網的潛在收益與實施難度?我期待的不是標準規範的復述,而是對技術演進深層次驅動力的洞察,那些關於如何設計一個麵嚮未來幾十年高密度、多業務融閤的接入基礎設施的深刻見解,這纔是區分一本優秀參考書和一本普通教材的關鍵所在。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網絡安全在接入層麵的討論。畢竟,接入網絡的物理特性和協議設計,直接關係到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比如,在共享介質的接入技術中,如何防止惡意用戶嗅探數據包,或者如何保證上行和下行流量的隔離性。我非常關注如何通過更智能的接入層認證機製(如基於MAC地址或802.1x的增強型接入控製)來提升網絡的健壯性。如果書中能詳細對比不同接入技術(如xDSL、HFC、PON)在抗竊聽、抗欺騙方麵的固有優勢與不足,並提齣相應的對策,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僅停留在“如何連通”的層麵,更是上升到瞭“如何安全可靠地連通”的高度。現在很多教材往往側重於速率和帶寬的提升,卻忽略瞭安全防護的基石作用,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填補這一空白,提供更全麵的視角。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下一代接入技術,比如5G的FWA(固定無綫接入)與光縴接入的融閤組網策略,這是一個非常前沿且充滿挑戰的領域。這本書如果能把傳統有綫接入技術與新興的無綫接入技術放在同一個框架下進行比較分析,會非常有啓發性。例如,無綫接入麵臨的頻譜限製、視距要求等問題,與光縴接入的鋪設成本、環境適應性之間,如何在成本效益最大化和用戶體驗最優化的前提下進行技術選型和部署,書中是否有深入的論述和建模?我特彆希望能看到關於“最後一公裏”的未來圖景的描繪,這種宏觀的戰略思考,遠比單純的技術細節羅列更有助於我們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如果它能引導我們思考如何構建一個靈活、可擴展的異構接入網絡架構,那就太符閤我目前的學習方嚮瞭。
評分這本《寬帶綜閤接入技術》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畢竟在信息時代,網絡速度和接入方式直接決定瞭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效率。我一直對光縴入戶、DSL的演進以及各種無綫接入技術背後的原理很感興趣,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著一股專業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復雜技術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工作機製,比如PON技術中的光功率預算和時分復用,或者VDSL2的超高頻信號傳輸中的串擾問題如何解決。如果書中能有大量的工程實例和具體的網絡部署案例分析,那就更棒瞭,能讓我這個非科班齣身的人也能大緻瞭解一個寬帶網絡從骨乾到用戶終端的完整鏈路是怎樣搭建起來的。畢竟,理論知識再紮實,也得落地到實際應用中纔有價值。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介紹上,而是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故障排查思路,哪怕是針對常見接入速率瓶頸的分析方法,都會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倍增。光看書名,就感覺它會是深入瞭解現代通信網絡基礎的絕佳引路石。
評分翻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的目錄結構和嚴謹的排版,這讓我對作者的專業素養有瞭初步的肯定。我正在尋找一本能係統梳理從傳統接入網嚮全光網演進脈絡的權威參考書,特彆是對於新興的FTTH/B技術,如何平衡成本與性能、如何應對復雜的樓宇內布綫挑戰,這些都是當前行業的熱點和難點。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光器件的最新進展,例如新型光電轉換芯片的功耗優化,或者在PON網絡中如何實現QoS的差異化保障,那就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價值瞭。我希望它能提供最新的ITU-T或IEEE標準解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析那些冗長晦澀的技術文檔。如果能附帶一些與主流運營商設備廠商相關的接口和配置概念,那就更貼近實際工作需求瞭。總而言之,對於一個需要掌握前沿接入網絡知識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