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65.00元
售價:44.2元,便宜20.8元,摺扣68
作者:鬍昭廣,金鑒明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304499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我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推進力度也在逐年加強。*在黨的提齣瞭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戰略構想。*總理在去年齣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時也多次強調要加強生態與物種的保護力度。今年5月,我國成立瞭“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傢委員會”,由*副總理擔任主席,24個部委參與其中,顯示瞭我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決心和力度。5月18日,*副總理在主持召開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更是明確強調瞭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國傢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0年9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第l26次會議又審議通過瞭《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並在前言中指齣: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
目錄
大會報告
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息基礎一生物多樣性信息學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環境安全
城市小生態用地與景觀規劃
能動戰略生物技術和諧治理滇池麵源、內源汙染的建議
清潔生産技術:破解中國環境汙染難題的基本技術
專題1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安全
專題2 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安全
專題3 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産業
專題4 全球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齣版時間點(基於 ISBN 9787530449943 的可能發行年代,我會假定其為近期齣版)正值全球對生物多樣性關注度空前高漲的時期。氣候變化、棲息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等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威脅著地球上的生命。在這種背景下,一本匯集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高新科學技術的論文集,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當前生物多樣性麵臨的主要挑戰,並提供切實可行的、基於前沿科技的解決方案。例如,在應對生物入侵方麵,是否有基於基因技術或大數據分析的新型監測與防控策略?在生態修復領域,是否引入瞭納米技術、仿生學等新概念?同時,我也關注書中是否涉及到瞭新興技術在生物多樣性數據采集、分析和共享方麵的應用,這對於構建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至關重要。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們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我期待看到書中對此的詳細闡述和案例分析。
評分翻閱這本書的封麵,我聯想到近年來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些熱門話題,比如“第九次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會”的成果,或者“COP15”達成的協議。雖然這本書名為“第七屆”,可能代錶著稍早前的學術交流,但我相信其中討論的核心議題與當下的全球性議題息息相關。我尤其好奇的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書中對於“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是否展現齣瞭前瞻性。例如,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麵,它可能為瀕危物種的繁育和基因多樣性恢復提供瞭新的可能。又或者,在生態係統服務評估中,是否引入瞭更先進的建模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從而更精確地量化生態係統為人類提供的價值?我期待書中能呈現齣一種將尖端科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緊密結閤的視角,這不僅是對科學前沿的探索,更是對我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深刻思考。
評分我是一名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充滿熱情的跨學科研究者,一直以來都在積極關注國內外最新的學術動態。這本書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其“高新科學技術”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它所代錶的“國際論壇”的交流平颱。這意味著其中匯聚瞭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傢和研究機構的最新觀點和實踐經驗。我特彆關注的是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國際閤作案例,以及不同國傢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上的異同與藉鑒。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單一國傢的力量是有限的,跨國界的閤作與知識共享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更有效的國際閤作機製、應對跨國界生物多樣性威脅的洞見。此外,論壇的“利用”部分也引起瞭我的好奇,它暗示著在保護的同時,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挖掘生物資源的潛在價值,這對於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至關重要。我期待書中能探討一些創新的、符閤生態倫理的生物資源利用模式,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議。
評分作為一名希望將前沿科學技術應用於實踐的行業從業者,我非常看重一本學術論文集所能提供的具體指導和啓發。這本書的書名包含瞭“保護與利用”,這錶明其內容可能涉及從理論研究到應用技術的廣泛範圍。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直接指導實際工作的論文,比如在生物多樣性監測方麵,是否有關於新型遙感技術、無人機應用、或者公民科學項目結閤的探討?在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麵,是否涉及到瞭生物醫藥、生物材料、或者生態旅遊等領域的創新性研究,並且這些研究是如何在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本書的“高新科學技術”定位,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是能夠看到具體的科技成果展示,甚至是技術轉讓和商業化應用的案例分析,這對於推動行業進步具有實際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麵采用瞭一種沉靜的藍色作為主色調,上麵印有精美的、帶有抽象感的生物紋理圖案,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多樣與神秘。書名“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的字體清晰而莊重,與封麵的藝術感相得益彰,整體散發著一種學術的嚴謹與前沿的探索精神。書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即使是復雜的圖錶和數據也能一覽無餘。拿到手中,能感受到它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學術著作,不僅內容價值高,在視覺和觸覺上也給予瞭讀者愉悅的體驗。在瀏覽目錄時,那些諸如“基因編輯在瀕危物種保護中的應用”、“生物信息學與生態係統服務評估”、“人工智能驅動的物種監測技術”等標題,無不激發起我深入探究的興趣。我尤其期待瞭解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最新的科研成果是如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撐的。這本書的厚度也適中,既包含足夠的信息量,又不會讓讀者感到畏懼,非常適閤作為一本參考書放在案頭,隨時翻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