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無綫資源管理與3絡規劃優化
:72.00元
售價:49.0元,便宜23.0元,摺扣68
作者:彭木根,王文博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15176011
字數:650000
頁碼:5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闡述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的無綫資源管理機製與網絡規劃優化技術,內容包括各種3G製式和3G係統的演進、適閤各3G製式和演進係統的無綫資源管理算法、無綫網絡容量負載評估、接入控製機製、負載控製機製、功率控製機製、切換控製機製、動態信道分配機製、分組調度機製、CDMA係統無綫網絡規劃和無綫網絡優化、0FDM和MIM0係統的資源分配和調度、0FDM乾擾協調等。
本書可供在移動通信領域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特彆是從事3G及其演進係統的無綫資源算法研究、無綫係統仿真、CDMA和OFDM係統網絡規劃優化與維護的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參考。本書也可以作為工程碩士和研究生學習無綫網絡規劃優化和管理等相關課程的教材或者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章節安排,給我一種很強的“實戰演練”的氛圍。它不是那種純理論的學術專著,而是更傾嚮於工程實踐的指導手冊。我記得其中有一部分講到網絡覆蓋的規劃,詳細描述瞭如何根據地形數據和傳播模型來預估基站的選址和發射功率,這部分內容在實際工作中簡直是黃金手冊。我曾經在一個郊區網絡優化項目中,就是參考瞭書中提到的幾種場景分析方法,大大提高瞭我們現場勘測和調整的效率。當然,閱讀體驗上來說,由於內容比較偏嚮工程實現,對讀者的背景知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對蜂窩網絡的基本架構不熟悉,可能開頭會有些吃力。但一旦跨過那個門檻,你會發現作者的思路非常貼閤實際項目的痛點,比如如何平衡用戶體驗和網絡容量之間的矛盾。它不是空泛地談論“優化”,而是給齣瞭具體的度量指標和調整的側重點,這一點對於在職場打拼的工程師來說,價值無法估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剋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專業性。我很少看到作者在其中加入太多個人感情色彩的描述,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在傳遞信息或論證一個觀點。這種寫作方式,對於想要係統性學習的人來說是極大的福音,因為它最大程度地減少瞭閱讀中的“噪音”。我記得在閱讀關於乾擾抑製技術的那幾章時,作者對不同算法的優缺點進行瞭非常冷靜的對比分析,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從數學復雜度、實時性要求以及對係統吞吐量的實際增益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這讓我意識到,任何技術優化都是一場圍繞著多目標約束的權衡(Trade-off),沒有絕對完美的方案。這本書的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對於培養一個成熟的通信工程師的判斷力,起到瞭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評分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我的主要任務是處理一些曆史遺留的網絡問題,涉及到一些老舊設備的兼容性和性能瓶頸。我原本期望找到一本現代化的參考書來解決問題,結果卻翻到瞭它。最初有些抗拒,擔心內容過於陳舊。但深入閱讀後,我驚奇地發現,很多看似“古老”的優化手段,在當前的復雜多層網絡部署中,仍然是解決特定“疑難雜癥”的關鍵。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深入鑽研底層機製的視角,它迫使你去看清那些隱藏在API調用和可視化界麵背後的真實物理過程。對於那些習慣瞭“黑箱操作”的新一代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把鑰匙,去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網絡行為。它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但又穿越時空連接現在的技術之門,非常值得那些希望建立深厚技術底蘊的讀者細細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年代感,那種帶著點舊式科技感的字體和布局,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移動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年代。我記得當時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它內容之紮實。雖然現在很多理論在新的技術標準下可能已經有所演進,但這本書在基礎原理上的闡述,比如信道建模、功率控製的基本算法,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它沒有過多地堆砌華麗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的語言,層層遞進地把復雜的概念講透。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極好的認知框架,讓你明白為什麼無綫資源需要被“管理”,以及規劃背後的那些數學和物理邏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各種優化算法時,那種嚴謹的推導過程,讓你能真正理解“為什麼是這個公式”,而不是簡單地接受一個結論。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一些基礎的通信原理筆記,但這帶來的知識積纍是毋庸置疑的,它打下的地基非常牢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手把手帶著你拆解一個復雜的係統。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插圖和圖錶設計稍微顯得有些簡陋,畢竟是早期的齣版物,圖形的精細度遠不如現在市麵上的新書。但這反而促使我必須得依靠自己的理解去“腦補”那些場景。例如,在講解切換(Handover)機製時,書中的流程圖雖然簡單,但它清晰地標示齣瞭所有關鍵的觸發條件和動作序列,這比那些花裏鬍哨的動態圖譜更有助於記憶和理解。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思想的永恒性。即使我們現在有瞭更先進的技術,比如5G或更迭的調度機製,但底層的資源競爭和乾擾管理思想是相通的。閱讀完它,我對於“為什麼要做這個限製”的理解,比我參加任何一次短期培訓都要深刻得多。它教會我的不是某個特定的參數設置,而是一種係統性的、麵嚮性能約束的思考方式,這纔是真正的技術內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