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线路
定价:33.10元
作者:梁明理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9-02-01
ISBN:9787040249293
字数:540000
页码:435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具有以集成电路为主干的体系,保证教材内容有适合国情的先进性。为了保持本书具有完整的而又十分自然的体系,不再把线性电路简介设立为一章,而把其中必须学习的内容,作为附录安排在有关章节之中。为保持教材的简明性,删弃了上一版中阐述比较肤浅的半导体存储器一章。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后续计算机课程中,将会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学到。为便于教学,本版仍设置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章末编入小结,书末给出习题解答。
目录
作者介绍
梁明理 武汉大学教授。1934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电离层与电波传播专业。其后留校任教。1960年起,长期从事无线电基础和电子线路等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长期担任物理系电子学教研室主任。
文摘
序言
与其他偏重于纯粹数学推导的教材相比,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沉溺于高深的矩阵分析,而是非常务实地将理论与实际可获得的元器件参数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RC低通滤波器时,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截止频率的计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实际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电感(ESL)对高频响应的实际影响,这在理论课本中是很少见到的深度。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剖析”,这些案例并非是虚构的,而是取材于实际的仪器仪表设计或简单的功率放大电路故障排除。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我学会了如何从实际的波形失真中反推电路中的元件可能出现的参数漂移或失效,这种“从结果到原因”的逆向工程思维,是课堂教学很难直接传授的宝贵经验。
评分这本书在习题和课后拓展阅读方面的设计,可以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很多教材的习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直接跳跃到竞赛级别,让人无所适从。但这本书的习题分布呈现出完美的金字塔结构。基础题(A类)确保你对基本定律的掌握,它们通常只涉及概念的直接应用,用以巩固当日所学。紧接着是综合应用题(B类),它们往往是将前几章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你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型来求解。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些“思考与探究”部分(C类),它们往往不直接给出明确的解题路径,而是要求你设计一个满足特定非线性要求的电路,或者分析一个在特定极端条件下的系统响应。这些问题逼迫你跳出书本的固定框架,真正开始进行“工程师式”的思考,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电路分析和故障排查的直觉能力。
评分我个人对这种经典教材的叙事方式情有独钟,它不追求花哨的语言技巧,而是用一种近乎于“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引导方式,层层递进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开篇并不是直接抛出基尔霍夫定律或者戴维南定理,而是先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非常基础的电路现象(比如灯泡的亮度变化、简单的开关控制)来引发读者的思考,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究其背后的物理原理。这种教学路径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电路理论时的心理门槛。而且,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核心概念时,都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或者不同学派的观点对比,这让枯燥的理论学习瞬间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分析晶体管工作区时,不仅仅是给出黑盒子的公式,而是结合了早期真空管的工作原理进行类比,这种跨越时代的对比,极大地加深了我对半导体器件特性的理解深度,绝非那种只知道公式套用的“死记硬背”式教材可比。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实验室里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书中的图示和标注,绝不是简单的示意,而是蕴含了大量的操作经验。比如,在讲解面包板搭建电路时,作者特地提醒了导线绞合方式对寄生电容的影响,这对于做实验的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再比如,在处理运算放大器反馈回路的稳定性时,除了标准的波特图分析外,书中还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相移对振荡的物理意义,让抽象的相位裕度概念变得具象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智慧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公式的应用,更是一种严谨、细致、并且对不确定性保持警惕的工程师态度。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深度,足以支撑我从一个电路理论的初学者,迈向能够独立设计和调试简单模拟电路的阶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教科书典范,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没有过多花哨的图形干扰,黑白灰的主色调非常专业,正符合“电子线路”这个主题的严谨性。纸张的选择也相当到位,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而是略带哑光的质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会减轻不少。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图表的插入位置和编号逻辑清晰到令人发指。每一张电路图都清晰无比,即便是那些复杂的MOS管或运算放大器组合电路,也能在放大镜下找到每一个元件的连接点。书脊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翻阅了不下五十次,重点标记和折角也做了不少,它依然保持着完美的平摊度,这对于需要对照公式和电路图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后续内容的质量充满了信心,感觉作者和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投入了极大的心血,绝非应付了事的产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