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世紀
定價:50.00元
售價:34.0元,便宜16.0元,摺扣68
作者:曾焱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080338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22kg
沒有歸屬的繆斯,*後一個沙龍女主人,暢銷五十年的憂愁,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惡感,有一種傳奇來自破壞,當弗洛伊德遇上瑪麗,在畫框之外。
序
沒有歸屬的繆斯
唯有米勒,她在過一種超現實主義的人生
像皮亞芙的歌聲一樣憂傷
“卡瓦爾達現象”:不過需要撫慰
後一個沙龍女主人
誰比誰走得更遠?
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惡感
絕望的不是主婦
身體隱私其實是不存在的
確實沒什麼要緊
暢銷50年的“憂愁”
瑪麗·洛朗森和她那些決定性的相遇
蘇菲·瑪索們的中年危機
哭泣的多拉
沒有歸屬的繆斯
當弗洛伊德遇上瑪麗
堅硬的童話
“美女政治傢”
關於“埃爾夫案”:一本令人坐立不安的書
電影的杜拉斯
塔瑪拉
夢露之癢
像她們這樣美麗的女子
西西裏島上的“梅麗莎”
船王的女人
呂剋·貝鬆女郎
上帝創造這樣的女人
18世紀的“時尚受害人”
斷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
中年愛情事件
世界上有錢的那個女孩嫁瞭
三個女人的愛情傷城
NO.2 文化的彌撒
盧浮宮的虛擬和現實
巴黎又要“裝修”瞭
脆弱的遺産
它可能是空前的,但卻無法絕後
“我真該穿上燕尾服”
在我身上,有某種令人過敏的東西
美好年代
“若乾個可能的我,而不是現實的我”
龔古爾奬百年是非
文學場上“紅馬甲”
寫作的流浪
黑色寫作
古老手工的光榮和夢想
相信他們的話嗎?
到底誰殺死瞭帕索裏尼?
再現福柯的後時日
凡爾納船長的已知和未知
俠盜羅賓和福爾摩斯
一個人的景觀
新生代大亨呂剋·貝鬆
陪一座城市在電影中迴憶
第四個查泰萊夫人
喜劇
動物影片和“僞紀錄”爭論
NO.3 欲望畫室
欲望畫室
要麼一切,要麼全無
在21世紀等待戈雅
誰的畢加索?
達利的世界“血比蜜甜”
塞尚關鍵詞
欲望照進現實
生而為雷諾阿
兩代人和畢加索的一幅畫
無人認領的名畫
名畫的身份難題
半個世紀的藏畫官司
藝術品大盜
小型博物館的煩惱:名畫總有賊惦記
博物館裏的贋品
《濛娜麗莎》搬傢
在畫框之外
隱藏的穿越指嚮內心
尋找維米爾
沿著偶然之綫
布勒鬆和世界的距離:50mm
杜瓦諾的巴黎
有一種觀看,我們已經陌生
“G”的世紀
NO.4 時尚浮世繪
NO.5 政治也有私生活
後記
曾焱,2003年進入三聯生活周刊,現為文化部主任記者。
我通常不太追捧那些篇幅特彆長的作品,但《世紀》成功地打破瞭我的偏見。它是一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作品,但每一次投入都得到瞭豐厚的迴報。這本書的結構非常精妙,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層層遞進,每一層的敘述都揭示瞭更深層次的含義。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哲學思辨的穿插,那些關於存在、虛無、自由意誌的探討,並非生硬地植入,而是自然地融入到角色們的生活和對話之中,讀起來毫無壓力,反而像是和一群睿智的長者在深夜促膝長談。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即使涉及宏大的主題,作者也從未忘記保持敘事的溫度,那些關於愛與失落的片段,總是能精準地擊中人心最柔軟的部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心智被重新打磨瞭一遍,對世界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敬畏感。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世紀》真是引人遐思,讀完之後,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它像是一部宏大的曆史畫捲,將我們帶入瞭那些波瀾壯闊的時代。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力量,對於人物內心的刻畫入木三分,讓人仿佛能感受到他們身處的那個時代的溫度與呼吸。我尤其欣賞它對時代變遷中個體命運的關注,那些小人物的掙紮、選擇與堅守,在宏大的曆史背景下顯得尤為動人。整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舒緩如歌,時而激昂澎湃,每一次轉摺都齣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閱讀過程中,我數次停下來,迴味那些精妙的對白和深刻的哲思,感覺自己的視野被極大地拓寬瞭,對“時間”和“傳承”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次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讀完後,心中充滿瞭對過往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那種厚重感和史詩氣質,是很多現代作品難以企及的。
評分這部書的“氣場”非常強大,拿到手裏就能感覺到它的分量。我必須承認,初讀時我被它的信息量稍微淹沒瞭一點,因為它涉及的領域太廣瞭,曆史、科學、藝術、甚至是一些神秘學的內容都有所涉獵。但正是這種博大精深,纔讓它配得上“世紀”這個名字。它不隻是記錄瞭一個時代的事件,而是試圖去捕捉那個時代精神的精髓。書中對於不同社會階層的描寫極其細緻入微,富人的奢靡和底層人民的堅韌,對比鮮明卻又相互依存,構成瞭一幅立體感極強的社會圖景。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環境和建築的描寫,那些冰冷的水泥森林,或是古老的石闆路,都被賦予瞭生命和情緒,成為瞭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角色”。讀完後,我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整理腦海中的思緒,但那種被知識和故事充盈的感覺,真是酣暢淋灕,絕對是一次值得反復品味的閱讀冒險。
評分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是被它的封麵和名字吸引的——《世紀》,多大的氣魄!然而,真正閱讀進去後,我發現它比我想象的要更“私人化”一些。它更像是一本傢族的秘史,或者說,是一份寫給特定記憶的“情書”。語言風格非常考究,古典的韻味很足,但又時常冒齣一些非常現代、甚至有些戲謔的詞句,這種混搭的效果製造齣一種奇妙的疏離感和親近感並存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記憶的不可靠性”的探討。書中人物對同一事件的迴憶總是有偏差,甚至互相矛盾,這讓我不禁開始審視自己記憶中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它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而是將一個巨大的問號拋給瞭讀者,迫使我們去思考,曆史究竟是由誰書寫的?是勝利者,還是時間本身?我喜歡這種不把話說死的處理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讀空間。
評分天呐,我簡直要為這本書的想象力鼓掌!雖然我不太擅長解讀那些過於深奧的曆史脈絡,但這本書的敘事手法簡直太高明瞭。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流水賬,而是充滿瞭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將一些看似不相關的碎片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個無比復雜卻又邏輯自洽的世界觀。我喜歡它那種跳躍式的敘事,一會兒身處繁華都市的霓虹燈下,一會兒又置身於荒蕪之地的古老儀式中,這種時空錯亂感反而讓我更加沉浸,好像自己也變成瞭那個在不同時間綫上穿梭的觀察者。作者對於細節的捕捉能力簡直達到瞭變態的程度,無論是某種特定的氣味,還是一個物件的紋理,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讓整個閱讀體驗充滿瞭感官的衝擊。讀到最後,很多看似零散的綫索忽然串聯起來,那種“原來如此”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讓人忍不住想立刻重讀一遍,去尋找那些之前錯過的伏筆和暗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