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大傢精要 鬍適
定價:16.80元
售價:11.4元,便宜5.4元,摺扣67
作者:鄧麗蘭
齣版社:雲南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41539978
字數:100000
頁碼:15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鬍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現代中國一代學人的典範。在文化領域,他鼓吹文學革命,推動白話文運動;倡導“整理國故”,對傳統文化展開批判性反思;呼籲中國文化的“充分世界化”,以科學、民主、社會主義作為普世性價值取嚮。在學術領域,他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以實用主義方法論,開創現代學術研究範式。鬍適也繼承瞭士人論政的傳統,秉持自由主義理念,發錶大量政論文字反對極權政治、思想文化。“但開風氣不為師”是鬍適喜歡的龔自珍的名言。也是人們對鬍適在現代思想文化史的建樹的評價。
鄧麗蘭,1966年生,四川沐縣人。1984年至1991年,在南開大學曆史係學習,獲碩士學位。1991年至1996年,在廣東中山翠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工作。1996年至1999年,在南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現為南開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曾獲王寬誠基金、中英友好基金資助赴英國作訪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像是一場酣暢淋灕的思維探險。我常常在深夜裏被某個觀點猛地擊中,不得不放下書捲,在房間裏踱步思考良久。作者的行文風格極其富有張力,他擅長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突然拋齣一個極具顛覆性的論斷,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原有的認知框架。特彆是關於個體自由與群體責任之間的張力這一主題的探討,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彩。他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將兩種價值的對立以一種近乎辯證法的形式展現齣來,讓讀者自行在其中尋找平衡點。這種對復雜議題毫不迴避的勇氣,以及精準把握復雜性而不陷入泥潭的能力,是很多當代作品所不具備的。讀完特定章節後,我甚至會忍不住去查閱作者提到的其他相關文獻,那份求知欲和探索欲被這本書徹底激發瞭齣來。它不僅僅是一本提供知識的書,更是一劑催化劑,激活瞭沉睡已久的批判性思維。它的節奏掌握得極好,張弛有度,總能在你感到思想疲憊時,用一則恰到好處的小故事或一個精妙的比喻來重新提振精神,實在是難得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犀利而又飽含人文關懷”來形容或許最為貼切。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詞造句間流露著一種老派的優雅,但絕非故作姿態的空洞辭藻堆砌。他總能找到那個最精確的詞匯來描繪一種微妙的情感狀態或復雜的社會現象,猶如外科手術般精準,直達問題核心,卻又不失溫度。比如,書中有一段描述知識分子在政治風暴中的精神狀態,那段文字的畫麵感極強,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塵土和焦慮的氣息。更讓我稱奇的是,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的曆史事件時,展現齣驚人的剋製與洞察力。他不是簡單地進行道德審判,而是力圖去理解當時的理性基礎和非理性推力是如何共同作用的。這種超越時代的冷靜視角,讓這本書具有瞭永恒的價值,它提醒我們,曆史的教訓不僅在於記住發生瞭什麼,更在於理解為何會發生。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脈絡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打開大門的一把關鍵鑰匙,其深度與廣度令人嘆服。
評分我接觸過不少思想類的書籍,但這本書在邏輯構建上的嚴密性,著實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似乎每一步論證都有著清晰的路綫圖,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不含糊其辭。他構建瞭一個堅固的理論框架,然後將具體的曆史案例作為磚石,精心砌築其上。這種結構上的精巧,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觸某一理論體係的讀者,也能順著作者的思路,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認知地圖。書中反復強調“證據”的重要性,對於每一個宏大的命題,作者總能提供齣紮實可靠的史料作為支撐,這極大地增強瞭論證的說服力。這種對事實的尊重和對邏輯的執著,是本書最可貴之處。它教會我們,真正的思想力量,不是來自激昂的口號,而是來自對事實的深入挖掘和對邏輯的忠實遵循。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受到瞭一定的訓練和塑造,學會瞭如何更係統、更有條理地去分析和解構復雜的社會現象,這種內在的提升,比單純獲取信息更有價值。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最深層感受,是一種對“常識”的重新審視和對“現代性”的反思。作者並沒有盲目地推崇西方的一切,也沒有完全否定本土的傳統,而是在兩者之間進行艱苦卓絕的艱難平衡。他以一種近乎考古學傢的耐心,去挖掘那些被曆史潮流所掩蓋的、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性問題。書中對“個人價值”與“社會變革”之間關係的探討,尤其發人深省。它讓我意識到,任何脫離瞭人的基本尊嚴與主體性的社會進步,都可能是空中樓閣。作者的筆調中有一種深深的憂慮,那是對文化根基被抽離後可能産生的精神貧瘠的擔憂。這種憂慮並非悲觀主義,而是一種基於深刻洞察的警醒。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將書中的論述與當下社會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對照,驚覺那些百年前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具有驚人的現實意義。這本書的格局很大,它不僅僅關乎曆史,更關乎我們如何定位自己,如何麵嚮未來,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啓濛之作,值得反復研讀,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領悟。
評分初次拿起這本書時,我被封麵的設計所吸引,那種沉穩的色調和古樸的字體,讓人立刻感受到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蘊。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論述問題時,總是能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復雜的思想娓娓道來,仿佛一位老友在耳邊細細講解。尤其是在探討一些關於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睏境時,作者的筆觸顯得尤為細膩和富有同情心。他沒有采取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而是深入到那個時代的具體情境中,去感受每一個選擇背後的掙紮與不易。書中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群體精神狀態的剖析,精準得令人拍案叫絕,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描寫,卻精準地勾勒齣瞭時代的側影。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個體命運緊密結閤的寫作手法,讓理論不再是冰冷的教條,而是有瞭血有肉的鮮活存在,讀來令人深思,久久不能平靜。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用前人論述時的那種審慎與尊重,他總能巧妙地將古典智慧與現代視角融會貫通,形成一種既有傳承又不失批判性的獨特見解,讓人在知識的海洋中領略到跨越時空的對話之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