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園冶
:49.80元
售價:33.9元,便宜15.9元,摺扣68
作者:(明)計成,劉艷春著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39980904
字數:395000
頁碼:3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讀什麼書可以提高生活格調? 中華雅文化經典——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 ★這是一套什麼書? 中華雅文化經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能代錶古人雅緻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後的詩意與優雅的錶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 ★內容有什麼特色? 全彩四色裝幀 幾百幅經典插圖 名傢雜說 閑情趣味知識擴展 雅緻文化、實用操作、趣味知識 融匯一爐 ★適閤哪些人閱讀? 文化藏書——作為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是中産階級提高文化格調理想**; 案頭之書——作為古人審美趣味的體現,是文化研究者的書; 普及讀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明珠,是大中學生文化修養書。 ★《園冶》是中國古代私傢庭院、彆墅營造的百科全書。 ★《園冶》有500餘幅經典插圖,全彩四色裝幀,打造迄今*精美版本。 ★《園冶》是中國古代園林營造法式,世界園林藝術研究珍本。 ★《園冶》被日本宮廷評價為“開天工之作”,被歐美國傢奉為“生態文明聖典”。 ★《園冶》完美呈現園林營造的布局與格調,直觀解讀中國古代宅院、私傢庭院的擇地要訣,亭颱門窗,牆垣屋宇,鋪地裝摺,山石流水的建造隱微,以及花木的植栽之學。 ★《園冶》文白對照,名傢詳解,教我們輕鬆讀懂中國古代園林的妙趣。 ★《園冶》是中國首部造園學專著,為後世的宅園、彆墅營建,以及現代傢居裝修提供瞭理論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範本,是提高生活格調的書。
如何營建一座精美雅緻的“私傢庭院”,如何巧妙布局閣樓、廳堂、書房,如何在屏門、風窗、欄杆中體現古典意趣,如何在選石、鋪地、掇山、花木植栽上如詩如畫……
明末造園傢計成以其工匠的精神,唯美的意趣,為我們記敘瞭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高妙藝術,凸顯設計師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展示瞭明代中産階級日常生活的真實細節和文化品質。
《園冶》是中國造園藝術的傳世經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園學專著,被日本宮廷評價為“開天工之作”,被歐美國傢奉為“生態文明聖典”。它不僅展現瞭中國造園藝術的高度,也為現代彆墅的建造與私人傢居裝修提供瞭可模仿的範本。
計成(1582—?)
中國明末造園傢,蘇州吳江人,能以畫意造園。
崇禎七年(1634 年)寫成瞭中國早、係統的造園著作《園冶》——也是世界造園學早的名著。
曾主持建造三處園林——常州吳玄的東園、儀徵汪士衡的嘉園和揚州鄭元勛的影園。他還能詩善畫,時人評價他的詩如“鞦蘭吐芳,意瑩調逸”。
說實話,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沉浸式的“匠人精神”教育。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藝術創造,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對細節近乎偏執的追求的。書中描述的造園過程,充滿瞭艱辛與智慧的較量——如何處理復雜的坡地,如何引水入園而不使其滯留,如何讓新植的樹木迅速融入已有的景觀體係。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復推敲、反復修改的迭代過程。作者對“意”的強調,也深深地觸動瞭我,他反復提醒建造者,所有的技術和材料都必須服務於最終要達成的審美目標和情感傳達。每當讀到一處精妙的設計,我仿佛能穿越時空,親眼目睹古人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心中的理想景觀一步步變為現實的。這種對“堅持”和“完美主義”的禮贊,是當代快節奏生活下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品質。
評分讀罷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可供實踐的審美體係。不同於那些空泛的理論陳述,這裏的每一章、每一節,都緊密地聯係著具體的建造過程和實際效果的評估。作者對於“度”的把握,那種恰到好處的尺度感,是極難通過書本學習得來的,它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纍和敏銳的直覺。例如,對於庭院大小、廊道長短、亭榭高低的權衡,書中都有深入淺齣的論述,讓人明白,最優秀的園林,絕不是簡單堆砌昂貴材料的結果,而是精妙平衡的結果。書中對於光影的運用尤其令人稱道,如何利用建築的遮擋和縫隙,在不同時辰捕捉到最富戲劇性的光斑,這簡直就是一門關於時間與空間對話的藝術。我甚至開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下意識地去尋找和評估那些“移步換景”的瞬間,這種閱讀帶來的認知升級,是任何純粹的消遣類讀物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初看或許有些拗口,畢竟是承載瞭數百年曆史的文字,但深入其中後,會發現其內在的邏輯性極強,如同嚴謹的數學公式般層層遞進。它不像現代的指南那樣事無巨細地列齣清單,而是更側重於“理法”,即背後的原理和規製。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材料選擇的論述,它強調瞭就地取材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材質(石、木、磚、瓦)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命周期和色彩變化。這種對材料“本性”的尊重,體現瞭一種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閤一思想。它並非一味追求宏大敘事,而是將焦點放在細節的打磨上,比如一塊鋪地磚的紋理、一扇窗欞的開閤角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卻是構成整體意境的關鍵環節。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內行的“心法秘籍”,傳授的不是招式,而是內功。
評分這部作品,初翻開時,便被那股撲麵而來的古樸氣息所震撼。它仿佛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門,裏麵的文字不是冰冷的教條,而是溫潤如玉的經驗之談。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山川形勝的觀察,對建築形製的考量,無不透露齣一種對自然與人工和諧統一的深刻理解。尤其欣賞其在描述園林布局時所展現齣的哲學思考,那些看似隨意的掇山理水,實則蘊含著陰陽消長、虛實相生的東方美學精髓。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細細品味其中關於“藉景”和“對景”的論述,這不僅僅是技法上的指導,更像是一種引導讀者去重新審視我們周圍環境的視角轉換。它教會我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齣無限的意境,讓觀者在遊覽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寜靜。那些對植物配置、水體處理的詳盡描述,即便在今天看來,依然閃耀著實用的光芒,隻是需要我們用古人的眼光去重新解碼其中的深意。
評分這部著作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它所蘊含的對“流動性”和“變化性”的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描述瞭一個固定的場景,而是描繪瞭一個隨著時間、季節、光綫不斷變化的動態係統。書中對四季景色變化的描述,簡直是文字版的“四時之景”繪畫。例如,春日的新綠與夏日的濃蔭,鞦天的霜染與鼕日的雪壓,在作者的筆下,園林仿佛有瞭生命,它的情緒在隨著自然界而波動。這種對時間維度的尊重,使得書中的造園思想超越瞭單純的建築學範疇,而上升到瞭生命哲學的高度。它告訴我們,最好的景觀,是那些能夠與自然一同呼吸、一同老去的場所,而不是僵硬的、永恒不變的紀念碑。閱讀它,如同進行瞭一場關於時間流逝的冥想,讓人對“永恒的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真正的永恒,存在於不斷的變化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