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學課堂:圍爐夜話(解讀版)
:19.00元
售價:12.9元,便宜6.1元,摺扣67
作者:王永彬,魏冰戩,孫鐵民 注
齣版社:吉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7733503
字數:
頁碼:16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國學課堂:圍爐夜話(解讀版)》撰有230餘則,8500多字。其“文辭淺近,主旨深遠,情真語直,意存勸誡”。全書以處事做人為中心,從修身、讀書、明道、教子、勤耕諸方麵暢談儒傢經世緻用的主張,闡釋立德、立功、立言、立業的要義。作者虛擬瞭一個鼕夜圍爐而坐的情境,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以親切的話語娓娓道來,在平淡而優美的敘述中,無論是修身養性的途徑、做事待人的準則,或是求知濟世的謀略,都給人以深刻啓迪。歲月的推移沒有使其光彩消失,經過瞭世事變遷,其智慧反倒更是熠熠生輝。
王永彬(1792~1869),字宜山,生於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時,享年七十八歲。據考證,王永彬為南宋孝宗時王剛中之後,經兩次遷徙,直到清朝乾隆間其父纔遷往荊州府枝江縣城西十五裏石門坎。王永彬是一個深受儒傢思想熏陶的傳統士人。年少時,一度麵臨輟學睏境,後發奮始得入縣學讀書。後他選擇瞭開門授徒,過著教書、著述的學者生活。他一生治學甚廣,勤於著述,如《圍爐夜話》《音義辨略》《六書辨略》《禊帖集字楹聯》《硃子治傢格言》《先正格言集句》《曆代帝統年錶》《孝經襯解》等都為他所著,後人將其閤編為《橋西山館雜著》。其中影響大、流傳廣的是《圍爐夜話》。
《國學課堂:圍爐夜話(解讀版)》:
(原文)
和平處事,勿矯俗以為高①。正直居心,勿機關以為智②。
(注釋)
①矯俗:故意違背習俗。成語“矯俗乾名”,指故意違背世俗去獲取名聲。②機關:心機,計謀。
(譯文)
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不要故作姿態,自命清高;平日要以公正剛直為標準,不要投機取巧,自視聰明。
(解析)
為人處世既要心平氣和,平易近人,又要公正豁達,切勿投機取巧,虛僞狡,以好使心機為智。
“天地有公心,日月無。”真正的聰明人不以機巧為上,他明白:公道正派,剛直不阿是可貴的品格,腳踏實地纔是穩當的處事方法。那些為求一團和氣,喪失原則,不辨是非善惡的人,錶麵上是“老好人”,實質是背棄正義的僞善人;那些委於權勢,屈於橫逆,含忍邪惡的人,錶麵上自己不乾壞事不作惡,實質上卻是作惡之徒的契約夥伴;那些錶麵和善、內心歹毒,“臉上笑著,腳下使絆子”的人,更是比明火執仗的做惡人更陰險、更可惡。
……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說實話,初讀時需要一點適應,因為它不像現在市麵上那些通俗易懂的“快餐式”解讀那樣,上來就給你端齣結論。作者的筆觸是極其細膩和剋製的,他似乎總是在鋪陳背景,引而不發,直到你讀到某個關鍵的轉摺點,纔會恍然大悟,原來前麵所有的鋪墊都是為瞭這一刻的頓悟。這種敘事方式,非常考驗讀者的耐心,但一旦你跟上瞭作者的節奏,那種循序漸進的閱讀體驗是其他書無法比擬的。它迫使你主動去思考,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理解框架,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我發現自己讀完一個章節後,常常會閤上書本,在腦海裏反復咀嚼剛纔讀到的那些話語,仿佛進行瞭一場深入的對話。這種需要“用力”去閱讀的書,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書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有心瞭,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紙張質感,一上手就讓人感覺迴到瞭過去。封麵上的燙金字體,在燈光下低調地閃耀著,那種古典與現代結閤的韻味,讓人愛不釋手。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內頁的排版,字裏行間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眼睛很舒服,不像有些書堆砌得滿滿當當,讓人喘不過氣來。作者在序言裏提到的那種“慢下來,靜下心”的理念,也通過這種實體書的形式得到瞭很好的體現。每一次翻閱,都像是一次儀式感的迴歸,讓人能暫時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抽離齣來,沉浸到文字構建的世界裏。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也許是希望配圖能再豐富一些,不過,也許正是這種樸素的風格,纔能更好地襯托齣文字的力量吧。總的來說,這本書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值得珍藏。
評分與其他同類主題的書籍相比,這本書在對“細節”的挖掘上做得尤其齣色。很多我以為自己已經非常瞭解的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被剖析得絲絲入扣,展現齣全新的側麵。比如,書中對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社會生活場景的描摹,那種精細到衣食住行的程度,讓我仿佛能聞到當時的煙火氣。作者顯然是做瞭大量的案頭工作,但他處理這些資料的方式非常高明,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這些細節融入到宏大的敘事背景中,讓它們自然而然地講述自己的故事。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讓原本可能枯燥的考據變得生動有趣。讀完後,你會發現自己對那些曆史的“邊角料”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是非常難得的閱讀收獲。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氣韻”。我不是指具體的知識點,而是它所營造齣來的一種文化氛圍和精神場域。讀著讀著,就好像真的坐在一個溫暖的爐火旁,聽著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用最樸素卻蘊含深意的語言,緩緩道齣他對世事的洞察。裏麵討論的那些看似是陳舊的觀念,在作者的重新梳理下,煥發齣瞭令人驚奇的生命力,讓人意識到,很多睏擾現代人的迷茫,古人其實早就給齣瞭答案,隻是我們遺失瞭獲取這些答案的“鑰匙”。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種平等的交流,你感受到的是一種深沉的共情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這本書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平和瞭許多,看問題的角度也變得更加開闊和包容。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它像是一張巨大的網,將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知識點編織在一起,但又絲毫不顯雜亂。作者似乎有著極強的邏輯掌控力,總能在一片看似散亂的思緒中,精準地找到那個串聯一切的“主綫”。我注意到,他非常擅長使用類比和反差的手法,將復雜的哲學概念,用貼近生活的日常現象來解釋,大大降低瞭理解的門檻。每次當我以為自己要迷失在某個深奧的理論裏時,作者總能及時拋齣一個恰如其分的例子,將我“拉”迴到地麵上。這種行文上的張弛有度,讓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深度,又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完全不會有那種為瞭深奧而深奧的感覺,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難能可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