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傳真機使用與維修
定價:33.00元
售價:23.1元,便宜9.9元,摺扣70
作者:薑浩偉 等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18052077
字數:
頁碼:3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59kg
本書較係統地介紹瞭傳真機的一般原理、技術規格、安裝使用、編解碼原理、通信控製規程、調製解調器、日常保養及維修的基礎知識,是編著者多年來維修、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書中還對日本衝電氣公司的0F-17 、0F-1000、0F-8M、0F-460、華昭ZIKOM一360、鬆下KX—F110傳真機作瞭簡明扼要、必不可少的介紹說明;便於用戶和維修人員操作參考。
本書圖文並茂、結閤實際、注重基礎、力求全麵、對各種型號機器的使用和維修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專業、辦公室自動化專業教材,也可供傳真機技術人員和機務維修人員參考。
說實話,這本書的裝幀很有年代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讓我有一種“知識的厚度”的錯覺。我買它是為瞭解決辦公室裏那個總是發齣古怪嘯叫聲的傳真機。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電源模塊的電壓穩定性和常見濾波電容的替代方案。可這本書的內容走嚮,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部關於“辦公設備哲學史”的著作。作者似乎對傳真機在冷戰時期作為秘密通訊工具的角色演變,比對它如何正確地發送一頁A4文件更感興趣。書中引用的案例大多是關於跨國公司高層使用傳真機進行戰略部署的軼事,而不是關於如何清理送紙通道的實用技巧。我嘗試按照書中的“維護流程”進行操作,結果發現所謂的流程,其實是要求我冥想,以達到與機器“心靈感應”的境界。讀完後,我決定還是去網上找個視頻教程,至少視頻裏有人真的動手拆瞭東西。
評分這本號稱“傳真機使用與維修”的書,我拿到手的時候,還真有點期待它能像一本技術手冊一樣,把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故障排除流程講得明明白白。結果呢?我仿佛掉進瞭一個關於上世紀末辦公自動化哲學的深坑裏。它並沒有過多糾纏於如何更換定影器或者清潔硒鼓的物理細節,反而用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信息即時性”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變遷。比如,書中有一章專門分析瞭傳真號碼被錯誤撥打時,對跨國貿易談判心理學産生的微妙影響。我讀到一半,差點以為我買的是一本社會學著作,而不是一本技術指南。作者似乎對傳真機本身的熱敏紙張的化學反應過程更感興趣,而非如何解決“卡紙”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那些真正想知道如何拆開機箱擰緊一個螺絲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天書。它更像是一份老式圖書館的藏書目錄,充滿瞭對逝去辦公時代的緬懷與形而上的思辨,讀完後我隻知道傳真機很“重要”,但我的那颱老機器還是時不時發齣可疑的噪音。
評分我一直以為,一本技術手冊,無論主題多麼小眾,都應該具備清晰的邏輯結構和詳盡的實操步驟。這本書在這一點上,簡直是反嚮操作的典範。它似乎完全不相信圖錶和步驟分解的力量。在討論“如何處理長篇幅傳真件的裝訂問題”時,作者竟然引述瞭古希臘的修辭學理論,來論證信息過載帶來的認知負擔。我找遍瞭全書,連一個清晰的“錯誤代碼對照錶”都沒有找到。我的目標是讓那颱卡住的傳真機吐齣我急需的閤同文件,而這本書給我的,是關於“信息載體與接收者期望值偏差”的深入分析。如果我是一個研究信息社會學的學生,這本書或許能給我帶來一些靈感,但作為一個迫切需要維修設備的普通用戶,我感覺自己被這本書戲耍瞭。它的文字很優美,但實用價值趨近於零,就像用最華麗的油畫筆去修補一個漏水的管道。
評分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濃鬱的、印刷品的味道,這種質感讓人聯想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技術齣版物。我本來是想搞清楚為什麼我的設備在接收彩色傳真時,顔色總是偏紅。我期待看到關於CMYK色彩空間在傳真協議中的映射細節,或者至少是關於色彩校準的章節。然而,這本書將大量的篇幅投入到瞭對“電話綫纜的電磁乾擾對信息完整性的形而上學影響”的探討上。作者花瞭整整兩章來論述,在傳真機發送過程中,按鍵的觸感如何影響操作者的潛意識決策。我的注意力被這些天馬行空的聯想完全分散瞭。我甚至看到瞭一段關於貝多芬的音樂與傳真機打印速度之間潛在關聯的推測性論述。這本書與其說是教我修傳真機,不如說是邀請我加入一場關於“辦公設備與人類精神狀態”的深度訪談。最終,我發現自己不僅沒有修好機器,反而對傳真機産生瞭一種復雜而疏離的“敬畏感”,因為它似乎承載瞭太多作者賦予它的沉重曆史與哲學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我本意是想找一本能讓我傢辦公室那颱老舊夏普機器重獲新生的“武功秘籍”。我期待看到各種插圖,標明每一顆螺絲的位置,最好是不同品牌型號的對比分析。然而,這本書的視角實在是過於宏大和抽象瞭。它花費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介紹“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轉換過程中的信息損耗與美學價值”,這對於一個急需修復掃描組件的維修人員來說,簡直是浪費生命。我記得有一段,作者用排比句式贊美瞭墨粉在熱敏紙上留下的“粗糲的質感”如何比激光打印的平滑更具“人情味”。我翻遍瞭目錄,尋找“進紙輪更換”或“分辨率調整”的章節,結果發現它們都被歸類在瞭“人機交互體驗的物質載體退化”這一類晦澀的標題之下。閤上書本,我對自己那颱故障百齣的機器的瞭解,似乎還不如我鄰居傢的寵物狗瞭解得多,這本書更像是一篇長篇的文學評論,而非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