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
定价:32.00元
售价:22.4元,便宜9.6元,折扣70
作者:张秀平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219023075
字数:533000
页码:4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100系列丛书》是不同于一般通史著作的读物。它是以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战争、著作、文化为主线,通过叙述100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影响,为发明创造、学术文化和中外关系的发展与开拓而作出贡献的人物;100件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王朝更替之际、学术流派的纷争、宗教史上的传播兴衰之时及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所发生的事件;100次为统一、为正义、为争霸或为争权而进行的战争;100本翔实、系统地记录中国数千年科学文化历史的典籍和100种光辉灿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学术文化、语文文化、民俗文化、器物文化,来概括中国通史(1919年前)的精髓的。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文化结晶,导演过数以万次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涌现了成千上万个富有创造、千姿百态的人物,遗留下浩瀚无垠、汗牛充栋的历史文化典籍。这套《丛书》对这些人物、事件、战争、著作、文化的选择,却以“100”为限,只是表明它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影响。虽然这种有限的“百题”系列,比之于无限的中国历史真实的存在,是可谓挂一漏万、沧海之粟,但却是一种谋求介绍中国历史知识的新的追求和尝试。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历***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的智慧和风采,了解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真相与内幕,了解刀光剑影、严峻无情的战争较量以及精神历史文化的形成的真谛。“文章极处无奇巧”,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以人、事、战争、著作、文化等五大专题来概括,既简明,又扼要,适合当代读者读书、读史的趣向。这是《中国100系列丛书》的宗旨之所在。
内容提要
《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则胪列经学、哲学、宗教、实学、理学、史学、甲骨学、天文学、算学、法学、兵学、逻辑学、美学、经济管理学、医学、农学、心理学等学术文化;烹饪、茶、酒、刺绣、丝绸、服饰、谜语、灯彩、扇子、风筝、气功、围棋、象棋等风俗文化,古都、宫殿、佛寺、古塔、石窟、青铜器、兵器、铜镜、铜鼓、俑、玉器、陶瓷、家具、钱币、钟表等器物文化;汉字、报刊、词曲、诗歌、小说、相声等语文文化。这些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从框架上展示了中国文化植根于深厚的华夏土壤中的灿灿内容;从叙述上,突出这些文化发展的演变轨迹,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艰难历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古老而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现实。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戏曲”的篇章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京剧、昆曲等经典剧种的起源和发展,更是通过对那些经典剧目的解读,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普通百姓的情感世界。我仿佛能听到舞台上慷慨激昂的唱腔,看到舞台下观众们的热烈反应,感受到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作用。我还对书中关于“年画”的论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民间艺术,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分析年画中的符号语言,比如那些象征着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图案,它们是如何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朴素愿望,又是如何成为一种跨越阶层、广泛传播的文化现象?这本书让我感到,文化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模式。
评分《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带给我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和深刻理解。书中对于“长城”的解读,就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长城仅仅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但作者却将其上升到了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将其视为一种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象征。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能够凝聚如此多的民力和物力?它背后所蕴含的,是对家园的守护,是对统一的渴望,是对民族认同的构建。这种从物质形态中挖掘出精神内涵的解读方式,让我对许多其他文化符号也产生了新的思考。例如,“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个人性情、哲学思想的展现。作者是否会探讨不同书体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比如隶书的朴拙、行书的飘逸、草书的奔放,它们又如何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紧密相连?我又在想,书中对于“丝绸之路”的阐述,是否会超越简单的贸易路线,而是着重于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那些物质的交换背后,又带来了哪些思想、信仰、艺术的碰撞与融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文化符号,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评分这本书《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敬畏之情。作者在选取这“100种”文化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和宏观视野。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节日”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对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简单介绍,更是深入挖掘了这些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比如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中秋节的家庭团聚、春节的辞旧迎新。我开始思考,这些节日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下来,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习俗,更是维系家庭、社区、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我还在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比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它们是如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并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中国文化,就是要去感受那些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它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探寻那些未被提及,却同样影响着中国的无数种文化。
评分这本书《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究那些塑造了中国这片土地上无数心灵、构筑了其独特文明基石的文化元素。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满怀期待,想看看作者是如何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甄选出这“100种”的。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对于“文化”的定义会是如何宽泛或狭窄。是仅仅局限于经典的文学、艺术、哲学,还是会涵盖一些更生活化、更具时代气息的元素,比如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社会习俗,甚至是某些重要的发明创造?我对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淀下来的,能够经久不衰并持续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文化符号格外感兴趣。例如,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它如何渗透到政治、教育、家庭伦理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又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的,这无疑是书中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篇章。又或者,佛教传入中国后,如何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净土宗等,其对中国人的生死观、艺术审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还在思考,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老的戏曲艺术、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它们又是如何默默地维系着民族的文化认同,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的。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深层文化肌理的窗户。
评分当我翻开《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叙述风格。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名词,而是试图勾勒出每一种文化元素如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以及其当下仍在发挥作用的维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某个文化现象时,往往会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量,并尝试追溯其源头和流变。例如,在谈论“文人画”这一概念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其艺术风格的描摹,而是深入探讨了文人阶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个人情怀、寄托政治理想。这种由点及面的分析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所承载的时代精神。我还在思考,书中对“茶文化”的阐述会是怎样的?仅仅是泡茶、品茶的技艺,还是会触及茶在中国社会交往、精神追求中的作用?例如,茶道中的“静”与“和”,是如何与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相契合的?又或者,书中是否会涉及那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如岭南的粤剧、江南的园林艺术、北方的京剧,它们是如何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入的剖析,为我呈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景,让我对“影响”二字的含义有更深刻的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