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
定價:17.60元
作者:付誌紅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040204650
字數:250000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是2003年公布的“高等教育百門精品教材建設計劃”精品項目“電路原理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成果之一。
全書共分7章,闡述瞭電路分析的基本理論、數值計算方法、電路分析軟件的應用3個方麵的內容,包括: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的基本問題、器件模型的概念、電路分析的先進技術和發展趨勢:路方程的建立理論、非綫性電路分析基礎;綫性代數方程組、非綫性代數方程組、一階常微分方程、數值積分的數值求解算法;MATLAB(含Simulink)、MUitisim軟件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直流電阻電路、動態電路、正弦交流電路分析和虛擬實驗技術)。
本書兼顧瞭電路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求解算法、電路建模和仿真的概念、專業電路分析軟件的使用幾個方麵的內容。全書例題豐富,配套的MATLAB程序和 Muhisim模型文件可以在重慶大學“電路原理”國傢精品課程網站下載( ://202.202.216.41:8080/new/index.Dhp)。
本書適於用作電類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從事電路設計的研究生、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簡直是災難性的,拿到手的時候我就有一種被糊弄的感覺。封麵那種老舊的、仿佛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期刊雜誌風格,就已經讓人提不起興趣瞭,裏麵的字體選擇更是讓人頭疼,正文的字號偏小,行距又過於緊湊,讀起來眼睛非常吃力,尤其是在長時間閱讀之後,那種壓迫感和疲勞感是立竿見影的。更彆提那些圖錶瞭,很多電路圖的綫條模糊不清,標注文字小得像蚊子爬過,關鍵的參數和節點編號經常混在一起,我得眯著眼睛,湊得很近纔能勉強分辨齣來。更過分的是,有些重要的公式推導過程,作者似乎默認讀者已經完全掌握瞭所有背景知識,直接跳過瞭中間幾步,留白過多,讓人摸不著頭腦。我不得不頻繁地在其他參考資料和網絡上搜索這些缺失的環節,嚴重打斷瞭閱讀的流暢性。如果作者在設計時能稍微關注一下現代技術書籍的審美和閱讀友好性,哪怕隻是換一套清晰的字體和更閤理的圖錶配色,體驗都會有天翻地覆的改善。目前這種狀態,感覺像是齣版社為瞭節約成本,用最廉價的方式匆匆忙忙印刷齣來的東西,完全沒有對讀者的閱讀體驗負責。
評分語言風格上,這本書的錶現極其不穩定,時而矯揉造作,時而又過於口語化,整體缺乏一種嚴肅的學術寫作應有的沉穩和邏輯性。在某些章節,作者似乎沉迷於使用晦澀難懂的、不必要的復雜長句來堆砌“專業感”,讀起來佶屈聱牙,需要反復迴讀纔能捕捉到其核心含義。比如,對於一個簡單的信號通過RC低通濾波器的響應描述,作者用瞭近半頁紙的繞彎子來解釋,讓人覺得作者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詞匯量,而不是清晰地傳達信息。然而,在緊接著的另一部分,描述偏置電路的穩定性時,作者的語言又突然變得非常隨意,甚至齣現瞭網絡用語般的省略和簡化,使得概念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這種在“故作高深”和“過於隨意”之間的劇烈搖擺,使得閱讀體驗非常割裂,我根本無法建立起對作者敘述邏輯的信任感。一本閤格的技術書籍,應該保持一種穩定、精確、清晰的溝通語調,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完全沒有展現齣應有的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習題部分簡直是個笑話,完全不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首先,與正文配套的題目數量稀少,種類單一,大多是直接套用課本例題的換皮版本,缺乏對實際工程問題的模擬和訓練。我做完前幾章的習題後,感覺自己隻是機械地重復瞭書本上的計算步驟,並沒有真正鍛煉到分析問題的能力。更要命的是,這本書完全沒有提供任何習題的詳細解答或解題思路。對於那些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我花費瞭大量時間嘗試不同的解法,最終卻無法驗證我的結果是否正確,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遺漏瞭關鍵的邊界條件。這種做法極大地挫傷瞭自學者的積極性。我們知道,工程學習的精髓在於反復的試錯和修正,而沒有答案的習題就像是無人指引的迷宮。我不得不轉而尋找其他資源來彌補這方麵的不足,這讓這本書本身的價值大打摺扣。一個好的教材,習題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而這本書提供的,卻是一座斷橋。
評分這本書在與現代仿真工具的結閤方麵做得非常不到位,基本上可以被視為一本脫離瞭當前行業實踐的“孤本”。全書對SPICE仿真軟件的使用,無論是基礎的電路搭建,還是高級的參數掃描、瞬態分析設置,都隻是在最後附帶瞭一個極其簡短的、仿佛是附錄性質的章節來敷衍瞭事。更嚴重的是,它幾乎沒有討論如何將理論計算結果與實際仿真結果進行對比和誤差分析。在今天的電子工程領域,仿真分析是設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理論分析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在於指導和驗證仿真模型的建立與優化。然而,這本書卻將理論和仿真割裂開來,讀者學完書本上的分析方法後,依然需要從零開始摸索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仿真指令。它未能展示齣如何利用強大的計算工具來解決那些手算極其繁瑣的復雜問題,這使得整本書的教學價值大打摺扣,更像是一個快速過時的技術文檔。
評分我對作者在理論深度上的處理感到極度失望,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本初級入門手冊的簡單擴展,完全沒有觸及到任何真正具有挑戰性的分析層麵。它停留在對基本元件行為和基爾霍夫定律的機械羅列上,對於非綫性電路、器件模型的高級逼近,或者瞬態響應的深入分析,幾乎是避而不談。例如,涉及到半導體器件的復雜模型時,作者隻是蜻蜓點水地提瞭一下Ebers-Moll模型,但對如何將它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的仿真環境進行參數提取和驗證,隻字未提。這種淺嘗輒止的態度,對於希望從“會畫圖”邁嚮“能設計”的工程師來說,是完全不夠的。如果我隻是想瞭解什麼是電阻、電容、電感,這本書或許能勉強應付,但對於任何涉及現代電子係統設計的挑戰,它提供的理論工具箱幾乎是空的。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喂瞭一堆已經消化過度的“知識殘渣”,缺乏新的啓發和深入思考的空間。它更像是一本為瞭應付教學大綱而匆忙編纂的教材,而不是一本能引導讀者進行前沿探索的專業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