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沿海典型省份城市體係演化過程分析——以山東為例
:59.00元
售價:41.3元,便宜17.7元,摺扣70
作者:王茂軍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0302325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本書以山東省為例,結閤國內外研究進展,從過程研究的角度,分彆復原瞭乾隆中期以來山東省城市體係的位序規模、城市職能、城市體係空間結構變動過程。提齣瞭基於中心地職能、工業職能、中樞管理職能、門戶職能的城市體係演化過程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瞭周期性特徵明顯的中國沿海典型省份城市體係的演化過程模型。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研究、城市規劃和管理的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地理學、曆史學和社會學的師生閱讀參考。
前言
章 導論
節 國內外城市體係研究動態評述
一、圍內外城市體係研究評述
二、國內外城市體係動態演化研究的文獻迴顧
第二節 沿海地區城市體係動態演化模型評述
一、Taaffe模型
二、Rimmer模型
三、Vance模型
四、Bird模型
五、寺榖亮司模型
第三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意識
二、理論框架
三、研究地區與研究時段
四、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五、研究主要創新點
第二章 山東省城市規模分布的時空演變
節 數據信度評估及對象確定
一、城市規模標度指標的選取
二、乾隆中期人口數據信度評估
三、民國初期數據的可信度評估
四、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市人口數據信度評估
第二節 不同曆史時期的城市規模分布變動
一、城市位序一規模分布麯綫的時間變動
二、乾隆中期的城市規模分布
三、民國初期的城市規模分布
四、民初至1956年的城市規模分布
五、1956~1982年的城市規模分布
六、1982~2000年的城市規模分布
第三節 城鎮發展的空問格局變動
一、城鎮發展的卒間分析單元
二、城鎮發展的空間格局變動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山東城市職能的演變過程
節 明清時期的城市職能
一、基於城市內部結構變動的分析
二、滋陽縣城和臨清城的個案分析
第二節 開埠至新中國成立前山東城市職能特色
一、城市中心地職能的進一步強化
二、工業職能成為部分城市的重要職能
三、部分城市的門戶職能進一步強化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以後城市職能的新變化
一、工業職能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城市的重要職能之一
二、經濟中樞管理職能成為部分城市的重要職能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山東省城市體係中心地職能體係演化過程
節 中心地體係的復原方法
一、中心性指標選取
二、中心性測度方法與腹地的劃分方法
第二節 不同曆史時期中心城市及其直接腹地的復原
一、1936年左右的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
二、1955年的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
三、1982年的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
四、2000年的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
第三節 不同曆史時期城市中心地職能體係的變動過程
一、中心地職能體係的復原方法
二、城市中心地職能體係的變動過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山東省城市工業職能體係變動過程
節 工業發展空間格局的變動
一、民國時期的工業發展空間格局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工業發展空間格局
第二節 山東城市工業職能體係的變動過程
一、分析時點的選擇以及數據資料的處理
二、工業職能集中度的變動
三、城市工業職能比重的變動
四、工業職能強度的變動
五、城市工業職能增長速度的變動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山東省城市體係中樞管理職能的變動
節 中樞管理職能研究進展
一、中樞管理職能的概念辨析
二、相關中樞管理職能研究的評述
第二節 山東省中樞管理職能體係變動研究
一、研究時點的選取
二、資料分析和處理
三、分析對象
四、中樞管理職能體係的變動
五、基於Tietz式的中楸管理職能的位序分布變動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山東省城市體係門戶職能體係的變動
節 門戶職能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門戶職能概念解析
二、門戶職能的解析方法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前部分城市門戶職能的變化
一、海外門戶的增減過程
二、外貿流的變動
三、門戶職能單位的變動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口岸城市門戶職能變動
一、海外門戶的增減過程
二、外貿流的變動
三、外貿腹地變動
四、門戶職能單位的變動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山東省城市規模的城市職能效應分析
節 研究方法
一、引言
二、研究模型
三、基本部分測算
四、研究對象、時點和數據
第二節 城市規模結構變動的城市職能效應
一、城市規模中各類職能規模的影響
二、城市規模變動中的各職能類型效應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山東省城市體係空間結構的演化過程
節 民國以前的山東省商圈結構
一、分析指標的選取
二、文獻資料的整理
三、乾隆中葉的城市間連接結構
四、1860~1904年的山東商圈結構
第二節 1904~2000年城市體係的結節 地域結構
一、資料來源及其處理
二、分析對象
三、分析方法
四、1932年山東省城市結節 地域結構
五、1979年山東省城市結節 地域結構
六、2000年山東省城市結節 地域結構
本章小結
第十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節 山東省城市體係的時空演化過程總結
第二節 山東省城市體係演化過程的模型化
一、城市體係演化模型的構築
二、與國外已有模型的比較
三、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拿到這本書,我最先被它的標題吸引,尤其是“典型省份城市體係演化過程分析”這幾個字,瞬間勾起瞭我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濃厚興趣。山東,作為中國東部沿海一個舉足輕重的省份,其城市發展軌跡必然蘊含著豐富的經驗和啓示。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將山東的城市體係置於更廣闊的中國沿海發展大背景下進行審視,考察它與其他沿海省份城市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競爭格局。作者是如何界定“演化”的?是單純的量變,還是質變的飛躍?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具體的城市案例,比如青島、濟南、煙颱等,它們各自的特色和在整個城市體係中的作用是如何變化的?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翔實的史料和數據,構建起一個動態的、多維度的城市發展模型,來解釋山東城市體係的形成、發展以及未來的趨勢。這對於理解區域協調發展和城市規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瞭一幅宏大的畫捲,描繪的是中國沿海城市發展的波瀾壯闊史。選擇山東這樣一個具有代錶性的省份,我認為作者的眼光獨到。我好奇書中是如何勾勒齣山東城市體係的“演化過程”的。是時間維度的綫性推進,還是空間維度的擴張與收縮?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在不同的曆史節點,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瞭山東的城市格局?例如,改革開放初期,沿海開放政策如何催生瞭新的城市增長點?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傳統産業城市如何轉型升級?而新的經濟業態又如何催生瞭新興城市?作者是否會引入一些理論模型來分析這些現象,比如中心-外圍理論、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等等?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理解中國區域城市化進程的獨特視角,不僅僅局限於山東本身,更能摺射齣整個國傢在邁嚮現代化過程中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古樸的紙張質感,配上深邃的藍色和金色的書名,傳遞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研究的嚴謹性。我一直對中國沿海地區的城市發展史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在經濟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省份。山東,這個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無疑是研究城市體係演化的絕佳案例。作者選擇山東作為切入點,我預想這本書一定深入剖析瞭山東省內各個城市在不同曆史時期所經曆的興衰更迭,包括它們如何從分散的節點發展成為一個相互聯係、協同發展的城市網絡。我很好奇書中是如何界定“城市體係”這個概念的,是側重於行政層級、經濟聯係、還是空間布局?書中對“演化過程”的分析,我期待能看到清晰的時間綫索,以及驅動這些演化的關鍵因素,例如國傢政策、産業轉移、人口流動、科技進步等等。這不僅僅是對一個省份城市發展的梳理,更是對中國整體現代化進程中城市化規律的一次深刻探索。
評分“中國沿海典型省份城市體係演化過程分析——以山東為例”,單從書名來看,我就知道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的學術著作。作者選擇瞭山東作為研究對象,我猜測這背後一定有著充分的理由,或許是因為山東的城市發展具有足夠的代錶性,能夠反映中國沿海地區城市化的一般規律。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山東城市體係的“演化”機製,究竟是自發的市場力量在起主導作用,還是國傢政策的引導更為關鍵?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不同曆史時期,山東城市之間的功能劃分和層級結構是如何形成的?比如,港口城市、工業城市、省會城市等,它們各自扮演的角色和相互關係又是如何演變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嚴謹的研究框架,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區域城市體係的形成、發展與重塑。
評分我注意到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以山東為例”,這立刻讓我覺得內容會非常具體和深入。一個省份的城市體係演化,聽起來像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係統工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如此龐雜的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條的。書中是否會從曆史演變、經濟發展、地理環境、人口遷移等多個角度來剖析山東城市體係的形成和發展?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方法,比如量化指標的運用,或者案例研究的深入挖掘。例如,它會分析不同城市在人口聚集、産業分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瞭它們在城市體係中的地位和功能。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觀察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顯微鏡”,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城市群是如何形成的,城市之間的聯係是如何建立的,以及這種演化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