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专用英汉词典

小学生专用英汉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列,肖庆华主编廖熠峤,潘一乐绘图 著
图书标签:
  • 小学生
  • 英语词典
  • 英汉词典
  • 儿童
  • 学习
  • 教育
  • 工具书
  • 词汇
  • 基础英语
  • 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57903466
商品编码:29729532503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罗列,肖庆华 主编;廖熠峤,潘一乐 绘图 著作 定  价:38 出 版 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页  数:472 装  帧:精装 ISBN:9787557903466 使用说明
凡例
正文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词典依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共收录词条近3000条,其中列出的小学二级基本词汇423个,在本词典中用★标注;二级基本词汇表中没有列出数字、星期、月份等,此类词汇也为二级基本词汇,故也用★标注。此外,为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推荐的词汇知识,同时也更好地与初中英语学习对接,本词典收录部分五级词汇表(九年级毕业要求)中的单词,用☆标注。其他未做标注的词汇为拓展词汇,以充分满足学生阅读初级英文原版书籍的需求。一、词目编排本词典的词目用黑体字印刷,按英语字母顺序排列。拼写相同而词性不同的词,分列词条,在词目右上角标注序号,如:shop1、shop2。二、词目注解1.音标。本词典参考靠前音标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标注读音。2.词性。词性分为14类:  n.名词、adj.形容词、adv.副词、v.动词、art.冠词、conj.连词、in等 罗列,肖庆华 主编;廖熠峤,潘一乐 绘图 著作 罗列,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出站。2009-201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儿童认知心理学、英语教学法。主要学术成果:共计50余项,其中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5部、辞书2部,译著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西南财经大学课题6项。学术专著《女性形象与女权话语》荣获成都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二等奖;《通用大学英语听力教程》荣获西南财经大等
《世界文学经典选读》 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学之旅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经典选读》并非一本词典,它是一扇通往人类文明瑰宝的大门,精选了自古至今,横跨各大洲、融合多种文化的文学巨著的精粹篇章。本书的宗旨在于,带领读者领略文学艺术的恢宏气象,深入剖析人类情感的复杂层次,体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与精神内核。 本书的编纂严格遵循文学史的脉络与主题的深度,力求呈现世界文学图景的广阔与精妙。我们摒弃了晦涩难懂的纯学术论述,转而采用更具亲和力的选文和导读方式,旨在使每一位热爱阅读的求知者,无论其专业背景如何,都能轻松跨入经典文学的殿堂,并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构建起一部完整的世界文学史的缩影: --- 第一部:古典的余晖与史诗的洪荒 (上古至中世纪)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文明早期奠定的文学基石。我们收录了被誉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史诗片段,包括荷马史诗中对英雄主义、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探讨,以及维吉尔笔下罗马精神的构建。 精选亮点: 英雄与神祇的交织: 深入解读《俄狄浦斯王》中对宿命论的无力反抗,以及《奥德赛》中对归乡与智慧的赞美。 东方智慧的萌芽: 选取《摩诃婆罗多》中的哲理对话片段,展现早期印度文明对“法”(Dharma)的追问。 中世纪的信仰与骑士精神: 选载关于亚瑟王传说的早期版本,探讨骑士的荣誉、爱情与宗教虔诚之间的内在张力。 这一部分着重于文学形式的初步确立,以及早期人类对自然、神灵和自身秩序的初步认知与表达。文字古朴而有力,为后续文学的繁荣奠定了深厚的叙事基础。 --- 第二部:文艺复兴的觉醒与人性的光辉 (14世纪至17世纪) 随着中世纪的帷幕落下,人类将目光从天国转向自身。文艺复兴是文学史上一次伟大的解放,它颂扬了人的尊严、理性和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精选亮点: 戏剧的巅峰: 莎士比亚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我们精选了《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独白,分析其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终极拷问;同时呈现《李尔王》中老年人的孤独与背叛。 人文主义的辩证: 选取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对理想主义与现实妥协的讽刺与同情,展现了新旧思想碰撞下的复杂人性。 意大利的抒情: 选读彼特拉克对爱情的细腻描绘,标志着抒情诗在欧洲文坛的回归与成熟。 本部分强调文学对个体经验的关注,角色塑造开始具有空前的深度和复杂性,标志着现代文学人物的诞生。 --- 第三部:启蒙的光芒与浪漫的激情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文学承担了启迪民智、批判社会弊端的责任;而随之而来的浪漫主义运动则是一次对僵硬秩序的反叛,高举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崇拜。 精选亮点: 讽刺与批判的利剑: 包含伏尔泰和狄德罗作品中的片段,它们以机智的笔触解剖了迷信与专制。 自然崇拜与个体自由: 选自卢梭的论述,以及歌德《浮士德》中对知识无止境的渴望与最终的救赎,探讨了人类精神的无限可能性。 英伦三杰的共鸣: 简析拜伦的叛逆精神、雪莱对理想国的描绘,以及济慈对“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追求。 本部分的选文充满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以及对人类情感力量的赞美,为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铺设了批判的土壤。 --- 第四部:现实的镜像与社会的大众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兴起,要求文学忠实地记录工业革命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揭示阶级矛盾与环境对人的塑造。 精选亮点: 俄国文学的深刻: 选取托尔斯泰关于道德选择与精神觉醒的叙事,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对罪与罚、信仰与虚无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人类心灵的“地下室”。 法国的社会全景图: 巴尔扎克的巨著片段,描绘了金钱对社会结构的腐蚀;福楼拜则以冷静的笔触解剖了平庸生活中的悲剧。 小人物的悲歌: 简要介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对美国精神中虚伪一面的揭露,以及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 本部分是文学对社会学、心理学的早期回应,文风扎实、叙事精妙,对现代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 --- 第五部:现代性的迷宫与后现代的回响 (20世纪至今) 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人类对既有秩序和传统的理性叙事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文学开始探索意识流、碎片化叙事和存在的荒谬性。 精选亮点: 意识的河流: 节选自乔伊斯或伍尔夫的作品,带领读者体验角色内心思绪的非线性流动。 存在的焦虑: 选取卡夫卡对现代官僚体系中个体异化的描绘,以及加缪对荒诞世界的哲学反思。 跨文化视野的拓展: 介绍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的魅力,以及非洲文学对殖民历史和身份认同的探讨。 本部分展示了文学如何适应一个信息爆炸、意义多变的现代世界,它不再提供确定的答案,而是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 结语 《世界文学经典选读》是一部引导性的工具,旨在激发读者对人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无限向往。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们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能以更宽广的视野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自己。这些文字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它们所蕴含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哲思,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替代的精神财富。本书力求让这些伟大的声音,能够清晰而有力地传达给今天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书籍的实用功能有极高要求的家长,我最看重的是词典的“查阅效率”。如果一个工具需要我花费大量时间去摸索如何使用,那它就失去了作为工具的价值。这本词典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首先,它的音标标注非常规范,采用了国际上最通行的美式音标,而且字体清晰易辨,这对于从小培养标准发音至关重要。其次,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极其人性化,不仅有标准的英汉音序排列,还特别设置了“主题分类索引”,比如“学校生活”、“自然环境”、“家庭成员”等,如果孩子正好在学习相关主题的课文,可以直接跳转到那个板块,大大加快了查找速度。我试着让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盲查了几个词,他居然能很快定位到,这说明它的逻辑路径非常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另外,它的附录部分也做得非常扎实,包含了常见不规则动词表、介词用法总结,甚至还有一些基础的英汉常用短语,这些都是课堂上容易遗漏但又极其重要的知识点,被整合得井井有条,非常赞赏这种面面俱到的设计。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是“小学生词典”的东西,结果拿回家一看,要么是成人词典缩小版,单词量大到孩子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陈旧,连现代网络用语和新出现的常见事物都没有收录。但这本词典完全没有这些毛病。它的选词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了小学阶段(尤其是高年级)的教学大纲要求,既保证了核心词汇的覆盖面,又适度地引入了一些拓展词汇,但这些拓展词汇的难度曲线非常平缓,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我重点对比了它在动词和形容词部分的处理,处理得极为细致,比如对于一个动词,它不仅给出基础释义,还会清晰地标注出常见的三态变化(过去式、过去分词),并且用最简洁的中文解释了不同时态下的语境差异。更绝的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同音词或形近词,它还特别设置了对比栏目,用简短的对比句子来区分它们的用法,这极大地减少了孩子在记忆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负担。这种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的方法,让这本词典不仅仅是一个查字工具,更像是一部微型的英语语法和词汇辨析手册,对提升孩子的英语底层理解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词典的排版简直是为初学英语的孩子量身定做的,色彩搭配活泼又不失学习的严谨性。封面那种圆润的字体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家小侄女的眼球,让她对这本“工具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看到厚厚的书就犯怵。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光滑且不易被铅笔涂抹后洇墨,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和做笔记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我特别欣赏它在词条展示上的用心,每一个单词旁边都配有清晰的图画辅助理解,这一点对于视觉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来说,比单纯的文字解释有效太多了。比如“apple”这个词,配的图是鲜红欲滴的大苹果,一看就让人有食欲,自然也就记住了。而且,它的例句都非常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而是“I like to eat an apple.”这种他们日常会接触到的简单句式,实用性极强。布局上,它采用了大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即使是视力还不太完美的低年级孩子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可见设计者在用户体验上下了真功夫。总而言之,从视觉到触觉,从内容到排版,这本书都散发着一股“好用、耐用、爱用”的气息,绝对是启蒙阶段的优选。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家长,我非常关注工具书对孩子阅读耐性和专注力的培养作用。很多词典为了追求信息量,会把信息堆砌得非常密集,导致孩子一旦开始查阅,就容易被其他不相干的内容分散注意力。这本《小学生专用英汉词典》在信息密度和留白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用大量的留白空间来隔离不同的词条和解释,使得每一个词条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易于消化的信息块,孩子在查阅A词条时,目光不会被旁边的B词条干扰。更重要的是,它的解释语言保持了高度的简洁性和准确性,不会出现那种“一个中文解释引出更多生僻的中文词汇”的怪圈,保证了孩子在查阅过程中就能真正理解原意。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极大地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和挫败感,让查字典变成了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种对学习心理的深刻理解,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词典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文化背景的渗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单词本身,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他们的视野。我注意到,在一些代表性的名词解释后面,它附带了非常简短的文化注释。比如解释“Thanksgiving”时,不仅仅是“感恩节”,还用一句非常精炼的话语描述了其庆祝的核心意义,这对于建立孩子对西方文化的初步概念至关重要。再比如,在涉及一些食物或节日词汇时,它会用最简单的方式点出这些概念在英语国家中的普遍性。这说明编纂者清晰地认识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词汇学习必须与世界观的建立同步进行。这种超越了传统“应试”词典的视野,让我觉得这本投入是值得的。它在基础学习之外,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语言技能,而是与了解世界紧密相连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其他同类产品中是极少见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