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译注 9787550239128

梦溪笔谈译注 978755023912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沈括,王洛印 著
图书标签:
  • 宋代文献
  • 科技史
  • 笔记小说
  • 古籍
  • 译注
  • 梦溪笔谈
  • 沈括
  • 科学
  • 历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39128
商品编码:2973401962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梦溪笔谈译注

定价:52.00元

作者: 沈括,王洛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128

字数:

页码:33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

◎力求简明扼要,晓畅易懂,帮助读者更好的阅读中国古典文化。


内容提要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收录其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

目录


前言
卷一 故事一
1.亲郊庙次序
2.驾头扇篦
3.翰林院
5.学士院故事
9.中国衣冠用胡服
15.槐厅之争
17.三馆职事称学士
18.雌黄改字
22.馆阁藏书
23.翰林学士家贫

卷二 故事二
32.宗子授南班官
36.内外制润笔物
40.百官会集坐次

卷三 辩证一
42.钧石之石
44.阳燧
49.水以漳、洛名
50.解州盐泽
53.芸草辟蠹
56.炼钢
62.阿胶

卷四 辩证二
73.桂屑除草
77.世人画韩退之
81.云梦考

卷五 乐律一
85.《汉志》言数
86.羯鼓
90.凯歌
91.《柘枝》旧曲
92.古之善歌者有语
99.《霓裳羽衣曲》
109.琴材

卷六 乐律二
115.声同相应

卷七 象数一
116.《奉元历》改移闰朔
125.斗建有岁差
127.极星观测
128.刻漏
130.日月之形
139.木钟馗

卷八 象数二
148.五星行度
149.天文院、司天监作弊

卷九 人事一
卷十 人事二
卷十一 官政一
卷十二 官政二
卷十三 权智
卷十四 艺文一
卷十五 艺文二
卷十六 艺文三
卷十七 书画
卷十八 技艺
卷十九 器用
卷二十 神奇
卷二十一 异事
卷二十二 谬误
卷二十三 讥虐
卷二十四 杂志一
卷二十五 杂志二
卷二十六 药议
补笔谈 卷一
补笔谈 卷二
补笔谈 卷三
续笔谈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摘


序言



《梦溪笔谈》:古人智慧的瑰宝,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盛宴 在中国浩瀚的文明长河中,有一部著作,它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穿越千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部著作,便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它并非一本孤芳自赏的学术论文集,而是集科学、文学、史学、哲学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北宋社会,以及一位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伟大头脑。 《梦溪笔谈》的成书,源于沈括在梦中触动溪流的灵感,由此得名。全书分为“笔谈”、“证俗”、“宿论”、“迷域”四个部分,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音乐、建筑、军事、历史、文学、风俗等等,几乎涵盖了当时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沈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他对世界的认知与思考,以一种平易近人的“笔谈”形式记录下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 天文地理:仰观俯察,宇宙奥秘尽在眼中 沈括在天文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记载了自己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例如对彗星的运动轨迹、月食的预测,以及对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改进建议。他提出的“地平说”与“天动说”的辩论,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研究的前沿。在地理学方面,《梦溪笔谈》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信息。沈括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的疆域、山川、河流、气候,甚至记录了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他对河流变迁的深刻洞察,对地质构造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古代地图的评论,都展现了他非凡的地理学造诣。他笔下对山峦叠嶂的描绘,对江河奔腾的刻画,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那广袤而神秘的古代中国大地。 二、 科学技术:巧思妙想,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 《梦溪笔谈》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丰富记述。沈括对当时各种科技发明和工艺技术的了解,令人惊叹。他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划时代的发明如何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他对“指南针”的描述,更是精准地指出了其原理和用途,对导航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记录了火药的配方和应用、造船技术、冶金技术、陶瓷制作、以及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具的改进。字里行间,流淌着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实践经验,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科技发展的勃勃生机。他笔下的机械构造,精巧绝伦;他对手工技艺的描述,细致入微,无不令人赞叹。 三、 医药养生:悬壶济世,古人的健康智慧 在医学领域,《梦溪笔谈》同样展现了沈括的博学与仁心。他记录了当时流传的各种验方、药方,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他对一些常见病的症状描述,以及对养生保健的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笔下的药材炮制,药理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人守护健康的画卷。他对于人体构造的认知,对疾病传播的观察,虽不及现代医学的精细,但已然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 四、 文学艺术:笔墨丹青,士人的风雅情怀 《梦溪笔谈》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瑰宝。沈括以其流畅优美的文笔,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和历史事件,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书中充满了形象的比喻、精辟的议论,以及生动的人物描绘。他对诗词、书法、绘画的评论,对音乐、戏曲的见解,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品味。他笔下的文人雅事,诗词唱和,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他对琴棋书画的独特见解,对戏曲表演的细致描写,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 五、 历史风俗:穿越时空,触摸鲜活的北宋社会 《梦溪笔谈》更是我们了解北宋社会的一扇窗口。沈括以其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军事活动、社会风貌、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等。他对官场百态的观察,对民间生活的描绘,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他笔下的朝堂风云,市井百态,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我们带回那个繁华而动荡的时代。他对古代战争的记载,对军事策略的分析,都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国防建设的真实情况。 六、 思想哲学:启迪心智,探索万物的内在联系 除了具体的知识记载,《梦溪笔谈》更蕴含着沈括深邃的思想和哲学观念。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反对空谈理论,主张“格物致知”。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探究,都体现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探索,对于自然规律的揭示,都闪烁着理性主义的光芒。 《梦溪笔谈》的时代意义与永恒价值 《梦溪笔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记录了多少具体的知识,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科学精神和探索态度。沈括以其超前的视野和严谨的态度,将对自然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追求,融入到他的笔尖之下。他反对迷信,提倡理性,注重实践,这些都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核心不谋而合。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梦溪笔谈》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它提醒我们,探索未知,求知若渴,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中国人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对于每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渴望了解古代智慧的读者而言,《梦溪笔谈》都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必读之作。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窥见古代先贤的思考;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更是一座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光。 阅读《梦溪笔谈》,不仅是阅读一本古籍,更是与一位伟大灵魂的对话,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旅行。每一次翻开它,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震撼。它将带您领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璀璨成就,感受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怀,触摸鲜活的北宋社会,并最终,激发您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真理的永恒追求。 它是一本“无所不谈”的书,却又“言之有物”,绝不空洞。它如同一位博学多才的故友,娓娓道来,让你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在《梦溪笔谈》的世界里,您将看到星辰的轨迹,听到河流的歌唱,触摸到工匠的汗水,感受到文人的墨香,更重要的是,您将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同去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古籍的注疏版本都有“注多于文”的担忧,但这部《译注》本的注释处理得恰到好处,堪称典范。它没有那种大段大段、令人望而却步的琐碎考据,而是专注于那些真正需要解释的关键点。注释的切入点非常精准,无论是对古代官职的解释、对稀有词汇的辨析,还是对涉及的技术名词的现代对照,都做到了画龙点睛,既解决了阅读障碍,又不过分打断阅读的节奏。每一次查阅注释,都能获得清晰明了的指引,而不是被更多的疑问所包围。这说明编注者对沈括的原著有着深刻的理解,深知读者在何处需要帮助,这种体贴入微的设计,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真正体现了“注释为辅助”的原则。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功夫的。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在灯光下读起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一般。尤其是版式上的考量,注释和原文的排布得当,既保证了阅读的连贯性,又使得查阅注释时不必频繁翻页,这种用心程度在如今的古籍整理本中是比较少见的。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上那种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既有传统书卷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印刷品的精致感。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陈设,更别提它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了。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让人从快节奏的日常中抽离出来,沉浸到那个充满智慧的宋代世界里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用心打磨的文化精品出现,让阅读的体验更加纯粹和美好。

评分

初读此译注本,最让我惊叹的是译者在文字处理上的精妙平衡。要知道,《梦溪笔谈》原文古奥,语汇多变,要做到信达雅俱全,难度可想而知。但这部译注本的译文,读起来却是如此的流畅自然,丝毫没有生硬的“翻译腔”。它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中那些关于天文、地理、物理、艺术等领域的精深见解,又用现代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阐释。更难得的是,译者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并未牺牲文学性,读来颇有韵味。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在聆听一位博学的智者娓娓道来他观察到的世界万象。这种高质量的文字转换,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接触宋代科技与文化思想的门槛,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学术成果。

评分

从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这部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笔记”。沈括所记录的内容广博精深,涵盖了宋代社会、科技、军事、文化等诸多面向,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宋代百科全书。通过这些零散的记载,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比如其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描述,虽然简短,但逻辑清晰,展现了极强的实践性;再比如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很多都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沉思,对比古今的认知差异,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它不只是历史记录,更是一种激发思考的火花,引导人去关注身边的世界,并尝试用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去理解它。

评分

我个人比较注重书籍的实用性,尤其是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这部译注本在编排上体现了极高的实用价值。它的检索系统做得相当友好,无论是按章节梳理脉络,还是通过索引查找特定条目,都非常便捷高效。对于需要引用或做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和详实的校勘信息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发现,相比起那些流传已久但校注版本不一的旧籍,这部新译注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让我更有信心用于正式的参考。它不像是仅仅为了“出版”而出版,更像是为了“服务”读者和研究者而精心打造的一件工具书,将学术研究的繁琐环节大大简化了,使得我们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的研究和吸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