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 9787115407634 9787115460806 YL14745
书名:运动损伤解剖学康复训练
定价:68元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作者: 利·布兰登
译者: 震宇、司佳卉
开本: 16开
ISBN: 9787115460806
本书在详细阐释人体系统的构成、关节的运动形式和损伤的方法与康复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肌肉及骨骼解剖图,对人体不同部位的62种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产生原因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对应的康复锻炼方法和可采用的锻炼项目。此外,本书对38项康复训练的步骤、要领、起始姿势、结束姿势、训练肌肉及关节运动形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旨在帮助健身爱好者、运动爱好者及运动员在损伤发生后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DIYI部分
解剖学与损伤概述
如何使用本书 6
解剖学相关定义及术语 8
人体系统 10
解剖学切面与区域划分 15
解剖学方位术语 16
关节运动 17
损伤的分类 21
损伤的 23
姿势与肌肉平衡 赛前准备 恢复
长期损伤的康复 27
组织愈合 各组织愈合阶段的恢复 急症护理——RICE 原则 寻找损伤病因 核心肌群解剖 康复训练设计
二部分
常见运动损伤
足部损伤 38
外翻 跖骨骨折 足底筋膜炎
踝关节与胫部损伤 41
跟腱炎 跟腱撕裂 踝关节扭伤 胫骨前肌综合征 外胫夹
膝部损伤 46
前十字韧带扭伤 贝克氏囊肿(腘窝囊肿) 髌骨软化(跑步膝) 髌腱炎(跳跃者膝) 内侧软骨损伤 内侧副韧带扭伤 骨性关节炎 后十字韧带扭伤 股四头肌肌腱炎
大腿损伤 55
腘绳肌肌腱病 腘绳肌拉伤 骨化性肌炎 股四头肌挫伤(dead-leg) 股四头肌拉
伤 股骨应力性骨折
腹股沟损伤 61
运动性耻骨区痛 腹股沟拉伤 腹股沟疝 耻骨骨炎
臀部损伤 65
髋关节滑囊炎 梨状肌综合征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痛
腰椎损伤 69
椎间关节疼痛 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 峡部裂和峡部断裂
颈椎损伤与胸椎损伤 72
强直性脊柱炎 寰椎半脱位综合征 休门氏病 挥鞭伤
胸部及腹部损伤 76
腹疝 肋软骨炎(非化脓性肋软骨肿胀) 胸大肌拉伤 肋骨骨折 胸锁关节扭伤
肩部损伤 81
肩锁关节扭伤 肱二头肌拉伤 肩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肩周炎 盂唇撕裂 肩撞击综合征(游泳肩或投掷肩) 肩袖损伤
肘部损伤 89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正中神经卡压 桡神经卡压(桡管综合征) 网球肘
腕部损伤 93
手舟骨骨折 腕管综合征
环境引起的损伤 95
脱水 中暑 冻伤 体温过底 晒伤
三部分
康复训练
活动 100
麦肯基俯卧撑 正中神经松动 桡神经松动 肩关节活动
拉伸 104
腹肌 内收肌 胫骨前肌 腓肠肌 腘绳肌——坐于瑞士球上 颈伸肌 胸小肌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训练
姿势训练 113
臀部与背部伸展 眼镜蛇式俯卧
性训练 115
四点支撑吸腹 肩袖缆绳训练 拉力带交叉行走 深层颈屈肌性训练 颈部瑞士球
训练 俯卧马步 下腹训练 平衡板站立/深蹲 瑞士球上仰卧侧转 脚趾触地训练
力量训练 127
硬拉 弓步(单腿前蹲) 实心球肩外旋 实心球肩内旋 罗马尼亚式硬拉(直腿硬
拉) 单臂推绳 单臂哑铃耸肩 单臂拉绳 瑞士球上仰卧伸髋 水中慢跑 伐木动作
伸腕 屈腕
术语表 141
书名:运动按摩技法宝典(全彩图解版)
定价:58.00元
作者:苏珊·芬德利 (Susan Findlay)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115407634
页码:161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运动按摩技法宝典 全彩图解版》从运动按摩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基础按摩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运动按摩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取决于师对知识和经验的娴熟、灵活的运用。《运动按摩技法宝典 全彩图解版》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可帮助你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人体按摩,并且谨慎地应用各种按摩技巧。本书的重点在于采用正确的人体运动机制和有效的客户姿势,帮助你提高按摩技能,减轻按摩工作对身体造成的压力,同时提供更好的按摩质量
一部分 运动按摩入门
1章 运动按摩简介
什么是运动按摩
什么人应接受按摩
运动按摩的原理
运动按摩的地点
运动按摩的时间
运动按摩的好处
小结
快速问题
2章 运动按摩禁忌 7
禁忌
病理
小结
快速问题
3章 运动按摩准备 19
场所
设备
卫生
客户姿势
安全性
小结
快速问题
二部分 运动按摩技巧
4章 人体力学 34
按摩长榻的高度
工作姿势
应用原则
小结
快速问题
5章 按摩技巧 42
按摩动作的组成
轻搓按摩法
揉捏法
按压法
深度按摩法
振动法
轻叩式按摩法
摩擦法
小结
快速问题
三部分 运动按摩应用
6章 俯卧位的运动按摩 67
颈部
肩部
躯干
骨盆
腿部
足部
坐姿
快速问题
7章 仰卧位的运动按摩 86
颈部
胸部
肩部和手臂
躯干和腹部肌肉
骨盆
大腿
腿部
足部
快速问题
8章 侧卧位的运动按摩 102
颈部
肩部和手臂
躯干
骨盆
大腿
快速问题
四部分 运动按摩方案与管理
9章 客户评估 114
主观评估
客观评估
解释性阶段
小结
快速问题
10章 赛事按摩 141
赛前按摩
赛中按摩
赛后按摩
与运动队一起工作
组织赛事按摩
小结
快速问题
11章 特殊群体 151
脊髓损伤
肢体残缺
大脑性瘫痪
视觉障碍
沟通交流
小结
快速问题
快速问题答案
图片索引
这套书我前段时间买来作为提升运动恢复知识的补充,一直断断续续地在看。我之前对运动损伤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一些基础的层面,比如扭伤、拉伤,以及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远比我想象的复杂,而且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损伤,其内在的病理生理变化和恢复过程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解剖学那部分,作者用了大量图示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将肌肉、骨骼、韧带等结构一一剖析,并且清晰地阐述了它们在运动中的功能以及在受伤时的受力特点。我之前对一些“撞伤”的理解,现在才知道原来可能是更深层的肌纤维撕裂,或是韧带的微小断裂。这本书让我对运动损伤的“为什么会发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撞击,还有过度使用、错误的姿势、缺乏热身等等,都可能是潜在的诱因。而且,在康复训练的部分,也强调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地叫你做几个动作,而是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恢复的阶段,制定了非常细致的训练计划。我个人觉得,光是理解这些损伤的根源,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运动损伤和康复。我之前一直觉得,运动损伤了就得休息,然后等它自己好。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单纯的休息往往是不够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二次损伤。作者强调了“主动康复”的重要性,也就是在专业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来帮助受损的部位恢复功能。书里列举了各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并且为每一种损伤都提供了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从最初的减轻疼痛,到恢复力量和耐力,再到最终的功能性训练,整个过程都设计得非常严谨。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动作链”的解释,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身体的一个小小的损伤,有时候会影响到全身的运动模式。理解了这一点,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我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自己的动作,不仅仅是修复受损的部位,更是要纠正那些导致损伤的深层问题。这本书让我觉得,康复不仅仅是“治好”一个伤,更是一个“重塑”和“升级”身体的过程。
评分我是一名健身教练,平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运动损伤的咨询,所以一直有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书中的内容非常全面,从运动按摩的基础技巧,到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原理,再到具体的康复训练方案,几乎涵盖了我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大量的图例和案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讲解某一个肌肉的损伤时,会详细分析这个肌肉在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受伤后的具体表现,然后给出相应的按摩手法和康复训练。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出了非常差异化的处理方案,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遇到完全相同的案例。我感觉这套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为我的学员提供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建议。
评分我一直对运动按摩很感兴趣,尤其是在自己运动受伤后,更是觉得拥有一些基础的按摩手法非常有帮助。这次买的这套书,虽然书名看起来有点“百科全书”的感觉,但当我翻开之后,真的被它的实用性打动了。书里面对各种运动按摩的技巧,无论是手法、力度、还是操作的顺序,都写得非常详细。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上的视频教程,但总感觉抓不到点,有时候按得不对反而弄巧成拙。这本书就不同了,它把很多专业的按摩手法都进行了分解,比如我最关心的肩部和腿部的按摩,都有专门的章节讲解。作者还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球类运动等,推荐了不同的按摩方案,这一点非常贴心。我注意到书里还提到了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应该如何通过按摩来辅助恢复,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而且,不仅仅是手法,书里还强调了按摩前后的注意事项,比如热身、放松,以及按摩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专业和负责。我最近就在尝试书中教的一些手法,虽然还在摸索阶段,但已经感觉到了一些效果,比如运动后肌肉的紧绷感有明显缓解,恢复的速度似乎也快了一些。
评分最近我参与了一些户外运动活动,认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运动爱好者,他们经常谈论到赛事中的一些按摩技巧,听起来非常专业,也让我很想了解。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特别是关于“赛事按摩”的部分,书里详细介绍了在比赛前后,运动员需要进行哪些不同类型的按摩,以及这些按摩的目的和效果。比如,赛前按摩的目的是激活肌肉、提高兴奋性,而赛后按摩则是为了放松肌肉、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加速身体恢复。书中还提到了不同运动项目在赛事按摩上的侧重点,比如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在赛后按摩时,对腿部肌肉的关注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赛事按摩也是一个非常细致和个性化的过程。我个人觉得,光是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在参加一些高强度运动时,如何更好地进行赛前准备和赛后恢复,就已经非常有启发了。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在紧急情况下,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轻微损伤时,可以采取的一些紧急处理方法,这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参加比赛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