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左传 | 作者 | (战国)左丘明撰;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
| 定价 | 20.00元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647398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
| 作者简介 | |
|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中华文化讲堂是一个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的编辑团队。现已编辑出版有《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原文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国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纳兰词笺》等,广受读者的喜爱。 |
| 目录 | |
| 郑庄之跋扈 齐桓霸业 宋襄图霸 晋文建霸 秦穆霸西戎 楚庄争霸 晋悼复霸 诸侯弭兵 吴阖庐入郢 越句践灭吴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专业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同类好书推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product../23841156.html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并非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铺陈,而是巧妙地将不同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逻辑网。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跳跃,但深入进去后,就会发现这种“非线性叙事”恰恰是其高明之处。它更侧重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人物命运的牵引,而不是简单的历史编年。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即便是对古代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凭借着清晰的事件脉络和鲜明的人物性格,轻松地跟上节奏。其中对一些关键转折点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者总能用最凝练的笔墨,勾勒出影响历史走向的那个瞬间,让人拍案叫绝。它像是一部极其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小的事件或人物言论)都紧密咬合,共同驱动着历史的巨轮向前滚动。读完一个篇章,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所有的看似偶然,其实都暗含着必然的推手。
评分从文献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所记载的细节之丰富,远超许多后世的史书。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政治决策层面的信息,更包含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从祭祀的礼仪到贵族的宴饮,从军事部署的细节到民众的情绪波动,无不有所涉及。对于研究先秦社会风貌、礼乐制度乃至早期哲学思想的萌芽,这本书提供了第一手的、未经太多后人修饰的原始材料。当然,阅读过程中也需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辨析哪些是史实记录,哪些可能融入了编者的某些倾向性解读。但即便如此,它作为那个时代的“活化石”,其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每一次重读,都能从更细微之处发掘出新的信息点,像是在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中寻找着越来越闪耀的晶体。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真是引人入胜,每一个字都像被赋予了生命力。我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叙事方式,它不像一般的历史著作那样干巴巴地罗列事实,而是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人性洞察。作者似乎是一位极其敏锐的观察者,他不仅仅记录了战争、政治的起伏,更细腻地捕捉了那个时代贵族阶层内心的挣扎与权谋的较量。那些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不再是枯燥的地名和年代的堆砌,而是化作了一幕幕鲜活的宫廷戏码,充满了紧张的对峙与微妙的试探。我尤其欣赏它对“礼”的探讨,那种在遵循既定规范与追求实际利益之间的拉扯,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古老的气息,感受到历史洪流的不可逆转。每一次翻页,都像揭开了一层面纱,深入到那个周朝礼乐崩坏前夕的真实世界。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沉浸的,让我暂时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充满智慧与权谋的春秋时代。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人物刻画上的深度。它笔下的人物绝非扁平化的符号,而是充满了矛盾与成长的复杂个体。即便是那些在后世被简化为某种标签的君主或卿大夫,在这里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多面性。你会看到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在私下里却表现出令人费解的犹豫与短视;也会发现看似卑微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爆发出令人敬畏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那些精彩的对话场景,简直是精彩绝伦的心理战。那些看似平淡的问答之中,暗藏着对彼此意图的试探、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对自身立场的坚定或动摇。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书中的人物即使隔了千百年,依然能引发当代读者的强烈共鸣。它教导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如何去理解和审视人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精准,张弛有度,绝不拖泥带水。在描述重大的、决定性的战役或政治谈判时,笔触会变得异常紧凑和快速,仿佛时间被压缩,让人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转折。然而,在处理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是对某个文化习俗的背景交代时,节奏又会自然地慢下来,给予读者充分的消化和思考空间。这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我发现自己很难在读到高潮部分时停下来,常常是意犹未尽,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卷。这种强大的“钩子”效应,充分证明了作者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更是一位掌握了叙事艺术的大师。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历史研究,转化成了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巨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