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定价:198.00元
作者:袁志良 骆雪峰 韩保健 刘汉良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49868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四篇,20章。*篇介绍了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和土壤情况。第二篇系统介绍了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珍惜濒危植物以及各类资源植物,分析了各类植物区系成分和组成特点,探讨了植被、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的途径。第三篇介绍了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重点介绍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和习性。第四篇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系统,*后从区域气候特点、生物区系组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特征等方面对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袁志良,河南省植物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极小种群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生态学研究,在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等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环境保护部专题、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多项,近5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一级学报5篇),主编、副主编著作三部,参编教材两部,获发明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两项。
文摘
无
序言
无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还是挺让我意外的。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关于秦岭植物的“百科全书”,可以随手翻阅,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但实际阅读后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里面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数据和研究方法。书的后面部分,有专门的章节讲解如何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评估保护成效的指标。这些内容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可能非常有价值,但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就显得有些“高冷”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秦岭独特植物的“故事”,比如它们是如何演化来的,有哪些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或者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什么联系。虽然书中也提到了一些,但总体感觉是比较宏观和学术化的叙述,缺乏一些能够打动人心的细节和案例,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受众定位可能更偏向于专业领域。
评分作为一本关于自然保护区的书,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保护”的思考。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秦岭丰富的植物种类,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这些植物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作者们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导致植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从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到外来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一些旗舰物种和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里面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人工繁育、开展生态恢复项目等等。虽然书中没有提供太多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但这种基于科学研究的保护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可靠。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表面宣传的书,而是真正从科学研究出发,为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份扎实的参考。
评分刚入手一本关于秦岭植物的书,本来是冲着“自然保护区”这个名头去的,想着能了解一些稀奇古怪的山野植物,结果翻开后,感觉这书有点“意思”了。它不像是那种图文并茂、轻松科普的读物,更像是一份严谨的研究报告,文字量很大,而且很多术语都得查半天。书里详细描述了秦岭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比如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等,然后针对每一种森林类型,列举了它们主要的优势树种和伴生植物。我看到那些植物的拉丁学名,再结合它们的形态特征描述,感觉作者们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不过,对于我这种普通读者来说,光看文字描述,脑海里很难勾勒出植物的真实模样,要是配上一些高清的插图或者摄影作品,效果肯定会好很多。而且,书中对植物的划分和分类,也比较偏向学术化,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读起来有点吃力,总觉得像是要考试一样,需要反复对照着思考,才能勉强理解其中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参加了一场严肃的学术会议。作者们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他们在秦岭地区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比如,他们是如何设定调查样地,如何采集和鉴定植物标本,以及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这些都写得非常详细。我看到了很多图表和数据分析,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公式和计算,但能感受到他们工作的严谨和科学。书中也讨论了一些影响秦岭植物多样性的因素,比如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的影响等等,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建议。这些建议都很具体,有针对性,不像是一些空泛的口号。但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过于学术化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我更倾向于那种能够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知识普及开来的书籍,能够让我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评分这本关于秦岭的植物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多样性”这三个字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多少种植物,而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剖析这些植物是如何相互依存,又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环境的。书里提到了许多关于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竞争、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一些濒危植物的讨论,作者们不仅指出了它们面临的威胁,比如栖息地破坏、人为干扰等等,还详细阐述了保护这些物种的必要性和一些初步的保护策略。虽然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比较专业,但我能感受到作者们字里行间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珍视。它让我意识到,保护一片森林,不仅仅是保护那些参天大树,更是保护那些依附于树木生存的藤本、草本,甚至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生命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