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邮票上的林业史
:160.00元
售价:112.0元,便宜48.0元,折扣70
作者:吴静和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03861253
字数:
页码:2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邮票上的林业史》是以邮品为媒介传播林业发展知识。书中的邮品以邮票为主,兼有连票、小型张、小版张及封片等类。邮票素有“方寸之地,大干世界”、“人类文明的缩影”、“形象的百科全书”之称。同样小型张、封片等邮品也具有邮票的类似功能,加之其印刷发行单位多、幅面较广,对某些景物具有更广的寓意。《邮票上的林业史》中提供给读者观察、欣赏的邮品涉及林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生物、生态、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等。
序
引言
篇 邮票上的树木
1 邮票上的树木化石
2 邮票上的树木活化石
3 邮票上的古树
4 邮票上的裸子植物
5 邮票上的被子植物(一)
6 邮票上的被子植物(二)
7 邮票上的单子叶木本植物及其他树木
第二篇 邮票上的森林
8 邮票上的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9 邮票上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带常绿阔叶林
10 邮票上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半球森林
第三篇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
11 邮票上的远古先民依赖森林由采集渔猎生活走向农耕文明
12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3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作用
14 邮票上的古代木质车舟
15 邮票上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16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在古都汴城建设中的作用
17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为古代汉字书写提供竹木简
18 邮票上的中国古代森林经营利用、保护和破坏
第四篇 邮票上的森林经营和利用
19 邮票上的世界林业大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
20 邮票上的造林绿化(一)
21 邮票上的造林绿化(二)
22 邮票上的森林经营管理
23 邮票上的木材采伐、集材和运输
24 邮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一)
25 邮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二)
26 邮票上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建筑(一)
27 邮票上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建筑(二)
28 邮票上的经济林利用
第五篇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体系
29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
30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31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32 邮票上的森林景观与自然环境
33 邮票上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34 邮票上的森林旅游
35 邮票上的园林景观
36 邮票上的人居社区园林绿化
第六篇 邮票上的森林文化
37 邮票上的国旗及特定场合以树木为国家的象征
38 邮票上的象征祝福和纪念的树木
39 邮票上的木竹制品寄寓喜庆及有关的民俗民风
40 邮票上的民间日常生活用木竹制品
41 邮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画(一)
42 邮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画(二)
43 邮票上的竹及漆、藤等工艺品
44 邮票上的传统木竹玩具、体育娱乐用品及乐器
45 邮票上的茶文化
46 邮票上的盆景及以树木为对象的绘画作品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邮票上的裸子植物
因种子无果皮而得名,是地球上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在此之前的藻类和蕨类则都是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的。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年代久远,经历地质突变的次数多,有的被第三、四纪冰川绝灭的,有的因局部环境受冰川影响小甚至有的地方未受冰川影响,因而那里的森林保留下来了,其中有些孑遗植物,我们这里展示的树种中有一些就属此类树木,这些是一国乃至全球的珍稀树种。
裸子植物不仅古老,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群体,是我国森林的主要树种,全球约有30属,我国占20属,其中8属为我国特有。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约有850种,其种数仅为被子植物种数的0.3 6%,但却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带的中山至高山带组成大面积各类针叶林。裸子植物多数是针叶树,被认为比阔叶树更接近原始状态,该植物具有不包在子房内的种子。它树干端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由它组成的针叶林常作为优先采伐的对象,也是人们发展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
由各国、地区及联合国发行的树木邮票,其内容和设计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一般都含树冠、树干、枝叶、果实,或突出某一、二部分,这里选用有整个树形的(或是在票面上作底衬的)及放大的枝叶果,以便多方位认识树木。以下将收集到的中外裸子植物邮票参照《汉拉英中国木本植物名录》,按科属归类,注明属的拉丁学名。由于树木的生长,受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制约,同一科不同的属和种,都各有特性,因此,这里仅就属的通常认知作一简介,说明其生活习性(适应生存环境)、生态价值(防护作用、景观价值等)和经济价值(木材的利用、药用等),以增进人类与树木的亲近,和谐共处。对票面上可视的信息,只作个别解释。
4.1 树蕨
如前所述它是孑遗植物,桫椤科。它主要生长在幽暗、潮湿的密林中,主干细直无枝,头上顶着一轮叶尖下垂的羽状绿叶,大多数独株立于林下;树蕨的木质树干并不粗大,树高3~5m或7~8m不等。这种孑遗树种无花无果,一般也不从根部发芽,而是靠叶子背面特有的孢子繁殖,成熟后孢子随风在林间飘飞,在适合生长的地方,孢子内的“”、“”会自然结合,生根发育,长成一株独立的新树。因为其繁殖特殊,所有树蕨,不论大小都是孑然一身。邮票(图4-1),就是树蕨。
……
序
引言
篇 邮票上的树木
1 邮票上的树木化石
2 邮票上的树木活化石
3 邮票上的古树
4 邮票上的裸子植物
5 邮票上的被子植物(一)
6 邮票上的被子植物(二)
7 邮票上的单子叶木本植物及其他树木
第二篇 邮票上的森林
8 邮票上的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9 邮票上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带常绿阔叶林
10 邮票上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半球森林
第三篇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
11 邮票上的远古先民依赖森林由采集渔猎生活走向农耕文明
12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3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作用
14 邮票上的古代木质车舟
15 邮票上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16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在古都汴城建设中的作用
17 邮票上的古代林业为古代汉字书写提供竹木简
18 邮票上的中国古代森林经营利用、保护和破坏
第四篇 邮票上的森林经营和利用
19 邮票上的世界林业大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
20 邮票上的造林绿化(一)
21 邮票上的造林绿化(二)
22 邮票上的森林经营管理
23 邮票上的木材采伐、集材和运输
24 邮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一)
25 邮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二)
26 邮票上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建筑(一)
27 邮票上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建筑(二)
28 邮票上的经济林利用
第五篇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体系
29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
30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31 邮票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32 邮票上的森林景观与自然环境
33 邮票上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34 邮票上的森林旅游
35 邮票上的园林景观
36 邮票上的人居社区园林绿化
第六篇 邮票上的森林文化
37 邮票上的国旗及特定场合以树木为国家的象征
38 邮票上的象征祝福和纪念的树木
39 邮票上的木竹制品寄寓喜庆及有关的民俗民风
40 邮票上的民间日常生活用木竹制品
41 邮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画(一)
42 邮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画(二)
43 邮票上的竹及漆、藤等工艺品
44 邮票上的传统木竹玩具、体育娱乐用品及乐器
45 邮票上的茶文化
46 邮票上的盆景及以树木为对象的绘画作品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普通读者,我对《邮票上的林业史》这个书名感到十分好奇。在我的认知里,林业史往往是以文字和学术研究的形式呈现,而通过邮票来讲述,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创意的切入点。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来反映人类对森林认识的演变。例如,早期的邮票可能描绘着原始森林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自然资源的丰富;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或许会出现描绘大规模伐木、木材加工的邮票,这可能暗示着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的影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些关于森林保护运动的邮票,比如一些纪念重要的环保人士或环保事件的邮票,这会让我看到人类在意识到森林重要性后所做的努力。同时,我也想了解,不同国家在林业政策和实践上的差异,是否也能在邮票的设计和主题上有所体现?这本书,或许能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具艺术性的方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林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方向。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宏大叙事的作品。当我在书店里看到《邮票上的林业史》时,立刻被这个书名所吸引。邮票,这种小巧精致的方寸之间,承载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着国家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而“林业史”,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感,它关乎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关乎着生态的演变,关乎着文明的进程。将这两个看似不太搭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我实在太好奇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邮票来讲述林业的千年故事的。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画面:或许是古代中国关于林木采伐的古代绘画被印在邮票上,或许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邮票上留下的痕迹,又或者是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当下,各种珍稀树种和森林生态系统在现代邮票上得到展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以一种全新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去认识林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关于树木的生长和砍伐,更可能是关于资源的管理、技术的革新、政策的制定,甚至是文化和艺术的表达。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让那些承载着历史的邮票,为我一一揭开林业的神秘面纱。
评分我是一名对自然科学,特别是植物学和生态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思考历史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我们今天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的。林业,作为一个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其历史必然充满了值得探讨的故事。《邮票上的林业史》这个书名,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我的好奇。邮票,通常被看作是通信的媒介,但它更是一个国家形象和历史事件的浓缩。我想象这本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描绘古代森林景观的邮票,展示着早期人类如何与森林和谐共处,或者如何在早期文明中利用木材。也许,书中还会有关于殖民时期,新大陆森林被大规模砍伐的邮票,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更让我期待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林业研究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这些变化是否也能在后来的邮票设计中有所体现?比如,一些关于森林防火、植树造林、以及保护濒危树种的邮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看到林业发展背后隐藏的科学道理、社会变迁和人类的智慧。它不只是关于树木,更是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从历史中学习,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和艺术都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在闲暇之余,我喜欢翻阅一些能够提供独特视角和深度解读的历史书籍。《邮票上的林业史》这个书名,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在思考,邮票这种微缩的艺术品,如何在方寸之间承载如此厚重的历史信息。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林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通过精选的邮票,讲述不同时期人类对森林的认知和利用方式。比如,在古代,森林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资源,用于建筑、取暖,而其在邮票上的体现,或许是描绘壮丽的森林景观,或是与木材相关的生产活动。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林业可能与工业、经济紧密相连,邮票上可能就会出现描绘伐木、造纸、或木材加工的场景。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些与世界各地林业发展相关的特色邮票,它们或许能反映不同文化的审美取向,以及各国在林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同理念。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关于林业历史的探索,更是一次穿越时空、品味邮票艺术的独特旅程,让我有机会从视觉的享受中,获得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研究者。我一直认为,历史的细节往往藏匿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邮票,作为一种历史的载体,常常能以其小巧的尺寸,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当我在书店看到《邮票上的林业史》这本书时,我的眼前一亮。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记载的可能不仅仅是关于树木本身的成长和砍伐,更可能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管理其森林资源,如何利用林业来推动经济发展,甚至是如何将森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宣传。我猜想,书中或许会收录一些描绘古代皇家林苑的邮票,来展现皇室对森林的珍视;也可能有一些关于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伐木以支撑工业发展的邮票,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对森林过度开发的思考。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些反映中国林业发展历程的邮票,从古代的砍伐利用,到近现代的森林保护和生态恢复,这些历史性的变迁,如果能通过邮票的形式来呈现,那将是多么生动而富有启发的解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林业的历史,更是关于一个民族与自然互动,与时俱进的深刻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