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郵票上的林業史
:160.00元
售價:112.0元,便宜48.0元,摺扣70
作者:吳靜和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503861253
字數:
頁碼:28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郵票上的林業史》是以郵品為媒介傳播林業發展知識。書中的郵品以郵票為主,兼有連票、小型張、小版張及封片等類。郵票素有“方寸之地,大乾世界”、“人類文明的縮影”、“形象的百科全書”之稱。同樣小型張、封片等郵品也具有郵票的類似功能,加之其印刷發行單位多、幅麵較廣,對某些景物具有更廣的寓意。《郵票上的林業史》中提供給讀者觀察、欣賞的郵品涉及林業發展的方方麵麵,涵蓋生物、生態、曆史、經濟、社會、人文等。
序
引言
篇 郵票上的樹木
1 郵票上的樹木化石
2 郵票上的樹木活化石
3 郵票上的古樹
4 郵票上的裸子植物
5 郵票上的被子植物(一)
6 郵票上的被子植物(二)
7 郵票上的單子葉木本植物及其他樹木
第二篇 郵票上的森林
8 郵票上的寒溫帶針葉林和溫帶針闊葉混交林
9 郵票上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帶常綠闊葉林
10 郵票上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半球森林
第三篇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
11 郵票上的遠古先民依賴森林由采集漁獵生活走嚮農耕文明
12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在古代農業生産中的作用
13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對古代手工業發展的作用
14 郵票上的古代木質車舟
15 郵票上的古代木結構建築
16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在古都汴城建設中的作用
17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為古代漢字書寫提供竹木簡
18 郵票上的中國古代森林經營利用、保護和破壞
第四篇 郵票上的森林經營和利用
19 郵票上的世界林業大會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會議
20 郵票上的造林綠化(一)
21 郵票上的造林綠化(二)
22 郵票上的森林經營管理
23 郵票上的木材采伐、集材和運輸
24 郵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一)
25 郵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二)
26 郵票上的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一)
27 郵票上的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二)
28 郵票上的經濟林利用
第五篇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體係
29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
30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保護
31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建設
32 郵票上的森林景觀與自然環境
33 郵票上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34 郵票上的森林旅遊
35 郵票上的園林景觀
36 郵票上的人居社區園林綠化
第六篇 郵票上的森林文化
37 郵票上的國旗及特定場閤以樹木為國傢的象徵
38 郵票上的象徵祝福和紀念的樹木
39 郵票上的木竹製品寄寓喜慶及有關的民俗民風
40 郵票上的民間日常生活用木竹製品
41 郵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畫(一)
42 郵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畫(二)
43 郵票上的竹及漆、藤等工藝品
44 郵票上的傳統木竹玩具、體育娛樂用品及樂器
45 郵票上的茶文化
46 郵票上的盆景及以樹木為對象的繪畫作品
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4郵票上的裸子植物
因種子無果皮而得名,是地球上早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的,在此之前的藻類和蕨類則都是孢子進行有性繁殖的。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年代久遠,經曆地質突變的次數多,有的被第三、四紀冰川絕滅的,有的因局部環境受冰川影響小甚至有的地方未受冰川影響,因而那裏的森林保留下來瞭,其中有些孑遺植物,我們這裏展示的樹種中有一些就屬此類樹木,這些是一國乃至全球的珍稀樹種。
裸子植物不僅古老,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群體,是我國森林的主要樹種,全球約有30屬,我國占20屬,其中8屬為我國特有。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生存的裸子植物約有850種,其種數僅為被子植物種數的0.3 6%,但卻分布於世界各地,特彆是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和帶的中山至高山帶組成大麵積各類針葉林。裸子植物多數是針葉樹,被認為比闊葉樹更接近原始狀態,該植物具有不包在子房內的種子。它樹乾端直、材質優良、齣材率高,由它組成的針葉林常作為優先采伐的對象,也是人們發展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
由各國、地區及聯閤國發行的樹木郵票,其內容和設計風格各不相同,但是一般都含樹冠、樹乾、枝葉、果實,或突齣某一、二部分,這裏選用有整個樹形的(或是在票麵上作底襯的)及放大的枝葉果,以便多方位認識樹木。以下將收集到的中外裸子植物郵票參照《漢拉英中國木本植物名錄》,按科屬歸類,注明屬的拉丁學名。由於樹木的生長,受所在地自然條件的製約,同一科不同的屬和種,都各有特性,因此,這裏僅就屬的通常認知作一簡介,說明其生活習性(適應生存環境)、生態價值(防護作用、景觀價值等)和經濟價值(木材的利用、藥用等),以增進人類與樹木的親近,和諧共處。對票麵上可視的信息,隻作個彆解釋。
4.1 樹蕨
如前所述它是孑遺植物,桫欏科。它主要生長在幽暗、潮濕的密林中,主乾細直無枝,頭上頂著一輪葉尖下垂的羽狀綠葉,大多數獨株立於林下;樹蕨的木質樹乾並不粗大,樹高3~5m或7~8m不等。這種孑遺樹種無花無果,一般也不從根部發芽,而是靠葉子背麵特有的孢子繁殖,成熟後孢子隨風在林間飄飛,在適閤生長的地方,孢子內的“”、“”會自然結閤,生根發育,長成一株獨立的新樹。因為其繁殖特殊,所有樹蕨,不論大小都是孑然一身。郵票(圖4-1),就是樹蕨。
……
序
引言
篇 郵票上的樹木
1 郵票上的樹木化石
2 郵票上的樹木活化石
3 郵票上的古樹
4 郵票上的裸子植物
5 郵票上的被子植物(一)
6 郵票上的被子植物(二)
7 郵票上的單子葉木本植物及其他樹木
第二篇 郵票上的森林
8 郵票上的寒溫帶針葉林和溫帶針闊葉混交林
9 郵票上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帶常綠闊葉林
10 郵票上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半球森林
第三篇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
11 郵票上的遠古先民依賴森林由采集漁獵生活走嚮農耕文明
12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在古代農業生産中的作用
13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對古代手工業發展的作用
14 郵票上的古代木質車舟
15 郵票上的古代木結構建築
16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在古都汴城建設中的作用
17 郵票上的古代林業為古代漢字書寫提供竹木簡
18 郵票上的中國古代森林經營利用、保護和破壞
第四篇 郵票上的森林經營和利用
19 郵票上的世界林業大會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會議
20 郵票上的造林綠化(一)
21 郵票上的造林綠化(二)
22 郵票上的森林經營管理
23 郵票上的木材采伐、集材和運輸
24 郵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一)
25 郵票上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二)
26 郵票上的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一)
27 郵票上的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二)
28 郵票上的經濟林利用
第五篇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體係
29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
30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保護
31 郵票上的森林生態係統建設
32 郵票上的森林景觀與自然環境
33 郵票上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34 郵票上的森林旅遊
35 郵票上的園林景觀
36 郵票上的人居社區園林綠化
第六篇 郵票上的森林文化
37 郵票上的國旗及特定場閤以樹木為國傢的象徵
38 郵票上的象徵祝福和紀念的樹木
39 郵票上的木竹製品寄寓喜慶及有關的民俗民風
40 郵票上的民間日常生活用木竹製品
41 郵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畫(一)
42 郵票上的木雕及木版畫(二)
43 郵票上的竹及漆、藤等工藝品
44 郵票上的傳統木竹玩具、體育娛樂用品及樂器
45 郵票上的茶文化
46 郵票上的盆景及以樹木為對象的繪畫作品
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我是一個對曆史和藝術都有一定瞭解的愛好者。在閑暇之餘,我喜歡翻閱一些能夠提供獨特視角和深度解讀的曆史書籍。《郵票上的林業史》這個書名,立刻就勾起瞭我的興趣。我一直在思考,郵票這種微縮的藝術品,如何在方寸之間承載如此厚重的曆史信息。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從林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入手,通過精選的郵票,講述不同時期人類對森林的認知和利用方式。比如,在古代,森林可能更多的是一種資源,用於建築、取暖,而其在郵票上的體現,或許是描繪壯麗的森林景觀,或是與木材相關的生産活動。到瞭近代,隨著科技的發展,林業可能與工業、經濟緊密相連,郵票上可能就會齣現描繪伐木、造紙、或木材加工的場景。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一些與世界各地林業發展相關的特色郵票,它們或許能反映不同文化的審美取嚮,以及各國在林業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不同理念。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關於林業曆史的探索,更是一次穿越時空、品味郵票藝術的獨特旅程,讓我有機會從視覺的享受中,獲得對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研究有濃厚興趣的業餘研究者。我一直認為,曆史的細節往往藏匿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郵票,作為一種曆史的載體,常常能以其小巧的尺寸,卻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當我在書店看到《郵票上的林業史》這本書時,我的眼前一亮。我立刻聯想到,這本書記載的可能不僅僅是關於樹木本身的成長和砍伐,更可能是關於一個國傢如何管理其森林資源,如何利用林業來推動經濟發展,甚至是如何將森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來宣傳。我猜想,書中或許會收錄一些描繪古代皇傢林苑的郵票,來展現皇室對森林的珍視;也可能有一些關於工業革命時期,大量伐木以支撐工業發展的郵票,這其中可能包含著對森林過度開發的思考。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一些反映中國林業發展曆程的郵票,從古代的砍伐利用,到近現代的森林保護和生態恢復,這些曆史性的變遷,如果能通過郵票的形式來呈現,那將是多麼生動而富有啓發的解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林業的曆史,更是關於一個民族與自然互動,與時俱進的深刻記錄。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普通讀者,我對《郵票上的林業史》這個書名感到十分好奇。在我的認知裏,林業史往往是以文字和學術研究的形式呈現,而通過郵票來講述,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創意的切入點。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通過不同國傢、不同時期的郵票,來反映人類對森林認識的演變。例如,早期的郵票可能描繪著原始森林的壯麗景象,象徵著自然資源的豐富;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或許會齣現描繪大規模伐木、木材加工的郵票,這可能暗示著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的影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一些關於森林保護運動的郵票,比如一些紀念重要的環保人士或環保事件的郵票,這會讓我看到人類在意識到森林重要性後所做的努力。同時,我也想瞭解,不同國傢在林業政策和實踐上的差異,是否也能在郵票的設計和主題上有所體現?這本書,或許能以一種更加直觀、更具藝術性的方式,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林業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在環境保護方麵所麵臨的挑戰和未來的方嚮。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題材的書籍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切入,展現宏大敘事的作品。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郵票上的林業史》時,立刻被這個書名所吸引。郵票,這種小巧精緻的方寸之間,承載的往往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記錄著國傢的變遷、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發展,甚至是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而“林業史”,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厚重感和曆史感,它關乎著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關乎著生態的演變,關乎著文明的進程。將這兩個看似不太搭界的元素結閤在一起,我實在太好奇瞭,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郵票來講述林業的韆年故事的。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畫麵:或許是古代中國關於林木采伐的古代繪畫被印在郵票上,或許是西方工業革命時期,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在郵票上留下的痕跡,又或者是在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當下,各種珍稀樹種和森林生態係統在現代郵票上得到展現。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穿越時空,以一種全新的、充滿視覺衝擊力的方式,去認識林業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僅是關於樹木的生長和砍伐,更可能是關於資源的管理、技術的革新、政策的製定,甚至是文化和藝術的錶達。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讓那些承載著曆史的郵票,為我一一揭開林業的神秘麵紗。
評分我是一名對自然科學,特彆是植物學和生態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經常會思考曆史的發展是如何影響我們今天對自然資源的認知和利用的。林業,作為一個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領域,其曆史必然充滿瞭值得探討的故事。《郵票上的林業史》這個書名,從一開始就引起瞭我的好奇。郵票,通常被看作是通信的媒介,但它更是一個國傢形象和曆史事件的濃縮。我想象這本書中,可能會齣現一些描繪古代森林景觀的郵票,展示著早期人類如何與森林和諧共處,或者如何在早期文明中利用木材。也許,書中還會有關於殖民時期,新大陸森林被大規模砍伐的郵票,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態危機。更讓我期待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林業研究的進步,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這些變化是否也能在後來的郵票設計中有所體現?比如,一些關於森林防火、植樹造林、以及保護瀕危樹種的郵票。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看到林業發展背後隱藏的科學道理、社會變遷和人類的智慧。它不隻是關於樹木,更是關於人類與自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從曆史中學習,以更好地麵對未來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