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测绘发展研究报告(2009)(含光盘)
定价:68.00元
售价:46.2元,便宜21.8元,折扣67
作者:徐德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097122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为我国测绘发展的本蓝皮书,除前言外,分综合篇、管理篇、信息化篇、科技与装备篇、地理信息产业篇五个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测绘工作取得的成绩、面对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记述和分析,汇集了大量测绘专家与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测绘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年,该蓝皮书特编写了《新中国测绘大事记》,将60年来测绘行业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按年份一一列出。
本蓝皮书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党组书记徐德明任主编,国家测绘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任副主编。
目录
前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测绘事业发展
综合篇
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加强基础测绘建设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强化测绘工作统一监管
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全面提升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大力加强测绘文化建设
我国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
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与新地理信息时代
测绘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从统计数据看测绘事业发展
对测绘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管理篇
抓好基础测绘重大项目建设
认真履行职能提升测绘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测绘法制建设
加强测绘人才工作 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高层次测绘与地理信息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
国外测绘法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信息化篇
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问框架
促进地理信息共享提升测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测绘和地理信息标准化发展战略有关问题思考
科技与装备篇
论测绘科技创新
我国测绘卫星的未来发展
测绘关键科学技术预测
测绘仪器国产化战略
——探讨如何创国际品牌
加速发展我国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制造业
地理信息产业篇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特质、策略初探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就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想了解报告中关于“测绘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这一章节。测绘工作,虽然是基础性的,但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09年,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十一五”规划背景下,测绘工作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比如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报告中是否列举了具体的测绘项目,它们是如何为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精准的空间信息支持的?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大型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都离不开精确的测绘数据。另外,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测绘工作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测绘工作在支撑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将科技的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
评分这本《中国测绘发展研究报告(2009)(含光盘)》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别致的,深蓝色封皮搭配金色的书名,很有历史厚重感,一看就是那种适合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打开目录,密密麻麻的章节标题,从宏观的政策法规到微观的技术应用,涵盖了测绘领域的方方面面,让人对过去一年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想象。特别是关于“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更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空间数据共享的挑战与机遇”等部分,这都是当下社会发展非常关注的热点,相信报告会提供不少有价值的分析和案例。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附带的光盘,这年头,再厚重的报告,没有配套的数字资源,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很好奇,光盘里会是详细的数据图表、案例分析,还是是一些演示软件或者相关的政策文件汇总?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无疑会大大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测绘行业了解不深但又对国家基础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充满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了解中国测绘领域最新动态的绝佳窗口。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绿色测绘”或者“低碳测绘”的章节,不知道在这个领域,中国在2009年又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实践,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仔细品味,却能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我最感兴趣的是报告中关于“测绘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部分。一个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2009年,中国测绘领域面临着怎样的技术革新和人才需求?报告中是否详细分析了现有的人才结构,包括数量、专业构成、年龄分布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报告是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来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素质的测绘人才?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高校测绘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以及行业内对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也想知道,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的测绘人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有一些合作项目或交流成果会被提及。对于我而言,了解一个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软实力”,往往比单纯的技术指标更能打动我。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中国测绘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未来,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重,纸质也相当不错,摸起来有质感,翻阅起来也比较舒服。我最关注的是报告中关于“国家测绘基准的维护与发展”这一部分。要知道,测绘基准是国家空间信息的基础,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2009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测绘基准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报告中是否深入探讨了新技术,比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大地基准测量的影响?我很好奇,报告会从理论到实践,详细解读国家测绘基准在这一年里的发展进程,是否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工程案例,比如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高精度测绘基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同时,我也想了解,在数据安全和保密方面,国家是如何加强对测绘基准的管理和保护的。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对国家基础测绘体系感兴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入了解的好机会。此外,报告中关于“遥感影像的应用与发展”的章节,也让我充满期待,尤其是在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能为我们提供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情愉悦。吸引我目光的是报告中关于“测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内容。我一直对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充满好奇,而测绘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科学技术,其创新成果的应用前景更是广阔。2009年,中国在哪些测绘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报告中是否详细介绍了这些创新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三维地理信息建模、室内定位技术等?更吸引我的是,这些科技成果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价值?我希望看到一些鲜活的案例分析,能够直观地展现科技创新在测绘领域的强大生命力。例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自然资源调查、应急响应等方面,新的测绘技术能否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能否为我展现中国测绘科技的勃勃生机,是我的阅读重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