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番茄野生資源 | 作者 | 趙淩俠著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13079787 | 齣版日期 | 2012-09-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番茄野生資源(精)》(作者趙淩俠)是對番茄資源的深入解讀。通過對各種類型番茄的基因、生長環境、生長特點等進行分析,讓讀者對番茄資源有一個全麵,深入的瞭解。《番茄野生資源(精)》適用於大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由番茄研究工作者,番茄愛好者參考使用。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1 概論 1.1 番茄産量及其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1.2 番茄的起源、傳播和遺傳多樣性 1.3 番茄分類地位和命名 1.4 番茄係統進化 1.5 番茄野生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存 1.6 番茄野生資源的生殖特性 1.7 野生種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作用2 細葉番茄(solanumpimpinelli folium) 2.1 細葉番茄的起源和分類 2.2 細葉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2.3 細葉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2.4 細葉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 2.5 細葉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潛力3 秘魯番茄(solanum peruvianum) 3.1 秘魯番茄的起源 3.2 秘魯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3.3 秘魯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3.4 秘魯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4 多毛番茄(solanum habrochaites) 4.1 多毛番茄的起源和分類 4.2 多毛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4.3 多毛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4.4 多毛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5 潘那利番茄ISolanum pennellli) 5.1 潘那利番茄的起源和分類 5.2 潘那利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5.3 潘那利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5.4 潘那利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6 剋梅留斯基番茄(solanum chmielewskii) 6.1 剋梅留斯基番茄的起源和分類 6.2 剋梅留斯基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6.3 剋梅留斯基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6.4 剋梅留斯基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7 小花番茄(solanum nero‘ickii) 7.1 小花番茄的起源和分類 7.2 小花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7.3 小花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7.4 小花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8 裏基茄(solanum sitie) 8.1 裏基茄的起源 8.2 裏基茄的生物學特性 8.3 裏基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8.4 裏基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9 智利番茄(Solanum chilee) 9.1 智利番茄的起源 9.2 智利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9.3 智利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9.4 智利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10 櫻桃番茄(solanum lycopeicum var.Cerasi,orme) 10.1 櫻桃番茄的起源、分布和生態環境 10.2 櫻桃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10.3 櫻桃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0.4 櫻桃番茄育種及在番茄育種中的應用11 契斯曼尼番茄(solanum cheesmaniae) 11.1 契斯曼尼番茄的起源 11.2 契斯曼尼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11.3 契斯曼尼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1.4 契斯曼尼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12 多腺番茄(solanum corneliomuelleri) 12.1 多腺番茄的起源 12.2 多腺番茄的生物學特性 12.3 多腺番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2.4 多腺番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13 類番茄茄(solanum lycopeicoides) 13.1 類番茄茄的起源 13.2 類番茄茄的生物學特性 13.3 類番茄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3.4 類番茄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14 鬍桃葉茄(solanum juglandi folium) 14.1 鬍桃葉茄的起源 14.2 鬍桃葉茄的生物學特性 14.3 鬍桃葉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4.4 鬍桃葉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15 赭黃茄(solanum ochranthum) 15.1 赭黃茄的起源 15.2 赭黃茄的生物學特性 15.3 赭黃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現狀 15.4 赭黃茄在番茄遺傳改良中的應用附錄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生命力的頑強,往往體現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裏。這本書的名稱,讓我聯想到無數關於植物如何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故事。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關於番茄野生資源的適應性進化,以及它們所展現齣的生命韌性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想象一下,在貧瘠的土壤、乾旱的氣候、或者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野生番茄是如何憑藉其獨特的生理機製和遺傳特性,頑強地繁衍下去的?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它們在抗逆性方麵的優異錶現,例如對水分脅迫、高溫高濕、或者土壤鹽堿化的耐受能力?我尤其關心,這些野生資源是否為我們揭示瞭植物應對環境壓力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們基因組中蘊藏的抗逆基因。這對於我們理解植物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以及如何通過育種改良來提升農作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部關於生命韌性的贊歌,它將帶領我走進那些充滿生命活力的未知世界,去感受自然界最深層的智慧。
評分我是一名普通的傢庭園藝愛好者,平常最喜歡在自傢的小陽颱上種種菜、種種花。番茄是我最常種的蔬菜之一,每次看著它們從一株小苗長成碩果纍纍的樣子,心裏就充滿瞭成就感。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感覺非常新穎,也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想象著,那些在野外自由生長的番茄,它們會有怎樣的形態?是像我們現在吃的番茄一樣圓潤飽滿,還是會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形狀和顔色?它們嘗起來會是什麼味道呢?是比我們現在吃的番茄更酸,還是更甜,亦或是有著我從未體驗過的特殊風味?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有趣的采集故事,或者關於野生番茄的傳說?我希望它能用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給我展示番茄的“前世今生”,讓我瞭解到,我們餐桌上習以為常的番茄,原來還有著如此豐富多彩的野生傢族。也許,這本書還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嘗試著去關注和保護那些生長在城市角落裏的野生植物,哪怕隻是在路邊發現一株不起眼的小野番茄,也能讓我感到一份與自然的親近。
評分作為一名對植物遺傳多樣性頗感興趣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挖掘野生種質資源潛力的文獻。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對書中關於番茄野生種質資源的分布、遺傳變異、以及它們在物種演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論述充滿瞭期待。我很好奇,究竟有哪些地理區域孕育瞭如此豐富的番茄野生資源?它們的遺傳背景和馴化番茄之間存在怎樣的聯係?書中是否會涉及到分子標記技術在鑒定和評價這些野生資源方麵的應用?比如,通過基因組學的方法,我們可以更精確地追蹤番茄的馴化路徑,理解哪些基因的改變賦予瞭它們更適閤人類需求的特性。同時,我也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野生番茄在應對氣候變化、病蟲害等挑戰方麵的潛力。或許,它們身上就攜帶著抵抗某種特定病原體的基因,或者擁有在極端乾旱環境下生存的能力。如果能深入瞭解這些,對於我們未來利用野生資源進行育種改良,構建更具韌性的農業體係,將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成為我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參考。
評分一本關於番茄野生資源的書,光是這個標題就勾起瞭我無限的遐想。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畫麵:廣袤無垠的荒野,陽光穿透層層枝葉,斑駁地灑在地麵上,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裏,卻孕育著生命力頑強的野生番茄。我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拂過臉頰的微風,聽到昆蟲的低語。這本書,在我看來,絕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大自然深處,通往生命起源的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人類馴化番茄的漫長曆史中,這些野生祖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是否隱藏著解決現代農業難題的鑰匙?例如,某些野生番茄是否擁有比我們熟悉的番茄更強大的抗病能力,或者更豐富的營養成分?也許,通過對這些野生資源的深入研究,我們能找到培育齣更健康、更具適應性的新品種番茄的方法,從而為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量。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寶藏的地圖,指引著我去探索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去發現那些被低估的價值。我期待著書中關於采集、分類、鑒定野生番茄的詳細描述,也期待著它能激發我對自然探索的熱情。
評分對於任何熱愛食材和烹飪的人來說,“風味”永遠是探尋的終極目標。這本書的標題,立刻觸動瞭我對“番茄風味”的深層好奇。我一直在思考,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番茄風味,是否就是番茄風味的全部?那些在原始環境中,經曆著風吹日曬,吸收著大地精華的野生番茄,它們又蘊含著怎樣獨特的風味密碼?書中是否會對不同野生番茄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特彆是那些影響風味的關鍵化閤物,比如揮發性有機物和糖酸比?我期待能瞭解到,在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哪些基因的變異塑造瞭番茄最原始、最純粹的風味特徵。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植物學,它更是關於味覺的探索,是關於找迴被現代農業工業化進程所稀釋的味道。如果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如何辨彆和品鑒不同野生番茄風味的信息,甚至是一些利用這些野生番茄進行創新烹飪的思路,那將是令人欣喜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風味形成的奧秘,並且能夠將這份對風味的追求,延伸到對自然多樣性的尊重和保護上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