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政30年
定價:98.00元
作者:李學舉
齣版社:中國社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87230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38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民政係統以鄧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國傢各個階段中心任務發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把民政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中去謀劃,把民政工作納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中去部署,把民政工作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總體布局中去推進,開闢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民政事業廣闊的發展道路。
民政工作的曆史源遠流長。在中國幾韆年的曆史沿革中,民政的一些基本職能及其主體業務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民政工作。 在30年的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順應深化改革新形勢、新要求,在實踐中繼承,在繼承中探索,在探索中開拓,不斷爭創傳統工作新優勢,使傳統的民政工作煥發齣新的生機活力,形成瞭富於時代氣息的工作新格局,實現瞭職能的新拓展和作用的新發揮。文章展示瞭傳統民政工作順應形勢變化賦予的新內涵,各項民政工作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取得的新變化,民政部門在改革開放中勇於開拓進取的新作為,民政工作核心職能在服務大局中的新拓展和新加強。
目錄
總論
篇 救災減災
章 災害概述
第2章 災害信息管理
第3章 救災準備
第4章 災害救助
第5章 綜閤減災
第6章 救災捐贈
第2篇 城鄉社會救助
第7章 重大災害救助
第8章 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
第9章 農村低生活保障
0章 農村五保供養製度
1章 城鄉醫療救助
第3篇 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章 村民自治
3章 城市居民自治
4章 城市社區建設
5章 農村社區建設
第4篇 社會組織管理
6章 社團管理
7章 基金會管理
8章 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
9章 涉外民間組織
第5篇 擁軍優撫安置
第20章 優待撫恤
第21章 烈士褒揚
第22章 優撫事業單位管理
第23章 軍隊離退休乾部安置管理
第24章 退役士兵和復員乾部接收安置
第6篇 社會福利
第25章 工作
第26章 雙擁工作
第27章 老年人社會福利事業
第28章 殘疾人社會福利事業
第29章 兒童福利事業
第30章 慈善事業
第31章 經常性社會捐助
第7篇 福利彩票
第32章 福利彩票發行管理
第8篇 社會事務
第33章 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
第34章 婚姻管理
第35章 殯葬管理
第36章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第37章 兒童收養
第38章 兒童涉外收養
第9篇 行政區劃與地名管理
第39章 行政區劃
第40章 地名管理
第41章 勘界
0篇 社會工作與誌願者服務管理
第42章 行政區域界綫管理
第43章 社會工作人纔隊伍建設
第44章 民政相關誌願者的組織和管理
1篇 政務公開與法製建沒
第45章 政務公開
第46章 民政法製建設
2篇 民政外事與涉港澳颱工作
第47章 國際交流與閤作
第48章 印支難民的接收與安置
第49章 涉港澳颱工作
3篇 民政事業的發展與規範化
第50章 民政各項業務經費和專項資金的籌集與使用
第5l章 民政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
第52章 民政教育培訓
第53章 民政科技和標準化工作
第54章 民政技能人纔隊伍職業化建設
第55章 民政信息化建設
4篇 機關建設
第56章 直屬機關黨的建設
第57章 倡廉建設
第58章 乾部隊伍建設
5篇 事業蝴社團發展
第59章 離退休乾部服務和管理工作
第60章 機關後勤服務
第61章 民政科研教育事業
第62章 民政管理事業
第63章 民政宣傳事業
第64章 民政部部屬社團
附錄
附錄一 全國老齡機構概況
附錄二 改革開放30年的重要統計
附錄三 民政部30年大事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散發齣的那種沉甸甸的曆史使命感是撲麵而來的。讀起來,我仿佛能感受到無數基層工作者在曆史轉摺點上默默耕耘的艱辛與不易。作者的筆觸雖然是學術性的,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是無法被冰冷的文字所掩蓋的。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差異性的關注。例如,書中對比瞭沿海發達地區與內陸欠發達地區在社會救助體係建設上的不同路徑和挑戰,揭示瞭區域發展不平衡對民政工作提齣的獨特難題。這種細緻入微的對比分析,使得讀者不會對“民政”工作産生一種刻闆的、統一的印象,而是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復雜性和因地製宜的必要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強迫我們跳齣宏觀敘事,去正視社會治理在具體執行層麵所麵臨的無數細枝末節的考驗。
評分《民政30年》這本書的厚重感和其中蘊含的時代變遷,著實讓人感到震撼。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書的,起初隻是齣於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好奇,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遠非一本簡單的曆史迴顧錄。書中的敘事風格非常紮實,仿佛帶著我親身走過瞭那三十年間的社會脈絡變遷。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體係構建的部分,作者似乎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捕捉到政策製定背後的復雜考量以及實際推行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現實阻力。比如,書中對特定年份福利政策調整的分析,不僅僅羅列瞭數據和文件,更深入探討瞭政策如何影響到韆傢萬戶的日常生活,那種細膩的筆觸,讓抽象的“民政工作”變得有血有肉。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社會保障體係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概念層麵,而是看到瞭其深層的結構和運行邏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多維度的視角,讓人得以從宏觀政策製定到微觀執行實踐的全景圖進行審視,非常值得那些希望深入瞭解中國社會發展曆程的讀者去細細品味。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期待值並不高,覺得這類總結性的官方著作難免會流於錶麵化和套話連篇。然而,《民政30年》在某些核心議題上的挖掘深度,卻大大超齣瞭我的預料。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成就,而是著重剖析瞭體製在應對社會快速轉型期所産生的“摩擦力”。比如,書中對“社會工作專業化”引入與傳統救助模式衝突的論述,就非常精彩地展示瞭新舊觀念交替時的內在張力。作者似乎沒有迴避改革過程中齣現的陣痛和反思,這使得整本書的論述更具說服力和曆史的厚度。閱讀它,就像是拿到瞭一份關於社會穩定器的內部說明書,能夠清晰地看到支撐社會正常運轉的那些看不見的、但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來的。對於希望理解當代中國社會韌性來源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不可替代的。
評分我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對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的個人興趣驅動,原本期望能讀到一些比較輕鬆的社會觀察或個人軼事,但《民政30年》給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它更像是一部官方的、係統性的編年史,結構組織得異常清晰,每一部分都像是精確切割的模塊,嚴格按照時間綫和職能劃分進行闡述。這種結構上的嚴謹性,固然保證瞭內容的完整性,但也使得閱讀過程略顯單調和枯燥,缺乏那種引人入勝的故事性。書中對流程的描述占據瞭相當大的比重,比如某個審批製度的設立、某個救助標準的製定,這些內容對於理解行政效率固然重要,但如果能穿插更多一綫工作者的口述曆史或者生動的案例,或許能更好地平衡學術的深度和閱讀的趣味性。總而言之,它是一部非常“硬核”的專業讀物,更適閤作為研究資料來查閱,而不是作為放鬆時的休閑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怎麼說呢,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漫長的、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學術考察。它的文字密度非常高,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嚴謹的論證和詳實的資料支撐,絲毫沒有那種為瞭迎閤大眾閱讀習慣而進行的簡化或煽情處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或爭議性議題時所展現齣的冷靜和客觀。舉個例子,書中對於特定時期慈善事業發展模式轉型的論述,就清晰地梳理瞭其內在驅動力和外部環境影響,引用瞭大量官方統計數據和內部報告,使得整個論證過程無懈可擊。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可能需要反復閱讀纔能完全消化其中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邏輯鏈條,但對於那些對公共管理、社會學研究感興趣的人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它不是一本可以用來消遣的書,更像是一本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隨時可以從中提取齣精準的曆史事實和成熟的理論框架。那種求真務實的態度,是很多同類題材作品所欠缺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