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畅销书籍 心理学 正版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美] 理查德`鲁尼

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畅销书籍 心理学 正版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美] 理查德`鲁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统计
  • 统计学
  • 心理学
  • 研究方法
  • 数据分析
  • SPSS
  • 行为科学
  • 实验设计
  • 教材
  • 鲁尼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19992
商品编码:2978616091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畅销书籍 心理学 正版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 开本:
作者: 理查德`鲁尼恩,林丰勋 页数:
定价: 48.00元 出版时间: 201-01
ISBN号: 978711521999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1
商品类型: 印次:
插图 目录 内容提要

本书是美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理查德鲁尼恩(Richard P.Runyon)等著的《心理统计》(第9版)的精编本。
全书共13章,开篇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紧接着对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相关、回归分析等描述统计作了详细阐释,后对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非参数显著性检验等推论统计也作了深入的讲解。
本书的*特点在于注重理论性与工具性的平衡。既对心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隐含在复杂统计背后的心理统计思想。同时又结合实例,对于统计原理、公式的应用场合和步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便于学生应用。其次,本书内容选择详略恰当,论述通俗易懂,既消除学生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恐惧感和枯燥感,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本书的章节结构也颇具特色。每一章的结束部分都有一个“整合”,作者在此处会用一个例子将本章所讲内容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每章的后部分,会用小结的方式将本章所讲内容加以总结,并将本章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单独列出,让学生检验自己对本章基本概念的掌握。此外,每章还专设各种有针对性的模拟练习题。通过这些模拟练习题,读者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对心理统计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验和提高自己利用心理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无论是对心理统计学的初学者,还是对已经学过又欲进一步提高心理统计学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人,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

编辑推荐 作者介绍

【美】理查德鲁尼恩(Richard P.Runyon),他的一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他本科毕业于杜尔大学,博士毕业于耶鲁大学,曾是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学院的研究员。在职业生涯的鼎盛时期,他担任纽约长岛大学在布鲁克威尔的C.W.邮政学院的心理系系主任兼科学学院院长。他在心


认知行为疗法:原理与实践(第11版) 作者: 亚伦·贝克,朱迪丝·贝克 译者: 张华,李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页数: 780页 定价: 128.00元 ISBN: 978-7-03-078901-2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领域的权威性、经典性著作的最新修订版。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循证的、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空前的验证和推广,被公认为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进食障碍等多种心理障碍的一线选择。本书汇集了创始人亚伦·贝克及其女儿朱迪丝·贝克的最新临床经验、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研究生以及对循证实践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操作性的指南。 理论基石与核心概念的深化阐述 第11版在继承了认知疗法(CT)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对核心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重申和拓展。书中详细解释了认知模型的三个层次: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s)、中间信念(Intermediate Beliefs)(包括规则、假设和态度)以及核心信念(Core Beliefs)。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临床案例,阐释了这些认知结构如何形成、如何影响情绪和行为,以及它们与早期生活经验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书特别关注了认知结构的“情境特异性”与“稳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不仅描述了如何识别和记录引发负面情绪的特定情境和相应思维,更深入探讨了如何追踪这些特定思维背后更深层次的、更具普遍性的核心信念(如“我不够好”、“我不可爱”)。 结构化治疗过程的精细指导 CBT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在于其结构性和目标导向性。本书将整个治疗过程划分为初期评估与建立治疗联盟、中期认知重构与行为实验、以及末期复发预防三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 在初期阶段,作者强调了建立治疗性联盟(Therapeutic Alliance)的重要性,认为高质量的联盟是成功实施CBT技术的前提。书中提供了如何清晰地向患者解释CBT模型、共同设定治疗目标以及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的具体方法。 中期核心技术详解与升级 本书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在对CBT关键技术的系统化介绍和深化。作者详细阐述了以下核心技术: 1. 苏格拉底式提问(Socratic Questioning): 摒弃了说教和直接灌输,提倡通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帮助患者自己发现其思维中的非理性成分、逻辑谬误和证据偏差。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提问脚本和场景模拟,以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患者。 2. 认知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 重点介绍了如何识别常见的认知扭曲(如“非黑即白思维”、“灾难化”、“以偏概全”等),并指导治疗师如何帮助患者建立更平衡、更适应性的替代性思维。 3. 行为技术(Behavioral Techniques): 详细介绍了行为激活(Behavioral Activation)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包括系统脱敏和洪水疗法)在焦虑症和恐惧症治疗中的精确操作流程。特别是针对强迫症(OCD)的反应阻止(Response Prevention)技术,给出了详尽的实施指南。 4. 核心信念工作(Working with Core Beliefs): 本版进一步优化了如何针对根深蒂固的核心信念进行系统性挑战,包括使用证据平衡表、历史证据回顾,以及如何通过经验性学习来修正内在图式。 针对特定障碍的定制化方案 本书超越了基础理论,提供了针对多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经过实证支持的CBT治疗方案。针对重度抑郁症(MDD),作者强调了情绪调节与动机重建的整合;针对惊恐障碍与广场恐惧症,详述了内感受暴露的细微差别和风险管理;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重点介绍了对“担忧”本身的担忧(元担忧)的干预。 此外,第11版新增了关于CBT在慢性疼痛管理、失眠(CBT-I)以及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应用章节,体现了CBT理论的广泛适应性。 面向未来的整合与整合性思维 在当前心理治疗领域思潮涌动的背景下,本书也探讨了CBT与其他疗法(如接纳与承诺疗法ACT、辩证行为疗法DBT)的潜在交叉点和互补性。作者强调,尽管CBT拥有坚实的实证基础,但优秀的临床实践要求治疗师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循证的适应性调整”。书中提出的“适应性阶梯模型”帮助治疗师决定何时需要保持纯粹的CBT结构,何时可以引入更具体验性的或接纳性的元素。 本书特色: 案例丰富: 包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临床场景的详尽案例分析,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工具和表格: 提供了大量可直接复印和使用的工作表、记录表格和自我监控工具。 治疗师自我反思: 穿插了对治疗师自身偏见、技术局限性的专业反思环节,促进临床技能的精进。 循证视角: 全面引用了最新的元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确保所有技术都基于最坚实的科学证据。 《认知行为疗法:原理与实践(第11版)》是每一位希望掌握当代心理治疗核心技术的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它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临床思维模式的塑造过程。阅读本书,将帮助您建立起一套系统、高效、富有同理心的治疗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统计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学生来说,一本好的统计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良师益友。我选择这本《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是出于对它口碑的认可,以及希望它能提供更前沿、更精炼的统计思想。我已经接触过一些其他的统计学书籍,有的过于理论化,有的则过于浅显,我希望这本能够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对统计学在不同心理学分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因为这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工具的普适性和局限性。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及一些最新的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让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准备开始我的毕业论文研究,统计学是我必须要攻克的难关。这本书的厚度让我有些望而却步,但封面上的“畅销”和“正版”字样,以及推荐语,都给了我一些信心。我并没有期望它能让我成为统计学专家,但至少希望它能在我进行数据分析时,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和理论支持。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软件操作的指导,比如SPSS或者R语言,因为很多时候,理论知识掌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涉及,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也注意到它是一本“导论”,这意味着它应该会涵盖心理统计学的主要分支和基础概念,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统计学是连接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桥梁,而一本好的统计学教材,则是搭建这座桥梁的关键。这本《心理统计导论(第9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的出版年份和“第九版”的标识,都说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经过多次迭代优化的成熟度。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从目录来看,就感觉涵盖了心理统计学的大部分核心内容,从描述性统计到推断性统计,从假设检验到各种分析方法。我希望书中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并且有详细的解答,这样我才能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找出自己的不足。毕竟,统计学这门学科,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

评分

在许多心理学研究生的书单里,“心理统计导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我选择这本第九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作者名声的信任,以及对“畅销”标签的好奇。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不是冰冷的公式堆砌,而是一种有条理的、引导性的讲解。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开始啃下每一章,但我浏览了一些例子,感觉作者在试图将抽象的统计概念与实际的心理学研究情境联系起来。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总觉得如果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有清晰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这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统计方法来解释心理现象。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找到一本既权威又易懂的教材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感,纯净的白色背景,醒目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可靠”。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感受到了它严谨的学术态度。书中的理论讲解似乎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统计方法。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假设检验的部分,我知道这是心理统计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比较吃力的地方。希望这第九版能在这一块提供更清晰、更易于理解的阐释。而且,作为一本畅销书籍,我相信它一定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被广泛的读者群体所认可,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成为我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我构建扎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