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9787105086412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97871050864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写 著
图书标签:
  • 新疆
  • 伊犁
  • 哈萨克族
  • 少数民族
  • 自治州
  • 地方志
  • 中国
  • 社会
  • 文化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ISBN:9787105086412
商品编码:297918161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定价:30.00元

作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写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1050864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0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录


笫一章 地理环境
 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候
  四、水文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生物资源
三、能 源
四、矿藏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分布
二、民族构成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地区
二、市县
三、基层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名胜
二、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节 历史沿革
一、远古至宋辽时期
二、元明时期
三、清 代
四、民国时期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牧区社会主义改造
三、城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成立
二、自治县、民族乡的成立
三、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析置成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
一、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二、自治州人民
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不断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
第四章 农业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 伊犁屯垦
后记
修订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西南边陲的歌与舞》 本书深入探访了中国西南部地区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独特的文化景观、历史传承与当代生活图景。全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聚焦于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与习俗,以及现代社会变迁对这些古老文化带来的冲击与融合。 第一部分:山水间的古老回响——地理与生存智慧 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地理环境对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决定性影响。 滇西怒江峡谷的秘境探索: 详细记录了独龙族、怒族等族群在极端复杂地貌中的生存智慧。从他们利用藤蔓搭建的“溜索桥”到适应高山密林气候的传统耕作技术,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古老哲学。特别描述了独龙江流域特有的“独龙毯”编织工艺,这种用七彩木棉纤维制作的服饰,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其社会地位与审美的象征。书中收录了对当地多位老艺人的访谈记录,还原了他们对手工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困境。 黔东南喀斯特地貌上的水土精神: 聚焦于侗族和苗族聚居区。对于侗族,重点剖析了他们以“鼓楼”和“风雨桥”为核心的宗族议事与社交结构。这些木结构建筑群,不仅是工程学上的奇迹,更是侗族“萨玛文化”和公德意识的载体。我们考察了位于黎平肇兴侗寨的鼓楼群,分析了其建筑形制如何反映了族群内部的等级与秩序。对于苗族,则着重于其支系繁多的服饰体系。书中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对比分析了雷山、榕江、镇远等地苗族服饰在银饰的纹样、刺绣的针法(如盘绣、堆绣)上的地域性差异,并探讨了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迁徙历史与神话传说。 川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描述了凉山彝族“毕摩”文化及其对自然崇拜的体现。通过对“火塘”这一家庭中心仪式的细致观察,阐释了彝族社会结构、祭祀流程与宇宙观的内在关联。书中特别记录了一次深入彝族村寨的“祭山”活动,详尽记录了毕摩诵读的经文片段和祭祀用品的准备过程,力求展现其宗教仪式的原生态面貌。 第二部分:流动的历史——仪式、艺术与口述传承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其艺术形式如何承载历史记忆。 藏区牧歌的变奏: 叙述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记录了牧民的转场生活。重点解析了藏族“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承现象,采访了数位仍在进行“史诗说唱”的民间艺人,对比了不同地区对史诗不同段落的演绎差异,并探讨了在数字化时代下,这种口述传统的记录与保护工作。同时,本书还对藏区寺院壁画的风格演变进行了梳理,对比了拉萨、昌都等地壁画在色彩运用和题材选择上的地域特色。 壮族的歌圩与铜鼓的秘密: 重点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关于“歌圩”这一传统社交场合的活力与功能。书中描绘了青年男女如何通过即兴对歌来表达情感、评判智慧。此外,对古代壮族遗留下来的青铜鼓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鼓面上的太阳纹、人物舞蹈纹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解读其在古代社会中可能扮演的礼仪角色。 白族的“本主”信仰与三塔的永恒: 集中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了对白族“本主”信仰体系的梳理,即对地方保护神祇的崇拜外,本书还对大理三塔(崇圣寺三塔)的建筑历史和宗教象征意义进行了独立的考察,将其置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语境下进行解读。 第三部分:新时代的交响——融合与身份认同 本部分关注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进程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 教育与身份的张力: 探讨了双语教育政策在实际推行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对几所民族中学的跟踪观察,记录了学生们在学习普通话和本民族语言之间的认知冲突,以及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书中采访了多位在外求学后返乡的年轻一代,他们如何试图将现代知识与传统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旅游开发与文化异化: 审视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以某个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村寨为例,分析了当生活习俗被包装成“表演”时,原住民在经济收益与文化真实性之间所做的艰难抉择。书中并未简单批判,而是力求呈现出一种复杂、多维度的生活现实。 当代艺术的本土回响: 介绍了西南地区新一代艺术家,如画家、独立电影人,他们如何运用当代艺术语言来表达对本民族历史创伤、精神家园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例如,关注一位使用传统矿物颜料创作的纳西族画家,及其作品中对纳西东巴文字的抽象重构。 全书旨在提供一个立体、有温度的西南少数民族群像,避免了传统人类学研究中常见的“猎奇”视角,强调其文化在面对当代性时的内在韧性与创造力。本书包含大量田野调查笔记、详尽的民族志数据和丰富的实地摄影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也让我对伊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不仅仅提到了当地的农牧业,还触及了矿产资源、旅游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伊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现代化的发展。这种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是许多地区都在努力探索的课题,而伊犁似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评分

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文化的部分深深吸引。了解一个地方,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它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书中细致地介绍了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那些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艾德莱斯绸,不仅仅是蔽体之物,更是民族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结晶。还有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我想象着在寒冷的冬夜,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炉火旁,听着主人讲述古老的传说,品尝着香醇的奶茶,那种温暖和亲切,是任何现代的舒适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伊犁哈萨克的历史变迁也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从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到近代各种历史事件的交织,伊犁地区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中穿插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他们或是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或是在时代洪流中默默奉献,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我了解到,伊犁并非仅仅是自然风光绝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窗口,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初步但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部关于自然、人文、历史和发展的百科全书。尽管我对书中的一些细节还想深入了解,但总体而言,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伊犁的浓厚兴趣,也让我对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这本《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特别是其独特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丽的山川风光。天山山脉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州境,巍峨的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而那些碧绿如玉的草原,则像是铺在大地上的柔软绒毯,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书中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我仿佛能听到牧羊人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草地的温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