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思维导图法基础实务(入门篇) | 作者 | 孙易新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8117706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以基础实务为主轴,以*基础、*简单易学的方式来呈现内容,适合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法的初学者,作为他们迈入思维导图世界的一本学习指南。在书中许多手绘的思维导图中,作者加上了若干文字框的解析、说明,帮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为何会以此种方式绘制呈现。思维导图法是一种侧重“技法”的学问,勤加练习是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本书时,你可以亲自动手、动脑,感受学习成长的乐趣与思维导图法的奥妙。 思维导图法不仅被运用在生活、职场(如决策、企划、创意提供等)和教学(如教授课程)上,在英国,它更是学校评估学生学习和知识管理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 |
| 作者简介 | |
| 孙易新,全球首位英国博赞中心(BuzanCentres)的华人讲师,将思维导图法引进华人世界的人。近二十年来为推广思维导图法不遗余力,除教学之外,著有思维导图法相关著作二十余册,并有多本译著。出版的著作有:《思维导图应用宝典》《思维导图:提升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
| 目录 | |
| 出版缘起 / 1 Part Ⅰ 思维导图法的基础 1. 成功的人生 / 2 2. 什么是思维导图法 / 5 3. 思维导图法的功能 / 8 4. 神奇大脑的思维能力 / 14 5. 记忆的原则:SMASHIN´SCOPE / 17 6. 学习曲线 / 26 7. 大脑的思考结构机制 / 31 8. 应用思维导图法迈向成功 / 36 9. 思维导图法的笔记规则 / 39 10. 从实践中学习 / 48 11.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 51 Part Ⅱ 实务运用——数据记录 12.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阅读效率 / 56 13. 杂志的重点整理 / 60 14. 理化科学的思维导图 / 63 15. 听演讲做笔记的技巧 / 66 16. 视觉图像会议记录 / 72 17. 电影欣赏 / 75 Part Ⅲ 实务运用——企划构思 18. 信函与文章草稿 / 78 19. 日记及行程规划 / 80 20. 采购清单 / 83 21. 准备演讲稿 / 86 22. 讲义大纲 / 90 23. 读书心得 / 92 24. 决策分析 / 95 25. 头脑风暴 / 99 26. 自我分析 / 102 27. 亲子沟通 / 104 28. 思维导图的色彩运用 / 106 29. 企划案 / 110 30. 社团、公司简介 / 117 Part Ⅳ 思维导图与人力资源实务运用专题研究 31. 从成人学习的观点来探讨 Mind Mapping ®在企业网络化教育训练中的应用/ 120 32. 知识工作者如何运用“思维导图(Mind Mapping )”进行生涯规划 / 138 33.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在组织学习中的角色 / 151 34. 运用思维导图(Mind Maps ®)提升知识管理效能 / 161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以基础实务为主轴,适合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法的初学者,作为他们迈入思维导图法世界的一本学习指南。 Ⅰ 根据思维导图法的基础理论架构,深入浅出地介绍左右脑的思维能力和思考结构机制,并通过举例说明,让你体会神奇大脑的学习、记忆和思考模式。要想善用大脑,首先就得了解它,并和它做朋友。 Ⅱ 以实际的生活、工作个案,让你掌握思维导图法的妙用,包括搜集信息并将信息储存到大脑的思维导图笔记技巧,以及将信息从大脑中提取的企划构思方式。 Ⅲ 根据全球教育培训的几个重要趋势,挑选外人力资源工作上较有帮助的几项专题,从中探讨思维导图的角色与功能。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新角度!我一直是个脑袋里塞满了各种想法、但又杂乱无章的人,常常是“想到”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在接触思维导图之前,我尝试过各种笔记方法,像是流水账一样的文字记录,或是零散的关键词罗列,结果往往是翻开笔记,脑袋里反而更乱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的大脑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地图,让我学会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想法、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清晰、有逻辑的整体。 我特别喜欢它介绍的那些基础实务操作,讲解得非常细致,从最基本的“中心主题”如何确定,到“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如何展开,再到如何运用“关键词”、“颜色”、“图像”来增强记忆和理解,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我。我记得书里有一个例子,讲的是如何用思维导图梳理一个复杂的项目计划,从最初的目标设定,到各项任务分解,再到资源分配和时间节点,整个过程在思维导图上清晰可见,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项目的脉络。而且,它强调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结合,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总觉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容易跑偏,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在发散中找到重点,如何在收敛中形成结论,这对于学习、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决策都太有用了。它不是那种看完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的书,而是真正能够融入我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实用工具。
评分评价三 我一直是个对知识吸收效率要求很高的人,但常常感觉自己虽然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东西,但总是“浅尝辄止”,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很难形成体系。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给我搭建了一个知识的“骨架”。它不仅仅是教授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思考和学习的方式。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觉得花个几小时就能学会个新技巧,但没想到,这本书的“基础实务”部分,让我深刻理解了思维导图的核心逻辑——连接、层级、中心化。 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可视化”我的思考过程。以前我写读书笔记,就是一段一段地把内容摘抄下来,看的时候还是会头晕,现在我尝试用思维导图来记录,把书中的核心概念放在中心,然后一层层地发散出相关的细节和论证。这种过程就像是在给我的大脑做一次“大扫除”,把那些杂乱的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书中对“视觉化表达”的强调,让我意识到,原来知识的呈现方式如此重要。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符号,甚至一些简单的插画,我发现自己不仅能更快速地记忆内容,还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这本书的“入门篇”做得非常到位,它让你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就看到了这项技能的巨大潜力,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学生,而是能够主动构建、整理、运用知识的学习者了。
评分评价二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挺模糊的,只知道好像是一种画图的方式,能帮助学习。但这本书的“基础实务(入门篇)”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很安心,毕竟我属于那种对新事物需要循序渐进的人。这本书没有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上手的部分开始,一点点地引导你进入思维导图的世界。我记得它在介绍“核心概念”的时候,用了非常贴切的比喻,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绘制原则”的讲解,比如“一词一条支”的原则,刚开始觉得有点死板,但真正按照这个原则去画了几次之后,才体会到它带来的好处:让每一条分支都直击核心,信息更加精炼,避免了信息的冗余和混乱。还有关于“颜色和图像运用”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用颜色和图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以及如何用,比如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简单的符号如何代替复杂的文字,这些细节上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是非常接地气的。我尝试着用它来梳理一些历史事件的脉络,以及一些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现原本看起来头绪万千的内容,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变得清晰多了。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让我看到了思维导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这本书没有给我造成“学不会”的压力,而是让我充满了“原来是这样!”的惊喜感,是一本真正能让我从零开始掌握一项实用技能的书。
评分评价四 作为一名长期在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的职场人,我深知信息过载和效率低下带来的困扰。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会议纪要,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项目,总感觉大脑像个运转过度的机器,疲惫不堪。这本书的“基础实务”内容,无疑给我带来了一股清流。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直击我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更高效地处理信息,更清晰地组织思路。从第一个章节开始,它就非常直接地引导我动手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逻辑结构”的讲解,它让我明白,思维导图不仅仅是画几条线和写几个字,更是一种逻辑思考的工具。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如何找出不同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清晰地呈现一个决策的利弊?这些在书中都有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尝试着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一个客户的反馈意见,原本杂乱无章的抱怨和建议,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瞬间就清晰地呈现出客户最关心的问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职场神器”。而且,它强调的“快速成型”和“易于修改”的特点,非常符合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以前写一份项目报告,可能需要反复修改,现在我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快速迭代,及时调整思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帮助。
评分评价五 我一直是个非常喜欢学习新事物的人,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瓶颈:学完一个知识点,总觉得像是一颗颗独立的珍珠,没有穿成一串项链。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法基础实务”正好解决了我的这个痛点。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速成”类书籍,而是非常扎实地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很快就理解了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中心辐射、层级结构。 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可视化表达”方面提供的具体指导。我以前总以为画思维导图就是随便画画,但这本书让我知道,每一个分支、每一个关键词、甚至每一个颜色,都承载着信息。它教我如何运用“图形化联想”,如何通过“简笔画”来代替冗长的文字,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记忆效率,还让我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讲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准备一次演讲,从最初的主题构思,到内容的组织、逻辑的铺陈,再到最后的结尾,整个过程在思维导图上清晰可见,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可以“驾驭”演讲一样。这本书的“入门篇”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给我带来“学不会”的挫败感,反而让我充满了“原来是这样!”的成就感。它不仅仅是在教我一项技能,更是在引导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思考和学习,让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在变得更加立体和有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