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Ⅴ)
定价:40.00元
作者:钱忠好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092353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4)》出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支持下、在研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作者重点围绕农地流转与农地增收、土地财政与地方的土地利用行为分析开展研究工作,本著作是对近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5)》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农地流转现状及其政策改进: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四省(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农地流转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基于苏、桂、鄂、黑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等内容。
目录
自序
1 中国农地流转现状及其政策改进
1.1 前言
1.2 基本情况介绍
1.3 农地流转现状及政策执行情况
1.3.1 农地流转程度
1.3.2 农地行政性调整情况
1.3.3 农地流转是否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1.3.4 农地流转是否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1.3.5 在农地流转中是否发挥引导和管理作用
1.3.6 农地流转是否让农民成为农地流转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
1.4 进一步的讨论
1.5 简要的研究结论
2 农地流转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
2.1 问题的提出
2.2 样本与数据描述性统计
2.2.1 数据来源
2.2.2 样本介绍与描述性统计
2.3 计量检验
2.3.1 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
2.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2.4 简要的研究结论
3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农户参与
3.1 引言
3.2 农地产权安全陸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农户参与:理论分析
3.2.1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业生产性效应
3.2.2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地交易价格效应
3.2.3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交易成本效应
3.2.4 小结
3.3 样本与数据
3.3.1 数据来源
3.3.2 样本介绍与描述性分析
3.4 计量检验.
3.4.1 模型选择及变量定义
3.4.2 结果与讨论
3.5 结论与政策启示
4 土地产权经历、产权情景对农民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土地产权经历、产权情景与产权感知:理论的考量
4.3 样本与数据
4.3.1 数据来源
4.3.2 样本介绍
4.3.3 不同省份产权经历、产权情景与产权安全感知:统计描述
4.4 计量模型及变量选择
4.4.1 模型选择
4.4.2 变量选择及预期影响方向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土地产权经历、产权情景对农民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
4.5.2 土地产权情景对不同类型农民产权安全感知的差异性影响
4.6 简要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4.6.1 研究结论
4.6.2 政策含义
5 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
5.1 引言
5.2 教育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理论分析
5.3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5.3.1 数据来源
5.3.2 样本介绍与统计描述
5.4 计量检验
5.4.1 模型选择及变量定义
5.4.2 结果与讨论
5.5 简要的研究结论
6 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
6.1 引言
6.2 农业补贴与农地流转:理论分析
6.3 样本与数据
6.3.1 调查时间及步骤
6.3.2 样本介绍与描述性分析
6.4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6.4.1 模型设定
6.4.2 估计方法和估计结果
6.5 简要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7 交易费用、农地流转与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
7.1 引言
7.2 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困境:实践探索与理论机理
7.2.1 实践探索
7.2.2 理论机理
7.3 交易费用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苏、桂、鄂、黑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7.3.1 数据来源及样本介绍
7.3.2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描述性证据
7.3.3 计量检验
7.4 结论与政策建议
8 农地流转中的作用:裁判员VS运动员?
8.1 问题的提出
8.2 样本与数据
8.2.1 数据来源
8.2.2 样本介绍与描述性统计
8.3 计量检验与讨论
8.3.1 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
8.3.2 不同干预方式对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的影响
8.3.3 稳健性检验
8.3.4 进一步讨论:在农地流转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8.4 简要的研究结论
9 如何有针对性地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
9.1 引言
9.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9.2.1 数据来源
9.2.2 样本描述
9.2.3 农地流转现状:村庄层面与农户层面
9.3 计量检验
9.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9.3.2 全国层面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
9.3.3 区域层面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
9.4 简要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10 征地制度、土地财政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
10.1 前言
10.2 农地非农化与征地制度
10.3 征地制度与土地财政
10.4 发展中国土地市场化的关键所在:征地制度改革与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并存
11 破解地方土地财政困境的路径选择研究
11.1 前言.
11.2 土地财政规模和土地财政依赖度测算:基本思路
11.2.1 土地财政规模.
11.2.2 土地财政依赖度.
11.3 土地财政依赖度:计算结果
11.4 土地财政依赖度:时空变化规律
11.5 破解地方土地财政困境的路径选择
11.6 简要的研究结论
12 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为何举步维艰?
12.1 引言
12.2 地方土地财政依赖与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行动逻辑
12.3 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计量检验
12.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12.3.2 模型设定及计量检验
12.3.3 进一步的讨论
12.4 简要的研究结论
13 地方土地财政依赖会推高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水平吗?
13.1 引言
13.2 土地财政对城市一级土地市场的影响:机理分析
13.3 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一级土地市场的影响:计量检验
13.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13.3.2 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率:散点图
13.3.3 模型设定及计量检验
13.4 简要的研究结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的农村土地问题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本书简直是填补了我的空白!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视角,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置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让我看到了制度变迁的深层动因和发展逻辑。书中对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影响以及改革的得失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让我对这一复杂议题有了清晰的脉络。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既注重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深度,大量的案例研究更是为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创新”部分的探讨,这部分让我看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活力和智慧。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作者提出的问题所启发,也在书中的论述中找到了解答的线索。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结构清晰,阅读体验非常好。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我过去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本书则以一种清晰而深刻的方式,勾勒出了其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作者在叙述过程中,非常注重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关照,使得土地制度的变迁不再是冰冷的政策条文,而是与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变迁紧密相连。书中对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具体内容、政策意图以及实际效果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让我能够理解制度背后的复杂性。我尤其赞赏书中对“创新”的探讨,这不仅仅是制度的调整,更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积极回应和探索。作者在引用大量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的论证严谨,逻辑清晰,语言也颇具学术魅力,读起来既能感受到学术的严谨,又不乏思想的启迪。对于想要全面了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其创新实践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心中国农村发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参考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在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回顾,更是一次对制度演进逻辑的深刻解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得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更加透彻和多元。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同时,也巧妙地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启示。书中涉及的案例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土地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关键节点,每个节点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揭示了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制度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复杂性和演进的动态性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理解。作者的学术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无论是史料的运用还是观点的论证,都显得非常扎实。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和制度创新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地读进去,并且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它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书中穿插了许多生动鲜活的案例,那些关于农民如何适应土地制度变化、如何在变化中寻找出路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也更加理解了制度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作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能够将枯燥的政策条文和学术理论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不仅仅关注宏观的制度层面,更深入到微观的个体层面,展现了不同群体在土地制度变迁中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让我对土地制度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制度背后的故事,看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努力和智慧。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特别是土地制度如何影响普通人生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它有故事,有温度,有深度。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下单的,没想到内容如此丰富,让我爱不释手。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梳理,简直像是一部史诗般的叙述。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成因以及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中国农村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描述,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现了土地制度变迁背后普通农民的命运起伏和他们的智慧与抗争。每一个案例都饱含着深情,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实的温度。作者的叙事风格也非常吸引人,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对土地制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并且被深深地吸引。这本书不仅给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引发了我对中国农村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农村问题、土地制度以及历史变迁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