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 吴鹏 臧晨阳 葛浩宇 姜琦 王海元 王强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 吴鹏 臧晨阳 葛浩宇 姜琦 王海元 王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鹏 臧晨阳 葛浩宇 姜琦 王海元 王强 著
图书标签:
  • 移动通信
  • 室内覆盖
  • 工程建设
  • 管理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5G
  • 4G
  • LTE
  • 无线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2697
商品编码:2982976444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

定价:99.00元

售价:64.4元,便宜34.6元,折扣65

作者:吴鹏 臧晨阳 葛浩宇 姜琦 王海元 王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54426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以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全流程顺序实施开展为视角,描述工程建设由始至终的全过程要求,可以让通信行业相关专业的人员熟悉和了解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内容,使相关人员能够从工程项目全局把控建设,减少项目建设的脱节现象,显著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本书以某前沿发达省份室内覆盖工程实际工作内容为样板,描述已经历多年的成熟的合理建设和管理要求经验,编制内容完全贴近实际工程建设情况,适用性高。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研究和分析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全流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建设要求以及工程管理办法。全书包括“室分工程建设全流程阶段要求指导”和“室分工程建设管理指导”两部分内容,专门针对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和管理指导,涉及工程建设所有阶段流程的环节说明,可以有效提高行业人员对整体项目的熟悉程度、项目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效率。

目录


章 室分工程启动阶段1
1.1 需求分析 1
1.2 可研 1
1.3 立项批复 2
1.3.1 立项批复流程 2
1.3.2 立项批复要求 2
第二章 室分工程规划设计阶段 3
2.1 项目规划 3
2.2.1 规划流程 3
2.2.2 规划原则方法 3
2.2.3 规划项目案例 9
2.2 站点勘察 18
2.3.1 勘察流程 18
2.3.2 勘察要求 19
2.3 系统方案设计 22
2.4.1 设计流程 23
2.4.2 设计要求 23
2.4 信源设计 27
2.5.1 设计流程 27
2.5.2 设计要求 27
2.5 传输设计 30
2.6.1 设计流程 30
2.6.2 设计要求 30
2.6 设计审核 34
2.7.1 方案审核流程 34
2.7.2 方案审核要求 35
2.7 设计评审及批复 47
第三章 室分工程实施阶段 49
3.1 工程项目招标 49
3.1.1 项目招标流程 49
3.1.2 项目招标要求 50
3.2 合同准备 50
3.2.1 合同签订流程 51
3.2.2 合同签订要求 51
3.2.3 合同模板 52
3.3 质量监督申报 86
3.4 配套物资请购 87
3.4.1 配套物资流程 87
3.4.2 配套物资要求 88
3.5 工程项目施工 89
3.5.1 安全施工管理 89
3.5.2 施工安装环境检查 96
3.5.3 施工安装前器件及材料环境检查 96
3.5.4 分布系统施工规范要求 96
3.5.5 机房、信源及配套施工规范要求 99
3.5.6 传输施工规范要求 100
3.5.7 开通调测流程要求 101
第四章 室分工程验收阶段 102
4.1 工程验收流程 102
4.2 施工安装工艺验收 103
4.2.1 信源设备安装验收 103
4.2.2 有源设备安装验收 104
4.2.3 无源器件安装验收 104
4.2.4 线缆布放验收 105
4.2.5 天线安装验收 110
4.2.6 标签 111
4.2.7 加电检查 113
4.3 工程初验 113
4.3.1 初验条件 113
4.3.2 信号源设备验收 154
4.4 工艺指标验收 154
4.4.1 驻波比测试 154
4.4.2 无源器件指标抽检 155
4.4.3 天线口输入功率测试 157
4.4.4 双通道功率平衡性测试 158
4.4.5 上行干扰测试 158
4.4.6 上行接收电平测试 159
4.5.1 测试环境要求 160
4.5.2 性能验收项目 160
4.5.3 公共信道 参考信号覆盖测试 160
4.5.4 业务信道性能测试 165
4.5.5 切换成功率测试 173
4.5.6 初验问题整改 176
4.5 工程试运行 176
4.7.1 试运行要求 176
4.7.2 试运行观察指标 176
4.7.3 试运行问题整改 177
4.6 工程终验 177
4.8.1 终验条件 177
4.8.2 终验内容和要求 177
第五章 室分优化阶段 178
5.1 室分网络优化流程 178
5.1.1 覆盖提升优化流程 178
5.1.2 质量提升优化流程 181
5.1.3 干扰整治优化流程 183
5.1.4 外泄处理优化流程 191
5.1.5 业务量优化流程 193
5.1.6 切换优化流程 197
5.2 室分网络优化测试方法 199
5.2.1 仪表介绍及其使用 199
5.2.2 任务配置 203
5.2.3 测试要求 222
5.2.4 室内外切换测试方法 224
5.2.5 网优建设项目2络网络验收测试规范 224
5.2.6 网优建设项目3络网络验收测试规范 228
5.2.7 网优建设项目WLAN验收测试要求和规范 235
5.2.8 网优建设项目4络验收测试要求和规范 242
5.3 网络优化参数配置 246
5.3.1 2络优化参数设置 246
5.3.2 3络优化参数设置 263
5.3.3 4络优化参数设置 289
5.3.4 WLAN网络优化参数设置 302
5.3.5 网络互操作参数设置 308
第六章 室分维护阶段 340
6.1 工程网络维护流程(作业计划) 340
6.1.1 巡检维护计划制定与审核流程 340
6.1.2 巡检工作流程 341
6.1.3 随工流程图 341
6.1.4 交维验收流程图 342
6.1.5 故障处理流程 343
6.1.6 投诉处理流程 343
6.1.7 应急通信保障流程 344
6.1.8 数据修改流程 344
6.1.9 专项工作任务流程 345
6.2 工程网络维护要求 345
6.2.1 无线设备维护要求(含机房巡检维护要求) 345
6.2.1.1 2络基站设备维护 346
6.2.1.2 3络基站设备维护 363
6.2.1.3 4络 基站设备维护 388
6.2.1.4 WLAN设备维护 412
6.2.2 配套设备维护要求 442
6.2.2.1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42
6.2.2.2 变压器运行与维护操作 447
6.2.2.3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50
6.2.2.4 发电机组设备运行与维护操作 454
6.2.2.5 直流电源设备运行与维护操作 459
6.2.2.6 UPS 的运行与维护操作 466
6.2.2.7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71
6.2.3 配套线路维护要求 474
6.2.3.1 线路维护人员技能要求 474
6.2.3.2光缆线路维护的主要方法 476
6.2.3.3 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定位 477
6.2.3.4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处理 481
6.2.3.5 线路维护中的安全生产要求 481
6.2.3.6 光缆线路维护日常整治 483
6.2.4 分布系统维护要求 484
6.2.4.1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处理 484
6.2.4.2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法简述 486
6.2.4.3 预防性维护的周期及维护内容 488
第七章 4G室分系统改造及多系统合路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4G室分系统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4G室分系统改造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1改造工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2改造场景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3室分改造点汇总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4G室分系统改造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1、合路器更换(增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2、增加天线点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3、移位天线点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4、无源器件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5、馈线增加(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6、电源、传输及信源增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7、4G新增链路(MIMO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室分技术展望 490
8.1光纤分布系统产品 490
8.1.1新型室分工程建设技术及设备分析比较 491
8.1.2建议适用场景 497
8.1.3 MDAS产品工程建设要点提示 497
8.1.4MDAS类产品透传WLAN覆盖方案 498
8.2 Small Cell覆盖产品 500
8.2.1 Femto的功能特点 500
8.2.2 Femto的关键技术参数 501
8.2.3 3络企业级Femto产品与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选择 504
8.2.4 3络企业级Femto产品与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案例 512
8.3 信号满格宝 516
8.3.1 信号满格宝的功能特点 516
8.3.2 信号满格宝的关键技术参数 517
8.3.3 信号满格宝电典型应用场景 518
8.4 深度覆盖小基站设备 525
8.4.1 灯杆站Easymacro AAU3240 525
8.4.2 ATOM 526
8.4.3室分用深度覆盖设备类型汇总 528
8.5 新型室内覆盖思路 528
8.5.1 场景分类及特点 529
8.5.2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分类 530
附录一 室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534
1. 管理建设总体原则 534
2. 管理职责 534
3. 合作单位区域划分 535
4. 项目立项管理 535
5. 项目分配管理 536
6. 项目设计与审批管理 536
7. 设备采购供应管理 536
8. 项目施工管理 536
9. 项目监理管理 537
10. 项目验收管理 537
附录二 工程建设合作单位考核办法 538
1. 集成商考核办法 538
2. 设计、监理考核办法 539
3. 设备供应商考核办法 540
专用术语注释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543

作者介绍


吴鹏,移动通信行业从业者、专家型领导,现任职位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1995年毕业后直接进入江苏省移动通信局、江苏移动工程建设部工作,长期从事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主导制定了多个移动通信工程建设规范和管理办法。历任淮安、南通、扬州分公司和江苏省公司工程建设分管领导,有丰富的通信工程建设实践管理经验。在其工作期间,洞悉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多次提出室分创新建设思路,并在江苏省内率先提出并实施立体网建设的新型室分覆盖方法,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发布于通信类核心期刊。

文摘


序言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与实践:从理论到部署》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聚焦于工程部署中的具体挑战与解决方案,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从方案设计到最终落地的全过程。本书特别关注了当前无线通信领域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方面,包括5G及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详解,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效可靠覆盖的工程策略。 第一部分:无线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演进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到当前的第五代(5G)乃至展望未来。重点将解析各代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特征、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衔接和演进。 通信原理 Revisited: 详细阐述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包括路径损耗、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信号强度的影响。我们将深入分析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典型多径衰落模型,并介绍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调制与编码技术: 深入讲解各种调制解调技术(如QPSK, 16QAM, 64QAM, 256QAM等)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同时,详细介绍信道编码技术,如卷积码、Turbo码、LDPC码等,以及它们在提高数据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多址接入技术: 详述FDMA, TDMA, CDMA, OFDMA等多种多址接入技术的原理和演进,特别是OFDMA在4G和5G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技术详解: 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深入剖析MIMO的原理,包括空间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等,以及其在提升信道容量和覆盖范围方面的关键作用。 波束赋形(Beamforming): 详细介绍数字波束赋形和模拟波束赋形的原理、实现方式及其在定向传输、干扰抑制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高频段(如毫米波)的应用。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 深入解释网络切片的概念、技术架构及在5G中如何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例如满足高带宽、低时延或海量连接的需求。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探讨边缘计算在降低时延、减少回传流量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与5G网络的协同优势。 软件定义网络(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阐述SDN和NFV如何革新传统网络架构,实现网络的灵活性、可编程性和自动化管理。 5G及未来通信标准: 介绍5G NR(New Radio)的关键特性,包括不同频段(Sub-6GHz, mmWave)的特点与挑战,以及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三大场景的定义与技术支撑。同时,对6G的潜在技术方向进行前瞻性探讨。 第二部分: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本部分将聚焦于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从需求分析到详细的工程方案制定,强调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最优的网络覆盖和性能。 需求分析与场景定义: 如何根据用户需求、业务类型、区域特点(如城市密集区、郊区、乡村、室内等)来定义网络覆盖目标和性能指标。 覆盖规划: 宏站、微站、皮站、飞站等多种站型的选择与部署策略: 分析不同站型的覆盖范围、容量、成本及适用场景,以及如何进行站型组合以实现经济高效的覆盖。 频率规划与信道分配: 阐述如何进行频率资源的有效分配,避免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确保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干扰分析与抑制: 深入分析各种干扰源(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外部干扰等),并介绍多种干扰抑制技术,包括参数优化、站间距规划、天线隔离度设计等。 室内覆盖技术: 详细探讨室内覆盖的挑战(如穿透损耗、多径效应、信号屏蔽等)以及各种解决方案,包括: DAS(分布式天线系统): 分路器、耦合器、功分器等器件的应用,不同DAS架构(如主动DAS、被动DAS)的特点。 RRU/RRH(远端射频单元/头): 与基带单元(BBU)分离部署的优势,如何实现灵活的站址选择和设备安装。 小基站(Small Cell): 微站、皮站、飞站等,其在补充覆盖、提升容量方面的作用,以及与宏站网络的协同。 Femtocell/Home NodeB: 针对家庭或小型办公环境的解决方案。 O-RAN(开放无线接入网)在室内覆盖中的潜在应用。 天线系统设计: 天线类型选择(如八木天线、偶极天线、微带天线等)、增益、方向图、极化方式的选择,以及多天线配置(如2x2 MIMO, 4x4 MIMO)的设计。 容量规划: 如何根据用户密度、话务模型、业务速率等因素来预测和规划网络容量,避免网络拥塞。 网络性能指标与优化: 详细介绍关键性能指标(KPIs),如覆盖率、连接成功率、掉线率、吞吐量、时延等,并阐述在设计阶段如何通过参数设置来保障KPIs。 第三部分:工程建设与实施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无线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操作环节,从站址勘察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最后的验收,强调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 站址勘察与评估: 宏基站站址选择: 考虑信号传播、地形地貌、电磁兼容、电源、传输、物业协调、环境影响等因素。 室内覆盖站址选择: 针对室内场景,需要评估建筑结构、墙体材料、楼层布局、用户密集区域、现有弱电系统等。 电源与传输接入: 各种供电方式(市电、UPS、发电机)、传输接口(光纤、铜缆)的规划与设计。 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网络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天线、馈线、电源设备等,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 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制定、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施工队伍管理: 资质审核、人员培训、现场作业规范。 施工技术要求: 天馈系统安装: 天线安装高度、倾角、方位角、馈线敷设、防水防雷措施。 基站设备安装: 机柜安装、设备连接、接地要求、温湿度控制。 传输线路敷设: 光缆/电缆的保护、标识、接续。 电源系统安装: 配电柜、UPS、电池连接。 设备调试与开通: 单验(单项测试): 设备硬件自检、软件配置、功能验证。 联调(集成测试): 基站与核心网、传输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 参数配置: 详细介绍基站各种参数的含义、取值范围及优化建议,如发射功率、接收门限、切换参数、软切换参数等。 工程验收: 技术验收: 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合同要求,对网络覆盖、容量、性能等进行全面测试。 安全验收: 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规定。 文档验收: 审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第四部分:网络优化与维护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无线网络在建成后的持续优化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网络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网络性能监测与分析: 利用专业的网管系统和测试工具,实时监测网络KPIs,分析网络运行状况,发现潜在问题。 网络优化策略: 覆盖优化: 调整天线参数(倾角、方位角)、增减站址、调整功率等,解决覆盖盲点或弱覆盖区域。 容量优化: 调整载波配置、上下行调度参数、负载均衡等,提高网络吞吐量和用户体验。 切换优化: 调整切换门限、切换滞后等参数,减少用户掉线和切换失败。 干扰排查与抑制: 定期进行干扰扫描,定位干扰源并采取措施消除。 室内覆盖优化: 针对室内覆盖问题,进行DAS参数调整、小基站优化、 Señalización优化等。 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设备巡检: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温湿度、电源等。 故障诊断与定位: 快速准确地找出设备故障、传输中断、参数配置错误等问题。 应急抢修: 制定并执行应急预案,快速恢复网络服务。 网络升级与演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新技术、新功能。 目标读者 本书适用于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网络规划与优化工程师、项目经理、运营商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工程建设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和科研人员。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 兼顾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可操作性。 聚焦前沿技术: 详细阐述5G及未来通信的关键技术。 系统性强: 从规划、设计、建设到优化的全流程覆盖。 注重细节: 在工程实施层面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拟补充): 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和指导性。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无线通信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方法,从而胜任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方面的详尽阐述,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在复杂的室内覆盖工程中,各种潜在风险层出不穷,从技术风险到管理风险,再到自然环境因素,都可能对项目造成严重影响。本书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室内覆盖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还针对每一种风险提出了详细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方法。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应急预案制定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风险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更主动地去识别和应对风险,而不是被动地去处理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在现场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指导作用简直是“雪中送炭”。过去,我们常常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施工的好坏,缺乏一套标准化的验收流程和质量评价体系。这本书却不一样,它详细地讲解了从天线安装、线缆布放、设备调试到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比如,在讲解天线安装时,书中不仅列出了角度、方向等参数,还强调了不同类型天线在不同环境下的安装注意事项,甚至连安装支架的材质选择和固定方式都有详细的说明,这让我感觉作者们确实是站在一线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细节。 更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最后的验收环节。它强调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建立质量检查点、实施过程监控、开展质量培训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书中提供的各种质量检查表和验收报告模板,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让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严谨。

评分

这本书对于项目收尾和后期维护的讲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工程建设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终结,后续的收尾工作和长期的维护管理同样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书详细介绍了项目收尾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包括工程验收、资料归档、合同结算等,并对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资料管理给出了详尽的指导,这为我今后的项目收尾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室内覆盖系统后期维护管理方面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维护的重要性,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室内覆盖系统的维护要点,并提出了如何建立有效的维护体系,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这让我能够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去审视问题,确保项目成果能够得到长期的保障和可持续的发展。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它对工程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深度剖析。在实际项目中,进度延误和成本超支几乎是难以避免的难题,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运用甘特图、关键路径法等工具进行进度跟踪和控制。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针对室内覆盖工程中常见的进度风险,例如设备到货延迟、施工受阻、隐蔽工程验收困难等,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案,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强调节约,而是通过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成本分解和核算,帮助项目经理识别潜在的成本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书中关于变更管理和索赔管理的章节,更是为我们处理工程变更和潜在的索赔纠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风险。

评分

这本书对于工程项目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探讨,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转型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来提升室内覆盖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程建设。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数据驱动决策的理念。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数据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收集和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来发现潜在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评分

在网络优化和性能提升方面,这本书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室内覆盖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体验,而这离不开精细化的网络优化。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室内覆盖场景下的网络优化方法,从信号覆盖均匀性、容量保障到干扰抑制,都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实践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用户感知”的重视,它不仅仅关注技术指标,更强调最终的用户体验,并提出了如何通过优化手段来提升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通话质量、数据速率等,这让我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网络优化工作。 此外,书中还对新兴的室内覆盖技术,如微基站、分布式天线系统(DAS)、Wi-Fi offload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前景和技术优势。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布局,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

这本书在合同管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论述,让我对工程项目的合规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室内覆盖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合同签署、条款约束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遵守,这些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导致项目停滞。本书详细讲解了合同的构成要素、主要条款的解读,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工程项目中的法律法规风险提示,让我能够对行业内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更全面的认识。例如,关于无线电频谱使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规定,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合规性管理的建议。这对于确保工程项目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对于新入行的工程管理人员来说,简直是一本“启蒙宝典”。它系统地讲解了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策划到后期运维,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清晰的指导。对于我这样刚刚接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能够通过一本书就建立起对整个工程流程的整体认知,避免了很多弯路。 书中避免了过于深奥的理论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将复杂的工程管理知识娓娓道来。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并且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项目管理核心要素”的总结,它清晰地指出了在室内覆盖工程管理中,哪些方面是最为关键的,从而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提升。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方面的实用建议。室内覆盖工程往往是一个多方协作的项目,涉及到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等多个参与方,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本书详细阐述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如何进行有效的会议管理,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书中关于团队建设和激励的章节,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它强调了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协同的工程团队,如何通过明确的职责划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执行效率。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更要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真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在项目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往,我们团队在面对复杂的室内覆盖工程时,常常会在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布线、网络优化等各个环节出现信息不对称、流程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甚至影响最终的网络质量。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系统地梳理了从项目启动到竣工验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实践建议。 书中关于项目启动阶段的详细论述,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如写字楼、商场、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等)的室内覆盖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项目需求定义、目标设定、风险评估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于用户需求分析和业务场景的定义,作者们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访谈、问卷、现场勘查等多种手段,精准捕捉用户的通信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工程指标。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后续的工程建设就会越顺畅,也越能保证最终的网络体验达到预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