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 作者 | 【美】倫道夫M.尼斯 【美】喬治C.威廉斯 |
| 定價 | 49.00元 | 齣版社 | 湖南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795038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炎?孕婦的“晨吐”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許多人小時候不愛吃青菜,長大之後就愛吃瞭?焦慮、抑鬱和精神疾病這麼糟糕,自然選擇為什麼留下瞭它們? 演化理論是人類理解自然規律的重大突破。人是演化的産物,人類健康的方方麵麵自然也遵循演化規律。主流生物醫學探究疾病的生理過程、分子機製,進而對癥、精準治療。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從演化的視角審視人體、疾病、衰老等健康議題, 彆開生麵,旁徵博引,啓發思考,對廣大普通讀者及專業人士都不無裨益。 “沒有演化之光,醫學的一切問題都無法得到理解。”讀過本書,相信你看待人體與疾病的眼光會有所不同,對演化理論也會有更深入的瞭解。 |
| 作者簡介 | |
| 喬治·C. 威廉姆斯:美國演化生物學傢。生前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生物學教授。由於其對演化生物學的貢獻,1999年與E.邁爾、J.M.史密斯榮膺“剋拉福德奬”。道金斯稱其為“美國受尊敬的演化生物學傢之一”。 倫道夫·M. 尼斯:醫生、演化生物學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演化與醫學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易凡:1946年入湘雅醫學院學習,現已退休,原湖南醫科大學(中南大學)學報副編審。 禹寬平:大學教師,遺傳學專業。 校者簡介 傅賀: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現在佐治亞大學海洋科學係從事微觀海洋學研究。之前譯有《消失的微生物》。 葉凱雄:康奈爾大學營養學博士,現在康奈爾大學生物統計和計算生物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嚮包括人類演化、飲食適應和個性化營養。 |
| 目錄 | |
| 目錄 章 疾病之謎 第2章 自然選擇産生的演化 第3章 感染病的體徵和癥狀 第4章 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 第5章 受傷 第6章 毒素:生生不息,無處不在 第7章 基因與疾病:缺陷、脫軌以及妥協 第8章 衰老是青春的代價 第9章 演化的曆史遺産 0章 文明病 1章 過敏反應 2章 癌癥 3章 性與生育 4章 精神病是病嗎 第 15章 醫學的演化 注釋 再版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我們為什麼會衰老?我們為什麼疼痛?我們為什麼會嘔吐? 這是近50年來在生物醫學領域裏寫的很重要的一本書……關於我們的身體為什麼這樣對創傷和疾病作齣反應的有說服力的探索。大多數人都知道達爾文學說,但是現在,在一個新的考察進化論和醫學的領域裏,尼斯和威廉斯博士指齣疾病的許多方麵不過是演化過程的副作用。事實上,人類和他們的敵人——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之間不斷的戰爭——確實是一場進化史中的軍備競賽。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是《*推動叢書》生命係列其中之一,讀這本書總能發齣“啊,居然是這樣?”“太神奇,20年前的預測成真瞭!”的驚嘆,讀完抑製不住想要推薦給更多人。強烈推薦給醫學工作者、關心孩子健康的父母們閱讀。 2018年新版的《*推動叢書》全新設計瞭版式、封麵,提升瞭閱讀體驗,讓讀科普不再艱難。隨書附贈價值39.6元由汪潔、吳京平掰開揉碎,帶你懂科學好書的《經典科普解讀課》6摺券。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書名,像一個巨大的謎題,瞬間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總是對生命本身充滿瞭敬畏,也對疾病的發生感到睏惑。我們常常在生病時感到無助,隻能依靠醫生和藥物。但這本書,似乎在邀請我們走齣這種被動的角色,去主動地探尋疾病的根源。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一個非常“非主流”的角度來解讀疾病,比如,它會不會探討那些我們認為“不好”的基因,其實在過去的某個時期,也曾經是我們生存優勢的一部分?或者,它會不會揭示我們身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産生的那些微妙的平衡和失衡,最終導緻瞭疾病的發生?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人類身體的演變,以及疾病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想,如果能從更根本的層麵理解瞭“為什麼會生病”,或許我們就能找到更有效、更根本的“為什麼不會生病”的方法。
評分《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書名,就如同一聲神秘的召喚,勾起瞭我對身體和生命運作機製的無限好奇。我一直對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原因充滿探究欲,而疾病,無疑是人類最普遍、也最令人睏惑的經曆之一。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從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疾病的發生,比如,它會不會將疾病視為一種進化過程中的“副産品”,或者是一種身體為瞭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付齣的“代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顛覆我過去對疾病的認知,讓我不再僅僅將其視為身體的“故障”,而是將其理解為生命演變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挑戰。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全新的智慧,去理解我們身體的奧秘,並從中找到與疾病和諧共存,甚至積極預防的有效途徑。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是《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我一直是個對身體健康充滿好奇的人,總是在想,我們身體裏到底發生瞭些什麼,為什麼有些時候會突然生病,而有些時候又頑強地抵抗著各種病菌。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比較樸實,沒有那種華麗炫目的圖案,反而讓我覺得它更專注於內容本身。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和前言來看,它似乎要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來解讀疾病,可能涉及到進化、遺傳,甚至是我們生活方式和環境的影響。我猜想,作者一定花瞭大量的精力去搜集和整理信息,試圖用一種科學但又易於理解的方式來闡釋這些復雜的醫學和生物學概念。我個人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認知,打破我過去對疾病的一些固有觀念,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預防疾病的更深層的原因,而不僅僅是錶麵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認為,生病是身體係統齣瞭某個故障,就像一颱機器壞瞭,需要修理。但這個名字卻暗示著,生病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故障”,而是一種更復雜、更深層次的現象,甚至可能與我們作為生物的本質有關。我腦海中閃過無數的猜想:會不會我們身體的某些“不適”,其實是祖先為瞭適應某種環境而演化齣來的“遺留物”?又或者,我們的身體在與外部環境的長期博弈中,所産生的某些“妥協”和“代價”?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震撼的啓發,讓我能夠跳齣傳統的醫學框架,用一種更廣闊、更深刻的視角來審視疾病。我想,如果能理解瞭這些“為什麼”,我們或許就能更好地理解“我們應該如何”,如何更健康地生存下去。
評分我剛拿到《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本書,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光是書名就激發瞭我無限的遐想。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常常把生病看作是偶然的、不幸的事件,是身體機能齣瞭故障。但這本書似乎要挑戰這種觀點,它暗示生病可能有著更深層的原因,甚至可能與我們作為一種物種的進化曆程息息相關。我腦海中開始浮現齣各種可能性,比如,我們身體的某些“脆弱之處”是不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瞭適應其他環境而留下的“後遺癥”?又或者,某些疾病的産生,在某種程度上是身體為瞭應對某種生存壓力而産生的“副作用”?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仿佛即將開啓一段探索身體和生命奧秘的旅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清晰的語言,為我揭示這些隱藏在疾病背後的深層邏輯,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我們身體的運作機製,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應對疾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