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 | 作者 | 于少勇 | 
| 定价 | 40.00元 | 出版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427726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页码 | 166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研究目的:编制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的测量量表,探讨团队信任与其前因及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以球类集体项目中团队信任、团队信任的影响前因、球队绩效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为样本来源。研究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主要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公式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和典型相关处理。主要研究结论: 1.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是指运动员群体对教练员能力、仁爱心和公正一致性以及对队友和球队组织能力、公正一致性的正面预期、判断、信赖和支持,认为被信任者在做任何行动或决策时都会将运动员自身的利益纳入考量,而不会让运动员的利益受到损害。 2.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量表包括能力、仁爱心、公正一致性3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分别从属于情感信任与认知信任范畴。运动员对队友信任量表包括能力和公正一致性2个维度共计8个条目,属于认知信任范畴。运动员对球队组织信任量表包括能力和公正一致性2个维度共计11个条目,属于认知信任范畴。3份量表的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本研究确定的球类集体项目团队层面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目标明确性、组织保障性、沟通有效性、教练员行为4个方面,分别对团队信任具有程度及方式不同的预测作用。 4.球队绩效以球队平均比赛每场得失分比、球队成员合作行为和球队平均每场比赛助攻次数3个指标来衡量。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团队层面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运动员对队友的信任、运动员对球队组织的信任、团队整体信任与球队绩效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正向关系,球队绩效对团队层面信任的影响偏大,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力度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 | 
| 作者简介 | |
| 于少勇,男,1972年9月生,教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和体育组织管理。200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部长。近年来以作者在专业领域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CSSCI收录21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科研及教学奖10余项。 | 
| 目录 | |
|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 研究层面的界定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信任相关研究 2.2 团队信任相关研究 2.3 分析和评价 3 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的理论构建 3.1 概念的界定 3.2 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的特征 3.3 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的衡量 4 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的测量 4.2 运动员对队友信任的测量 4.3 运动员对球队组织信任的测量 4.4 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前因变量研究 4.5 前因假设的检验 4.6 球类集体项目团队绩效(结果变量)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运动员访谈提纲 附录B:教练员访谈提纲 附录C: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量表专家效度问卷 附录D:博士学位论文初测调查问卷 附录E:博士学位论文终调查问卷 附录F:博士学位论文教练员调查问卷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脑子里立刻闪过无数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精彩的集体项目比赛画面。球员们在赛场上奔跑、拼抢,那种激烈的竞争背后,如果没有坚不可摧的团队信任,是很难想象的。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探索这份“信任”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作者花了心思去研究“自陈测量”,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实际的调研作为支撑。运动员们怎么去评估自己对队友的信任?是基于过往的经历,还是对未来比赛的预期?这其中的心理过程一定很值得玩味。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究竟是教练的技战术布置,还是队员之间的日常相处,抑或是共同经历的挫折与辉煌,这些都会对团队信任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一个新加入球队的球员,需要多久才能真正融入团队,建立起信任?老队员之间的信任又会因为什么而加深?而“效果”部分,我猜想会涉及到比赛成绩、队员满意度、甚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如果团队信任度高,是不是意味着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更强,输球后队员们也能更快地走出来?这本书的出版号是9787564427726,我打算把它列入我的下一批购书清单,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团队协作的深刻洞见,甚至能够举一反三,思考一下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
评分读到这本书名《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为体育迷和心理学爱好者量身定做的!” 尤其是“自陈测量”这个词,让我觉得作者非常注重实际操作性。运动员们究竟是如何感知和表达自己对团队的信任的?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还是通过一些明确的信号?我很好奇作者设计了怎样的问卷或者访谈大纲,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这些主观感受。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影响因素”和“效果”的探讨。我一直觉得,一个球队的成功,除了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们之间是否能够心往 E.M. Forster 在《霍华德庄园》中描写的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我猜想,正是团队信任的体现。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例如:教练的沟通方式、训练强度、媒体的关注度)和内部因素(例如:队员的性格特质、过往的比赛经验、团队的凝聚力)能够有效地塑造这种信任?同时,高水平的团队信任又能为球队带来哪些积极的“效果”?是比赛中的出色发挥,还是更强的抗压能力,又或者是更和谐的团队氛围?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证性的证据,来解答这些我一直以来都很好奇的问题,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集体项目运动的魅力所在。
评分说实话,光看书名《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我就觉得这本书可能有点“硬核”。“自陈测量”这个词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趣,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运动员们是怎么“说”出他们对团队的信任感的?是填写量表,还是通过更主观的描述?我好奇作者是如何设计出有效的测量工具的。而且,影响因素和效果的探讨,听上去就像是一次深入的“解剖”,把团队信任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用科学的手段分解开来,看看它是由哪些“零件”组成的,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一直觉得,一个成功的球队,除了技术和体能,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之间那种无形的默契和互相托付的感觉。这种感觉,我想就是“团队信任”的最佳体现。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告诉教练和运动员们如何去建立和维护这种信任?比如说,是不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团队建设活动,或者是一些沟通技巧的训练?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阐述这些复杂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的学术论文堆砌。毕竟,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更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或许能应用到我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哪怕是在和朋友组队做项目的时候,也能意识到团队信任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出现,对于理解集体项目运动的精髓,可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直观地告诉我它讲的是什么。我平时就很喜欢看体育类的书籍,尤其是那些深入探讨运动员心理和团队合作的。这本书的题目“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听起来就非常学术和专业,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作为一名爱好者,我非常期待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团队信任的奥秘。比如,团队信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会让它变得牢固,又是什么会让它动摇?运动员们是如何看待和衡量自己的团队信任度的?这本书的副标题“自陈测量”让我很好奇,运动员是通过问卷、访谈还是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任程度?这其中会不会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案例?而且,它还探讨了影响因素和效果,这部分听起来就更吸引人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影响因素”能塑造团队信任?是教练的领导力?队友之间的默契?还是比赛的胜负?而“效果”又是指什么呢?是比赛成绩的提升?还是团队凝聚力的增强?我猜这本书里会包含很多统计数据和分析,虽然我对数据不太敏感,但想到这些数据背后可能揭示的运动员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团队协作的精妙之处,还是觉得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出版号是9787564427726,我计划去实体书店或者网上书店找找看,希望能把它带回家,好好研读一番。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一下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业余的篮球爱好者,我深知团队合作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而“信任”无疑是团队合作的基石。我一直很好奇,运动员们是如何“测量”自己对团队的信任的?“自陈测量”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探讨,更是有实际的调查作为支撑。运动员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任感的?是基于比赛中的配合,还是日常训练中的点滴?书中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更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巩固运动员之间的信任?是教练的领导艺术?队员之间的沟通技巧?还是共同经历的荣耀与失败?我猜想,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团队信任的坚固程度。而“效果”的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高水平的团队信任,究竟能为一支球队带来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是比赛成绩的提升?还是队员们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来阐释这些复杂的概念,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集体项目运动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原理,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应用到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