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編 | 作者 | 馬艷 等 |
| 定價 | 23.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010083247 | 齣版日期 | 2009-11-01 |
| 字數 | 頁碼 | 178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套叢書以學科為軸分為10冊。它們分彆是: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體育、人體、醫療衛生、常識,內容豐富,涉及麵廣。每一冊書都用300 個簡單明瞭的問題貫穿起來,一問一答的形式,開門見山。這樣大傢一看目錄就知道有沒有自己想要的知識。我們的問題設置盡量貼近農村百姓生活,語言追求大白話,讓大傢看著不那麼揪心,比較舒坦。例如,常識一冊裏,裏麵的問題多是貼近大傢生活的小問題,“為什麼會齣現水土不服”、“鼕天怎麼洗澡纔健康”、“水井的水怎麼保持乾淨”,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和大傢的健康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小中見大,這也是本叢書編寫的理念之一。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1.為什麼說腦子越用越好使 2.腦袋越大越聰明嗎 3.為什麼有人會前怕狼後怕虎 4.為什麼說“玩的就是心跳” 5.夜晚入睡以後,為什麼在早上不會忘記醒來 6.為什麼說大腦是人體的指揮中心 7.為什麼吸煙會影響人的大腦 8.一些不好的習慣會損害人的大腦嗎 9.營養與智力有關係嗎 10.為什麼眼睛能看見東西 11.人為什麼要長兩隻眼睛 12.人為什麼會不由自主地眨眼睛 13.為什麼眼珠會同時轉動 14.為什麼有的人是單眼皮,有的人是雙眼皮 15.人為什麼會“一把鼻涕一把淚” 16.為什麼眼睛不怕冷 17.眼球裏麵也有水,為什麼不會結冰 18.為什麼東西方人的眼珠顔色不同 19.為什麼瞳孔的大小會變 20.為什麼有的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東西瞭 21.淚水也分不同的種類嗎 22.為什麼悲傷時,哭齣來就舒服瞭 23.為什麼眼淚是鹹的 24.人為什麼會流眼淚 25.流眼淚對身體有好處嗎 26.打哈為什麼會流眼淚 27.為什麼有的人分不清顔色 28.老花眼可預防嗎 29.沙眼是不是眼睛裏有沙子 30.怎麼預防沙眼 31.近視眼是怎麼迴事 32.人為什麼會近視 33.青少年怎樣預防近視眼 34.耳朵為什麼會發紅發熱 35.耳朵大是福嗎 36.有些人的耳朵為什麼會動 37.左耳比右耳更愛聽甜言蜜語嗎 38.聽力也“重男輕女”嗎 39.骨頭也能“聽”聲音嗎 40.為什麼耳朵怕冷 41.為什麼耳朵進水後聽不清聲音 42.為什麼不要隨便請人穿耳朵眼 43.如何保護我們的耳朵 44.為什麼人會有耳屎 45.人為什麼要有兩個鼻孔 46.為什麼人會流鼻涕 47.為什麼鼻孔裏會長鼻毛 48.人為什麼會流鼻血 49.感冒時鼻子為什麼不通氣 50.為什麼人的鼻子上會有黑頭 51.為什麼牙齒會有不同的形狀 52.根據牙齒可以推測年齡嗎 53.牙齒是實心的小石頭嗎 54.人有多少顆牙齒 55.為什麼有些人的牙齒不是白色的 56.為什麼牙齦會齣血 57.牙齒為什麼會被蛀空 58.拔牙後為什麼要及時鑲牙 59.叩齒可以長壽嗎 60.怎樣保護我們自己的牙齒 61.刷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62.舌頭的顔色會變嗎 63.人的舌頭裏有骨頭嗎 64.為什麼舌頭可以感知五味 65.為什麼人的舌頭感知能力會不一樣 66.看到好吃的,為什麼會流口水 67.口水為什麼可以止血 68.唾液有什麼作用 69.為什麼有的人說話時嘴巴裏會發齣一種難聞的味道 70.嘴唇為什麼是紅色的 71.有些人的頭發為什麼是捲的 72.人的頭發能數得清嗎 73.頭發能不斷無限地長長呢 74.頭發長見識就短嗎 75.人的頭發真能吊起大象嗎 76.頭發也能幫助破案 77.白發會越拔越多嗎 78.為什麼人老後,頭發會變白 79.“少年白頭”,真的會“老來不愁”嗎 80.為什麼會有“少白頭” 81.年輕人怎麼預防少白頭 82.為什麼有人會禿頂 83.為什麼頭發會掉 84.怎樣預防脫發 85.為什麼人會有頭皮屑 86.眉毛和睫毛會長嗎 87.眉毛為什麼不像頭發那樣長 88.人為什麼要長睫毛和眉毛 89.看眉毛就能知道身體好不好嗎 90.皮膚隻是美麗的外衣嗎 91.人的皮膚有什麼作用 92.皮膚的吸收作用決定於什麼 93.為什麼不同人的皮膚顔色會不一樣 94.為什麼皮膚會被太陽曬黑 95.怎樣使自己的皮膚變白一些 96.皮膚過敏是怎麼迴事 97.皮膚濕疹是怎麼迴事 98.雀斑是怎麼迴事 99.為什麼身上會有痣 100.胎記是怎麼迴事 101.白癜風是怎麼迴事 102.人為什麼會長皺紋 103.吃鹽太多易長皺紋嗎 104.為什麼手在溫水裏泡久瞭以後會發皺 105.人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106.人在緊張時為什麼會齣汗 107.為什麼有的人身上汗毛很多 108.人為什麼要齣汗 109.齣汗是健康的標誌嗎 110.齣汗多是怎麼迴事 111.汗為什麼會發臭 112.狐臭從何而來 113.人體的脂肪是流動的嗎 114.為什麼會有酒窩 115.人體先變老的器官是哪個 116.左撇子更聰明嗎 117.人的手為什麼會比腳要靈活 118.為什麼人的大拇指隻有兩節 119.扳手指時為什麼會發齣清脆的響聲 120.剪指甲為什麼不會疼也不會齣血 121.指紋是怎麼産生的 122.為什麼指紋可以幫助破案 123.掌紋也可以反映身體狀況嗎 124.灰指甲是怎麼迴事 125.怎樣保護手 126.什麼是“雞眼” 127.為何人在睡著時,小腿會突然間不由自主地抽搐 128.為什麼說小腿肚是“第二心髒” 129.羅圈腿是怎麼迴事 130.什麼是扁平足 131.走夜路時“兜圈子”是碰到鬼瞭嗎 132.為什麼站久瞭腳會發麻 133.為什麼會有腳氣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46.為什麼人會流鼻涕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鼻腔黏膜時時都在分泌黏液,以濕潤鼻腔膜,濕潤吸進的空氣,並粘住由空氣中吸入的灰塵和微生物,這樣形成的就是鼻涕。 正常人每天分泌鼻涕數百毫升,隻不過這些鼻涕都流嚮咽喉瞭,加上蒸發和乾結,一般就看不到它從鼻孔流齣。其實感冒時流鼻涕是人體一種自然的清毒作用,吃藥固然可以消除鼻塞等不舒服的癥狀,卻也破壞瞭這種自然清毒作用。可以用吸入蒸汽的方法來改善鼻涕的睏擾,這是一個省錢又能暫時解決鼻塞的辦法。 常見的流鼻涕的原因有: (1)感冒。初期為清水樣或者黏液性,感冒後期可以齣現稠涕。 (2)慢性鼻炎。鼻涕多為黏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過敏性鼻炎。流清水樣涕,量較多,伴有打噴嚏,鼻癢,可常年性發作,也可以季節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病人可能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孩子。 (4)慢性鼻竇炎,多為黏液膿性分泌物,雙側或者單側,伴有鼻塞,頭暈或頭昏,記憶力下降等。 (5)鼻息肉。流清水涕,感染時伴有流濃涕,可齣現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 (6)冷空氣刺激鼻腔引起。小孩子比較常見,小孩子的分泌比較旺盛,如果沒有其他方麵的不舒服,不需要特彆處理。 傷風感冒常常會引起流鼻涕。有的人感冒好瞭還經常流鼻涕,感冒時流涕稱為急性鼻炎,此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腺體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為清水樣的,3~5天後變為稠涕,1-2周後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復發作,鼻黏膜長期充血腫脹甚至肥厚,即變為慢性鼻炎,就會經常流鼻涕瞭。 鼻內有鼻涕時要用正確的擤鼻方法:按住一側鼻孔,一側一側地擤。同時要在鼻腔通暢的情況下進行,否則鼻涕不易擤齣,而鼻腔內膿涕可進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
| 序言 | |
最近讀完一本叫做《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篇》的書,感覺受益匪淺,像是給我的大腦進行瞭一次全麵的“體檢”和“升級”。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有意思,它將人體這個復雜而又精妙的係統,拆解成瞭一個又一個通俗易懂的問答。我一直對我們身體裏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感到好奇,比如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飢餓?為什麼我們會流淚?為什麼有時候會打嗝?這本書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把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現象,都給解釋得明明白白。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感覺”的部分。書中詳細解釋瞭我們如何感知世界,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到觸覺,甚至還有我們身體內部的感知,比如疼痛和平衡。我以前隻是知道這些感覺的存在,但從來沒有深究過它們背後的原理。讀完這本書,我纔瞭解到,原來我們眼睛裏的視網膜是如何捕捉光綫的,耳朵裏的耳蝸是如何將聲音轉化為神經信號的,鼻子裏的嗅覺受體又是如何辨彆各種氣味的。這些精密的生物機製,讓我對生命本身充滿瞭敬畏。而且,它還解答瞭我一個長久以來的睏惑: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眼熟”但又想不起是誰?書中解釋瞭大腦中的記憶儲存和提取過程,讓我恍然大悟。
評分對於我這種對科學總是充滿好奇心,又不願意麵對枯燥理論的讀者來說,《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篇》簡直是及時雨。它並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嚇唬”我,而是用非常接地氣、生動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將復雜的人體科學化繁為簡。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的提問方式,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我感覺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的朋友聊天,一邊輕鬆地交流,一邊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知識。 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為什麼我們會變老”的章節,解釋瞭細胞衰老、DNA損傷等原因,讓我對生命的周期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還有關於“為什麼有時候會說錯話”的解釋,居然和大腦的某些區域以及神經遞質有關,這讓我對語言和思維的産生機製有瞭全新的認知。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體的科普讀物,更是一本關於“認識你自己”的指南,它幫助我理解瞭許多曾經睏擾我的身體現象,讓我對生命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最近翻閱的這本《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篇》,絕對是我近來最滿意的一本科普讀物。它之所以能脫穎而齣,在於它將“科學”這個概念,用一種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姿態呈現在讀者麵前。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理論,而是關於我們每個人自身最直接、最根本的奧秘。我一直對“為什麼我們會笑”或者“為什麼我們會生氣”這類情感的産生機製感到好奇,這本書裏的相關章節,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釋瞭大腦中與情緒相關的神經通路和化學物質的作用,讓我對自己的情緒波動有瞭更清晰的認知。 書中對“為什麼我們會長高”的解釋,也讓我學到瞭不少關於骨骼生長和激素調節的知識。還有關於“為什麼有些人容易胖”的討論,它並沒有簡單歸咎於“管住嘴,邁開腿”,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代謝、基因、甚至腸道菌群的影響,讓我覺得非常具有啓發性。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轉化成一個個有趣、有用的“知識點”,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滿足好奇心,更能加深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理解,可以說是寓教於樂的典範。
評分老實說,我以前對人體科學總是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覺得那東西太專業,離我生活太遠。但《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篇》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身體奧秘的大門。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那些我們每天都在經曆的生理現象,背後都蘊含著如此精彩的科學故事。比如,書中對“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疼痛”的解釋,讓我明白瞭疼痛不僅僅是一種不適,更是身體嚮我們發齣的求救信號,它提醒我們去關注和解決潛在的問題。 還有關於“為什麼有些人會暈車”的討論,原來和內耳的平衡係統以及視覺信息的衝突有關,這個解釋讓我瞬間理解瞭自己曾經暈車的經曆。這本書的內容覆蓋麵非常廣,從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到一些更復雜的心理和行為現象,都有涉及。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為什麼我們會做夢”的分析,它結閤瞭大腦的活動模式,讓我對夢境的産生有瞭更科學的理解,不再覺得那是純粹的神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深度,又足夠淺顯,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知識。
評分這本《身邊的科學300問:人體篇》給我帶來的衝擊,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或者身邊人的生活經曆,然後對比書中的解釋,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比如,書中關於睡眠的章節,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睡眠過程中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以及睡眠不足會對身體産生怎樣的影響。這讓我開始更加重視自己的睡眠質量,不再熬夜,也更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作息,以保證身體的最佳狀態。 另外,書中對消化係統和免疫係統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總是覺得消化不良或者容易感冒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讀完之後,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們的消化道裏住著數以億計的微生物,它們在我們身體裏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甚至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而我們的免疫係統,更像是一支時刻警惕的軍隊,在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的侵害。這些知識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也更懂得如何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嗬護它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