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记谱说明曲谱借东风(二黄导板、回龙、原板、散板)甘露寺(西皮原板、流水板)淮河营(西皮流水板)追韩信(二黄顶板)四进士(西皮导板、原板、流水板)让徐州(二黄原板、四平调、西皮导板、反西皮二六板)卧龙吊孝(二黄导板、回龙、反二黄慢板、原板)乌盆记(二黄原板)搜孤救孤(二黄原板、摇板)洪羊洞(二黄快三眼板)文昭关(二黄慢板)男起解(西皮流水板)打渔杀家(西皮快三眼板、二六板)捉放曹(西皮慢板、二六板)空城计(西皮慢板、快三眼板、二六板)四郎探母(西皮慢板、二六板、摇板)女起解(西皮流水板、导板、慢板)凤还巢(西皮原板、流水板)霸王别姬(南梆子原板、西皮二六板)穆桂英挂帅(西皮流水板)生死恨(二黄导板、散板、回龙、慢板、原板、散板、反四平调)贵妃醉酒(四平调)宇宙锋(反二黄慢板)锁麟囊(西皮二六板、流水板、二黄慢板、快三眼板)红娘(反汉调、四平调)乾坤福寿镜(西皮慢板)状元媒(二黄原板)白蛇传(徽调)宝莲灯(二黄导板、回龙、慢板、快三眼板、干唱、散板)钓金龟(二黄慢板、二黄原板)杨门女将(西皮导板、原板、流水板、快板、散板)铫期(二黄原板)赤桑镇(二黄碰板转快三眼板)铡美案(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摇板)盗御马(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散板)赵氏孤儿(汉调)罗成叫关(西皮慢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夜深沉(西皮)小开门(五翻)后记
内容提要
《京剧曲谱精选》是为广大的京剧业余爱好者而编写,在唱段选择上选用在群众中流传且较典型的各流派唱段,并在演奏谱的记谱上作了较多的说明。朋友都知道,记谱再详细也不可能,需要在长期的磨炼中及多方观摩中方能体会到、摸索到。谱记得详细,只是给学习者以较多的方便,在大的框架方面不至于走弯路。《京剧曲谱精选》如能在这方面为您提供帮助,正是我们的愿望。
《京剧曲谱精选》的谱例,有些是参考或部分的采用了前辈们的编记的乐谱;而大部分则是编者重新反复听记有关音响资料并根据我们多年教学和实践的体会作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帮助广大业余爱好者能更顺利地步入京剧音乐之门。
编辑推荐
《京剧曲谱精选》的谱例,有些是参考或部分的采用了前辈们的编记的乐谱;而大部分则是编者重新反复听记有关音响资料并根据我们多年教学和实践的体会作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帮助广大业余爱好者能更顺利地步入京剧音乐之门。
作为一个资深的京剧迷,我对各类曲谱都有所涉猎,但坦白讲,很多版本在“口传心授”的精髓部分,总显得有些苍白。但这本由上音出版社推出的版本,在某些细节处理上,恰恰捕捉到了那种“气”和“韵”的味道。比如,它对某些标志性锣鼓点和伴奏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X”或“O”,而是结合了更清晰的节奏指示,让即便是初次接触这张谱子的乐师也能大致把握那种现场的氛围感。我最喜欢研究的是它的注释部分,虽然是以谱面为主,但穿插在其中的一些关于行腔的建议,非常精炼到位。不是那种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符号或简短的文字,点出最关键的转折和处理技巧。这使得它在实际使用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说实话,买来这本书后,我对着镜子练戏的效率明显提升了,因为不再需要分神去猜测某个长腔到底该如何收,谱子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出口”。
评分这本关于京剧艺术的集子,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捧在手里,那厚重扎实的装帧,就透着一股子对传统的敬重。我一直觉得,京剧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藏在那密密麻麻的工笔和符号里,没有一个靠谱的文本,光凭耳朵去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看得出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板眼,都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它在传统韵味和现代实用性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平衡点。那些看似枯燥的谱式,经过精心编排后,竟然也生出了一种韵律感。对于我们这些既想深入研究,又希望能方便排练学习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翻开扉页,看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印记,心里就踏实了三分,毕竟专业院校出品,质量和学术严谨性是有保障的。我昨天对照着某个著名武生的经典唱段试着打谱,发现对照这本谱子,很多以前自己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这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才是阅读此类专业书籍最大的乐趣所在。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耐心的京剧前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走进那个声腔的殿堂。
评分说实在的,我对这种专注于传统艺术深耕的出版物抱有天然的好感。现今社会,很多东西都追求“快餐式”的简化,京剧艺术的复杂性往往被简化到只剩下皮毛。但这本《京剧曲谱精》显然反其道而行之,它选择了“慢工出细活”。它的装帧设计,虽然严谨,但并非古板到让人望而却生畏。那种带着微微泛黄的内页纸张,配合着清晰的黑色印刷,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直接对着一份珍贵的戏班抄本在学习。我发现,在学习一些老生的慢板或紧拉慢唱的段落时,这本书的节奏标记尤其精准。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而牺牲专业性,这一点非常难得。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京剧,最怕的就是“想当然”,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把我们对曲谱的理解,还原到了一个最本真、最接近原貌的状态。对于希望系统性提升自己“打谱”能力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密度,让我感到非常踏实。这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曲集,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与艺术教材的完美结合体。我注意到,在涉及到一些复杂板式转换的地方,比如二六板转流水,谱子上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导向性标记,这对于乐队的配合至关重要。我曾经尝试用其他通行的谱本和朋友一起排练,结果在那些关键的过渡点上总是磕磕绊绊,因为各自理解的那个“点”不一样。但有了这本,大家对着同一个标准文本,沟通成本骤降。此外,纸张的耐用性也值得称赞,我常常在排练场馆里使用,难免会有一些汗渍或不小心沾上水渍,但它的纸质都能很好地抵抗这种程度的磨损,印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和传承京剧的规范性唱腔,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贡献。它让那些精致的、需要反复揣摩的艺术细节,得以被清晰地记录和传播,这份匠心,值得每一位热爱京剧的人珍视。
评分我必须得说,我购入此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的“正版”二字去的。市面上那些盗版或未经授权的谱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么是墨色深浅不一,阅读疲劳;要么就是关键的注释或节拍标记缺失,练起来总感觉心里没底。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油墨饱满,纸张的质感也适合反复翻阅和在上面做标记,完全没有廉价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收录曲目上的选材眼光。它似乎不仅仅是罗列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轴子”,还潜心挖掘了一些相对冷门但艺术价值极高的片段。这对于想要拓宽曲目库的票友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注意到其中对某些复杂节拍的处理,特别详细,甚至用了辅助线来解释换气和气口的位置,这点在很多简易谱本中是绝对看不到的。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对京剧音乐复杂结构的尊重和深刻理解。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歌谱”范畴,更像是一部对京剧声腔体系的结构分析图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