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定价:98.00元
作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4669490
字数:330
页码:4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科技专家的智慧——历时3年完成的对新中国建国100周年时可再生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预见,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低碳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对关心绿色低碳社会发展的人们也是一种很好的参考。
内容提要
本书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未来发展愿景入手,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社会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低碳经济发展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源动力,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建设的对策措施。本书既是对新中国成立100周时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的愿景描述,也是对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本书是公众了解低碳社会与可再生能源知识和关系的一本好书,适合能源行业、低碳经济研究者、工作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中国太阳能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术团体。它主要开展民间和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加国家可再生能源科学政策、法规制定和科学决策工作;表彰奖励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开展学术及产业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咨询服务、技术服务、资格评审等任务;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这个书名时,我立刻就联想到了许多关于未来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宏大构想。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特别是当这些创新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相结合时,更是让我充满了兴趣。这本书聚焦于2049年,一个在我看来充满潜力和希望的未来节点,并且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作为核心议题,这无疑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视角。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中国如何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构建起一个高效、可靠且环保的能源体系。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描绘出低碳社会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业生产的低碳化转型,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绿色升级。这种对中国未来如何在科技驱动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愿景描绘,对我而言,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阅读价值。
评分这本《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我一直认为,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这两个词汇,恰恰触及了我对未来社会最核心的关切。这本书以2049年这样一个充满憧憬的时间点作为背景,并聚焦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这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渴望了解,在中国,新能源技术将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否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能源来源?低碳社会将如何具体地体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交通系统、生产制造乃至消费模式中?是否会描绘出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普及、绿色建筑成为主流,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全面运行的景象?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充满远见的视角,展现中国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如何引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迈向一个更加环保、更加宜居的未来,这种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描绘,对我而言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以及其作者“中国科学”这几个关键词,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莫名的期待。我之所以如此关注,是因为我一直对中国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步抱有浓厚的兴趣。2049年,这个时间节点,代表着中国即将迈入新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则是当下全球最热门,也最亟需解决的议题。我设想着,这本书可能会为我们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未来图景: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到工业生产,都将因为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中国在实现这一愿景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乐观而又务实的视角,展示中国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种宏大的叙事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明确指向了“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 ISBN号也清晰可见,并且是“中国科学”出品,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未来的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国在这一领域扮演的角色非常感兴趣。2049年,这个看似遥远的年份,承载着太多关于进步、变革和人类命运的设想。而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社会”这两个当下最紧迫且极具前瞻性的议题放在这个未来愿景的核心,无疑会引发我深入的思考。我设想着书中会如何勾勒出中国在能源结构转型上的宏伟蓝图,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将如何大规模普及,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从而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面貌。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描绘出低碳社会不仅仅是能源问题,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将如何设计,交通系统将如何革新,生产方式将如何重塑,甚至我们的消费习惯也将发生怎样的转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本书,我相信,不仅仅是一份关于科技的预测,更是一份关于中国未来社会形态的深刻洞察,一份关于我们如何迈向更清洁、更公平、更繁荣的未来的思考。
评分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它吸引了。封面上那种充满未来感的视觉设计,与书名中“2049年”这个数字产生的奇妙共鸣,让我仿佛已经窥见了书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我一直深信,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而能源问题,尤其是如何转向可持续的、低碳的能源,无疑是人类文明走向未来的关键。这本书以中国为视角,聚焦2049年的愿景,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很好奇,在作者的笔下,中国将如何成为全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实现低碳社会方面的领导者?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具体的科技突破,例如新一代储能技术、高效能源转化系统,或者是颠覆性的碳捕获与利用技术?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政策导向、经济模型,乃至社会伦理层面的探讨也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种深刻的启示,了解中国在2049年将如何构建一个既充满科技活力,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这对我个人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