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100座建筑
定价:22.80元
作者:李国义
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375524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界100座建筑》精选了世界上100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呈现给读者:万神庙、雅典卫城、凡尔赛宫、大角斗场、布达拉宮、圣马可教堂、大金塔、克里姆林宫、承德避暑山庄、巴黎圣母院、公爵府……《世界100座建筑》内容包括金字塔(埃及)、桑奇1号窣堵坡(印度)、万神庙(意大利)、雅典卫城(希腊)、凡尔赛宫(法国)、卢佛尔宫(法国)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建筑爱好者,我必须说《世界100座建筑》这本书是绝对的宝藏!它的内容之丰富,视角之广阔,让我爱不释手。从古代的宏伟遗迹到当代的创新杰作,书中囊括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几乎覆盖了人类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建筑美学原理的阐释,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介绍,这让我对这些宏伟建筑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书中对古罗马斗兽场结构设计的解析,让我惊叹于古罗马人高超的工程技术;对现代摩天大楼的介绍,则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建筑,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和形态。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关注建筑的“形”,更深入挖掘了建筑背后的“神”,包括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社会功能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每一篇介绍都像是一堂生动的设计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空间、比例、光影的知识。
评分我最近刚入手一本叫做《世界100座建筑》的书,说实话,我本来只是随便看看,结果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里的建筑,每一个都太有故事了!不仅仅是照片好看,更重要的是,它把那些建筑背后的历史、设计理念,还有那些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甚至惊险的事情都讲得特别清楚。读到哥特式大教堂的介绍,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些尖塔那么高,窗户那么大,原来是为了让更多光线进来,也象征着对神的敬畏。还有那些古代的城墙和宫殿,不仅仅是军事防御或者居住的地方,更是当时的权力、财富和文化的象征。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一些现代建筑的解读,它们的设计理念大胆前卫,而且还能兼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让我觉得建筑真的是一门既有历史沉淀又充满未来感的艺术。每次看完一个介绍,我都会忍不住去网上搜更多关于这座建筑的信息,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带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每次翻开《世界100座建筑》,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建筑奇旅。从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秘,到埃菲尔铁塔的浪漫风情,再到迪拜哈利法塔的现代奢华,每一页都凝聚了人类智慧与艺术的结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座建筑背后历史故事的挖掘,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结构,更是那些建造者们的汗水、梦想和时代的烙印。比如,当我了解到悉尼歌剧院那标志性的帆形屋顶背后,是设计师与工程师们经历了多少次艰难的论证和技术攻关,才能将其变为现实,我真的由衷地感到震撼。书中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对比也非常有意思,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建筑演变的脉络,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在建筑上的碰撞与融合。它不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建筑史,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建筑的宏大魅力,激发了我对旅行和探索的渴望。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将建筑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材料的质感和空间的流动。
评分《世界100座建筑》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我之前对建筑的认识,可能就是高楼大厦,教堂寺庙这些,但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那些古老的文明遗址,比如马丘比丘那种令人惊叹的选址和建造方式,到现代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公共空间,比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那种将自然与科技完美融合的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如何影响建筑整体风格的分析,比如木结构的精巧,石材的厚重,或者玻璃的通透,它们都赋予了建筑不同的生命。而且,书中对每一座建筑的描述,不仅仅是客观的介绍,还融入了很多人文关怀,让你感受到建筑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是人们生活、工作、甚至是精神寄托的空间。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建筑,更是在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世界100座建筑》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建筑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容器,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的好奇心。书中对每一座建筑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不仅有精美的实景照片,还有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建造过程中的趣闻轶事,甚至是对建筑师生平的简要介绍。读到凡尔赛宫的奢华,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宫廷乐曲;看到巴西利亚大教堂的独特造型,我感受到了宗教信仰与现代设计的奇妙结合。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建筑,但它们同样拥有令人惊叹的设计和深刻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人类对美、对功能、对精神的极致追求。它拓展了我对“建筑”二字的认知,让我开始更细致地观察身边的建筑,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每次读完一两个建筑的介绍,我都会感到受益匪浅,仿佛又多了一个了解世界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