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
定价:86.00元
作者:马保国;马晓阳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04914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不讲形意拳的套路练法,而是专讲打法。
本书有三大突破:
1.提出了左右四个斜方向的隅劲:横、掤、盖、裹,描述了上下、前后、左右六面争力的立体浑元劲。
2.揭示了形意拳技击秘诀——高水平地运用接手、化手、发手。
3.系统完整地提出、论述了十六字临战、交手心法秘诀。
内容提要
2007年,尚济嘱马保国写一本专门介绍形意拳打法的书。十年后,2017年,马保国与子马晓阳终于写就此书。书中在描述形意拳五行十二行时,将练法与打法结合讲解,使读者能直观了解形意拳的技击技法。此外还专门介绍了在搏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临战交手心法秘诀、五行十二形合一防踢打绝技。
目录
作者介绍
马保国
马保国,先后随父亲、抗日老战士马德峰习练祖传山东马家功夫。成年后,先后幸遇中国传统功夫大师尚济、郭升海、王长海老前辈,深得教诲,成为入室弟子。
自1970年12月起至出国前,从军5年,两次上大学,从政、从商多年。
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在英国教中国功夫5年。教健身,帮不少学员治好了多种慢性疾病;教技击,培养出了一批高徒。学员中,有三名曾获英国自由搏击冠亚军。
2004年2月,创建了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任首届会长。2013年夏,与儿子马晓阳及众弟子,共同创立了浑元形意太极门。
2015年秋,协助儿子马晓阳创办了上海浑元国术馆。
马晓阳,1977年冬生于武术世家。
自幼随爷爷、父亲学练祖传的山东马家功夫和军警功夫。1990年秋,始与父亲同学于到家登门授艺的郭升海老前辈,练习峨眉、武当功夫数年。1997年夏,与父亲一道拜见王长海老前辈,学练混元太极功夫多年。2012年秋,得师爷尚济和师奶刘光陆指点。
2001年秋,赴英国攻读MBA。在英期间,助父教学,并一同参加表演、比武。与父同创立、完善了浑元形意太极门功夫,并协助父亲创立了浑元形意太极门。
2015年秋,在父亲和师兄弟们的协助下,带领浑元团队创办了上海浑元国术馆,任馆长。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久以来对形意拳怀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无疑是其中最让我感到“解渴”的一本。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对“劲”的细致描绘。书中关于如何去体会、去产生、去运用各种劲力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在讲解“劈拳”时,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手臂如何运动,更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描述那股“向下、向前、向上”的螺旋劲力是如何在身体内部孕育、发展并最终爆发出来的。他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如水穿石”、“如箭离弦”,这些都帮助我更好地去感知那种内敛而又爆发的劲道。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打法”的解读,并非停留在简单的招式层面,而是深入到“点穴”、“擒拿”、“摔打”等更实用、更具攻击性的技法。作者并没有避讳这些,而是以一种非常专业、非常严谨的态度去讲解,并指出了其中蕴含的形意拳的独特发力方式和时机把握。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形意拳大师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不仅仅是传授技艺,更是传递一种武学的理念和精神。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形意拳的理解,从“知道”变成了“理解”,从“理解”又有了“体会”的冲动。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形意拳精髓的习武之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练法”部分所付出的心血。不同于市面上许多泛泛而谈的武术书籍,本书的“练法”部分,可以说是将形意拳的内功修炼、桩功要领、以及基础劲力的培养,拆解到了极致。例如,在阐述“五行拳”的桩功时,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站立,更是细致地描述了身体各部位的微调,包括头颈的虚领、肩背的松沉、腰胯的缠绕,以及足底的抓地,甚至连呼吸的深浅、频率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更难得的是,书中大量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内劲感受具象化,比如将“崩拳”的力比作“弹簧瞬间释放”,将“裹步”比作“虎踞龙盘”。这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理解和实践的门槛。而在“打法”方面,本书也并非机械地罗列套路,而是从实战出发,强调“不着形迹”的运用。作者通过对不同对手、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形意拳“以意领形,以形催力”的实战要诀。读这本书,我常常会合上书本,按照作者的描述去尝试,那种身心的变化是真实可感的。它不像有些书那样,看完后依然云里雾里,而是能切实地指导你如何去练,如何去用。
评分读完《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本真正“接地气”的形意拳著作。它没有那些玄而又玄的理论,也没有那些难以捉摸的神秘感,而是将形意拳最核心、最实用的东西,以一种非常清晰、非常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法”的阐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腰马合一”,而是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通过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提顶吊裆等一系列动作,来达到身体的松活、均衡和稳定。在讲解“五行拳”的桩功时,作者更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要领,比如如何感知足底涌泉的吸力,如何让丹田的气感向下沉,这些都为我提供了非常直接的练习指导。而在“打法”部分,本书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不再是机械地讲解招式,而是从实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形意拳在近身缠斗、远距离打击、以及如何化解对手攻击等方面的优势和运用。他强调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找到对手的破绽,并给予致命一击。书中穿插的一些实战经验的分享,更是让这本书充满了实操性。它让我感觉,形意拳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扎实的练习,切实地掌握到手,并应用于实战的。
评分这本《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接触过不少武术书籍,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落俗套,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是以一种极其注重细节的方式呈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的阐述,作者并非简单地告诉你“要用意”,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在练习中去体会、去调动,甚至是如何将意念与呼吸、动作融为一体。举个例子,在讲解“崩拳”时,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发力,更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描述“崩”时内劲的流动路径,从足底涌泉,到丹田蓄力,再到脊柱的带动,最后通过手臂爆发出去,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仿佛作者就在你旁边手把手地教学。书中对于打法的分析也同样细致入微,它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招式分解,而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解释了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兼备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应变”的强调,他提醒读者,武术的精髓在于灵活,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中穿插的一些真实案例和心得体会,更是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代入感,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师长进行深度交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形意拳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开始触及到其内在的灵魂。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武术书籍,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内在思考,而《尚济形意拳练法打法实践》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和打法技巧,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理解形意拳的全新视角。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根”的探讨。他不仅仅是谈论身体的扎根,更是深入到意识的“根”——如何在一瞬间捕捉对手的意图,如何让自己的劲力如同从地底深处喷涌而出。书中对“五行”在实战中的运用,也写得非常精彩。作者没有将五行拳割裂开来,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配合,比如如何利用“崩拳”的穿透力,接续“炮拳”的近身爆发,再通过“横拳”的摔打来控制对手。这种整体性的思考,对于打破武术学习中的“碎片化”思维非常有益。另外,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关于“随机应变”的论述,他反复强调,形意拳的精髓在于“无常”,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应该成为自己出手的契机。书中穿插的几个简单的实战场景模拟,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点醒了我许多在实际搏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授人以渔”的感觉,它不仅教我“是什么”,更教我“为什么”和“怎么去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