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是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主要收古汉语常用字,兼收难字、双音词,共计近万条。释义专业,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
《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收古汉语常用字4200余个(不包括异体字)。古今意义相同而且现代汉语中也很常用的字,古书中很少出现的生僻字和意义,古白话和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字和意义,以及诗词曲中特有的意义一般不收。并酌收少量的双音词,约2500多个。本字典附录有《难字表》、《中国历代纪元表》两种。其中《难字表》收2500余字,只有注音和释义,不举例,作为字典正文的补充。难字表中的字和正文的字统一列在检字表中。
我特别留意了它的例句部分,这是衡量一本好字典价值的核心标准之一。我随机抽取了几个在不同时代有明显词义演变的字,比如“走”或“汤”。这部字典提供的例句不仅仅是摘录自经典的只言片语,而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力求能清晰地展现该字在特定语境下的核心含义。而且,例句的标注清晰,常常会注明出处,这让读者不仅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怎么解,还能知道在什么文学语境下是这样用的,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教学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查字工具,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你理解古语的鲜活生命力,而不是将其视为僵死的文字符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特别是对于密集的信息展示。你翻开任何一页,都不会觉得拥挤或压抑,留白恰到好处,字体选择清晰有力,辨识度极高。特别是同一个字下面,当有多个主要释义、引申义、以及旁边的例句时,不同层级的信息是通过加粗、缩进或者使用不同的符号清晰区分开的。这种视觉上的友好度,大大降低了长时间查阅带来的阅读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古文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体验优化。很多工具书的设计者似乎忘记了用户体验,但这部字典显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真的没得说,商务印书馆的出品一向让人放心,厚实有分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能用很久的那种。封面设计得也挺古典雅致,符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种工具书的定位,不会花里胡哨,很耐看。我特意翻了下前言和凡例,编纂团队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对常用字的释义和取舍看得出下了大功夫,毕竟是第四版了,想必是吸取了前三版的经验和最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我之前用的老版本,有些字义的解释现在看来确实有点滞后了,希望能在这新版里看到更精准、更符合现代古汉语研究成果的阐述。尤其期待它在通假字、异体字的处理上能更加清晰明了,这对深入理解古籍文本至关重要。整体初印象是,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长期使用的工具书,投资是绝对值的。
评分我花了点时间对比了一下几个重要的例词,比如“之”、“乎”、“者”这类虚词的用法辨析,新版在这方面做得相当细致。它不像有些简明版字典那样只是简单罗列现代汉语的意思,而是尽可能地追溯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语法功能和引申意义。比如某个“行”字的古义,旧版可能只给出了“走”和“可以”两个主要解释,但新版似乎加入了更多关于“行为”、“品行”等方面含义的细化,甚至标注了出土文献中的特定用法,这对于研读先秦诸子时,避免望文生义很有帮助。阅读时,那种知识体系被系统梳理和强化的感觉非常棒,感觉作者群确实是站在了古汉语研究的前沿,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结论。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籍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查阅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平衡。很多工具书要么为了追求详尽而变得臃肿难用,要么为了轻便而牺牲了关键信息。这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甜点。它的字头排列逻辑清晰,一旦知道一个字的形体,定位速度很快。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生僻但重要的古字,比如一些异体字或特定领域的用字,提供了非常精准的注音和释义,而不是简单地用“通XX”带过。这对于我们自己独立阅读一些碑刻文字或不太流行的古籍时,能起到救急和拓宽视野的作用,避免了频繁在不同工具书之间来回跳转的困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