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地理资源荟萃
定价:19.80元
作者:刘志才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3431857
字数:
页码:15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国汇集了世界上众多复杂的地形、地貌。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都是人文气息浓郁,景色绮丽迷人,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广阔大地。那么我们从哪里看起呢?
内容提要
福建泰宁的水上丹霞;湖南莨山的中国丹霞之魂;广东丹霞山的红石世界;江西龙虎山的丹霞绝景;云南元谋孕育的土林之冠;西昌堆积体上的黄联土林;还在发育成长的扎达土林;长江下游的肺脏鄱阳湖湿地;被称为鹤乡的扎龙湿地……《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地理资源荟萃》介绍了我国不同的自然风貌。
目录
云南石林的喀斯特精华
贵州荔波的石上森林
重庆武隆的峡谷三绝
福建泰宁的水上丹霞
湖南莨山的中国丹霞之魂
广东丹霞山的红石世界
江西龙虎山的丹霞绝景
云南元谋孕育的土林之冠
西昌堆积体上的黄联土林
还在发育成长的扎达土林
长江下游的肺脏鄱阳湖湿地
被称为鹤乡的扎龙湿地
天然博物馆——向海湿地
海螺沟冰川的冰与温泉
非常具有灵性的米堆冰川
作者介绍
文摘
《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地理资源荟萃》:
  炽热的岩浆流进这片区域,使早期形成的石芽、石柱被烘烤和掩埋。这些来自水中的岩石经受了之火的考验,岩浆冷却后成为玄武岩,厚度达到了400多米。
  在之后的近2亿年间,这片地区一直处于被玄武岩覆盖和缓慢的抬升状态。由于剥蚀作用,玄武岩覆盖层变得越来越薄。石灰岩和早期的石林重新露出地表,并开始新一轮的发育,这一轮发育持续了约1000多万年。
  到了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在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下,这片地区掀斜抬升,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内陆湖泊,称为“路南古湖”。
  地表水不断从湖周向古湖汇集,同时将剥蚀下来的物质带入湖中,在湖底形成了厚厚的碎屑沉积,因颜色呈红色,所以称为红层沉积。
  到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末期,由于地壳抬升,古湖中心南移,湖水面积也逐渐缩小,后在南部大叠水一带出现了悬崖,湖水泄出,古湖消亡。
  在此期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这片地区也处于持续的抬升过程中,那么就使水具有了较大的向下侵蚀能力。随着侵蚀面积的加大和不均匀的状况,逐渐就发育成了后来垂向立体的石林景观。
  在地壳抬升过程中,岩石不断受到力的挤压后,在垂直方向上便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形成了网格状,然后水和生物沿着这些裂缝向下溶蚀岩石。随着裂缝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石柱露出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
  在近3亿年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石林地貌的发育经历了新老交替,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后来地质科学便将它命名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并指出这是3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足迹。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在云南石林,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 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自然给予人类的大惊奇。 石林的魅力,在于永远看不透,永远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置身石林,宛如进入石峰石柱的海洋。举目四望,比比皆是美妙的造型,稍换角度,景象又迥然不同,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
  ……
序言
这套“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地理资源荟萃”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世界认识的新视角!一直以来,我对地理的理解都停留在课本上的那些地图和知识点,总觉得枯燥乏味。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地理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它不仅仅是关于山川河流,更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以及这些宝贵的资源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文明。书中对各种地理资源的介绍,从矿产到水资源,再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都做得极其详尽,而且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的形成、分布、利用方式,甚至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也做了预警。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刘志才先生的笔触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家,更像是一位饱含深情的观察者,用文字描绘出地球母亲的慷慨与脆弱。读到关于气候变化对特定区域资源影响的章节时,我真的感受到了现实的紧迫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激发了思考,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和责任感。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翻开这本“地理资源荟萃”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地理类的书籍,在我过往的阅读经验里,大多是严肃、枯燥,甚至有些晦涩的。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插画,并非只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巧妙地与文字内容相互呼应,让复杂的地理现象变得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地理奇观的描述,比如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珍稀矿藏,或是那些孕育了古老文明的河流流域,都仿佛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介绍地理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它们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例如,某个矿产资源的发现是如何推动了一个地区的工业革命,或是某种农作物资源的引进是如何改变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地理学强大的解释力,它不仅仅是描述,更是洞察。
评分这套“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地理资源荟萃”真的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它让我觉得学习地理知识也可以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作者刘志才先生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用一种像是与老朋友聊天的方式,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意味。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生动的小故事和案例,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广阔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讲到某种特有的植物资源时,他会穿插讲述当地居民如何利用这种植物的传统智慧,这让我感受到了地理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书中对于地理资源的科学分类和介绍,也做得非常系统,既有宏观的概览,也有具体的实例,让我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这些资源。我发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许多物品,背后都蕴藏着复杂的地理成因和资源开采过程。这本书让我对“资源”这个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一个词条,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而鲜活的存在。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地球科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学习机会的读者来说,这本《地理资源荟萃》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浩瀚的地理世界,探索那些隐藏的宝藏。书中对于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禀赋,有着非常细致的梳理,我得以了解到,为何某些地区富饶,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贫瘠,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地质演变和气候规律。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敏感或复杂的问题,比如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而是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本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意义的著作。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对照着新闻里报道的各种资源争端或环境事件,发现书中的知识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全球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地理知识是理解世界的基础,而这本《地理资源荟萃》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地球上丰富的资源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各种地理资源的地理分布、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资源本身,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下进行解读。例如,在讨论某些稀缺资源时,他会分析其地缘政治的影响,或是探讨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满和具有现实意义。它让我明白,地理资源的利用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技术发展以及全球格局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这个星球上各种物质财富的来源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加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资源方面的互动与竞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