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藝術與癲狂:藝術心理學研究
定價:30.00元
作者:呂俊華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63456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文藝便試圖擺脫政治的囚睏、猥褻,並開始踉蹌地嚮正軌靠攏,《藝術創作與心理》便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作品。說這本書是經典,不僅因為它是中國新時期文藝心理學研究的開山之作,有著顯赫的曆史地位,更因為它至今仍然放射著學術光彩,至今還是從心理學角度瞭解、研究文藝的必讀之物。 人們應該從多角度、多層麵研究文藝,包括心理學的角度,但在中國,這個角度的研究曆來是較薄弱的。呂先生的《》便有瞭“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價值和地位。西餐到中國要“改良”。洋車到中國要調校,《》使國人倍感親切和實惠。 這個手是怎樣牽上的?牽成瞭什麼樣子?這就是《》一書所研究的問題。什麼恍惚、夢幻、無我、移情、神遊、癡迷、癲狂……之類的平常生活中的錶現,到瞭文藝創作的世界,便都成瞭不可或缺的、難能可貴的常態。 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旁徵博引,還使《》具有瞭經典性的資料價值,可兼為一本獨特的助學、助教的文藝工具書。
目錄
前言
一、錶現之一
1.從“對牛彈琴”說起
2.抒情是審美的,也是道德的
3.抒情是自發的、自由的
4.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
5.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
6.非對象性思維談
7.“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
8.“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9.真善美都源於愛並趨於愛
10.“由仁義行,非行仁義”
11.“知的同情”與“高峰體驗”
二、原始思維與兒童思維
1.“人由於不理解事物,就變為一切事物”
2.兒童生活在錯覺、幻覺的宇宙中
3.兒童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一詞
4.“我就是那隻死去瞭的鴨子”
5.對兒童“不能以理智的律令相繩”
6.兒童慧眼
7.童心是“絕假純真”之心
8.因正常而反常,因反常而正常
三、錶現之二——想象、錯覺和幻覺
1.“極幻極真,愈幻愈真”
2.虛靜緻幻
3.虛靜即脫俗
4.天纔是純粹客觀性
5.熾情緻幻
6.幻覺與內驅力或期望、定勢及心理場
四、兩種思維方式——有指嚮思維和橫嚮思維
1.“立身須先謹慎,文章且須”
2.“後主為人君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3.“四時可愛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4.不狂而狂,狂而不狂
五、潛意識的創造功能
1.“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況下起作用大”
2.潛意識功能種種
3.潛意識是心靈中本質的東西——“能行所謂善,但不自知其為善”
4.“我愛對於將來的無知”
5.如何進入潛意識——“吾輩用功隻求日減,不求日增”
6.“酒自引人著勝地”
六、潛意識與理性的矛盾
1.不用理性反而更好
2.“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3.藝貴自然
4.自然與自由
5.自由與目的——“乘興而行,盡興而返”
6.魯迅論創作目的
七、潛意識中的理性
1.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2.瘋人有理性嗎?
3.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
4.情中之理——情就是理
5.“無私心即是當理”
6.仁與智
7.“創作總根於愛”
8.人類行為的根源是情
9.理不是先導而是事後的反省
八、潛意識與理性的統一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無意到有意,從有意到無意
2.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種水平、多層次的統一過程
3.意識與潛意識的界綫是模糊的
4.“心靈之運行,非直綫而為圓形”——“運冷靜之心思,寫熱烈之情感”
5.有我在而無我執
餘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喜歡思考生活背後邏輯的人,無論是社會現象還是個人行為,我總想探究其根源。藝術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域,它總能展現齣人類情感和思維的極緻,有時甚至會展現齣一些我難以理解的“非理性”的一麵。這本書的標題,“藝術與癲狂:藝術心理學研究”,恰好點燃瞭我對這種“非理性”的探究欲。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那些看似“瘋狂”的藝術創作背後,其實有著更為深刻的心理動因。我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繆斯”的理論,或者藝術傢如何處理創作過程中的焦慮、抑鬱等情緒。我也想知道,那些挑戰常規、顛覆傳統的藝術作品,是否與藝術傢對現實的某種“不滿”或者“逃離”有關。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分析一些在藝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瘋子”藝術傢,他們是如何在自己的世界裏創造齣如此輝煌的成就的。
評分作為一個對人類情感和行為模式充滿好奇的人,我一直對“藝術”和“心理”這兩個詞匯的交叉點特彆感興趣。藝術作品常常能喚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而藝術傢本身,似乎也常常展現齣一些與眾不同的特質,有時甚至會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簽。這本書的標題,“藝術與癲狂:藝術心理學研究”,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猜想,這本書會深入探討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所經曆的心理狀態,包括那些靈光乍現的時刻,以及可能齣現的創作瓶頸、情感波動甚至精神睏擾。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心理學理論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藝術傢的思維方式、情感驅動以及他們獨特的感知能力。我期待書中能包含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那些偉大的藝術傢是如何在“正常”與“癲狂”之間找到平衡,或者他們的“癲狂”特質又如何成為他們藝術創作的源泉。
評分作為一名對視覺藝術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作品感到著迷。但很多時候,我發現自己僅僅停留在“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層麵,很難深入理解作品背後的意圖,更不用說藝術傢在創作時的心路曆程瞭。這本書的標題,“藝術與癲狂:藝術心理學研究”,光是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深度。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藝術創作中的那些“不可解釋”的衝動,以及藝術傢們是否常常遊走在理智與瘋狂的邊緣。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一些著名藝術傢的案例分析,比如他們是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又如何在創作過程中麵對內心的掙紮和外界的壓力。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討論一些心理學理論,比如精神分析、認知心理學等,如何被應用於理解藝術傢的思維方式和情感錶達。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某些作品會引起如此強烈的情感共鳴,或者為什麼有些藝術傢會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來錶達自己,那我將非常欣慰。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滿28包郵”這一點就足夠吸引我這種喜歡淘寶撿漏的讀者瞭,感覺能以一個超值的價格,入手一本關於“藝術與癲狂”這樣深刻主題的書,簡直太劃算瞭。我一直對藝術傢的創作過程以及他們內心世界的起伏變化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被譽為“瘋子”或者“天纔”的藝術傢,他們的作品往往充滿瞭極緻的情感和令人著迷的張力。我總在想,是什麼樣的心理機製驅使他們走嚮創作的巔峰,又是什麼樣的掙紮讓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飽受煎熬?這本書的副標題“藝術心理學研究”,更是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淺齣地剖析藝術傢的創作動機、靈感來源,甚至他們那些不被常人理解的行為模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理論框架,幫助我理解梵高的星空為何如此澎礴,川普的畫作為何如此怪誕,又或者是那些現代藝術作品背後隱藏的藝術傢潛意識。當然,作為一本“研究”性質的書,我也希望它在提供深度分析的同時,不會過於枯燥乏味,能夠用生動的案例和清晰的邏輯來引導讀者,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有所收獲,甚至在讀完後,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所接觸到的每一件藝術品。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藝術創作中的“非理性”力量究竟有多大。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藝術作品,似乎都超越瞭日常的邏輯和情感錶達,那種源源不斷的創意和突破性的形式,總讓人覺得背後有一股強大的、難以名狀的力量在驅動。這讓我聯想到一些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經曆的精神危機,或者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常人截然不同,甚至被貼上“癲狂”的標簽。這本書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關於“藝術”和“癲狂”之間聯係的遐想。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藝術傢的思維模式,他們是否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或者在處理情感和感知方麵有著異於常人的敏感度。我也好奇,這種“癲狂”究竟是藝術創作的必要條件,還是一種伴隨現象?書中會不會分析一些具體的藝術大師,比如杜尚的“現成品”是否是對傳統藝術觀念的一種“反叛”式的“癲狂”,或者薩爾瓦多·達利那些超現實主義的夢境般的畫麵,背後是否有著深刻的心理根源?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關於藝術創作“靈感”的奧秘,以及那些“瘋狂”的藝術傢是如何將他們的內心世界轉化為傳世之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