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人的起源和成长
定价:29.80元
作者:《彩图科技百科全书》编辑部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7819524
字数:
页码:1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从哪里来,又怎样度过一生?《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人的起源和成长》带你沿着人类进化与个人成长的踪迹,追寻人类起源之谜,并探索人一生各阶段的成长奥秘。条目内容通过释文和示图两种方式展开,通过大量原创精美的图片以图说形式解释抽象的科学技术知识,力求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目录
人
古猿
南方古猿类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人种
生殖
受孕
妊娠
分娩
婴儿
儿童
少年
成年
衰老
老年
寿命
死亡
作者介绍
文摘
1863年,赫胥黎出版《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达尔文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进一步论证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一百多年来的古人类学发现和研究,为这个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类的远祖古猿出现在3000多万年前,其后裔中的一支在600多万年前进化成初的人科动物,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阶段,终进化为智人。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具有哺乳动物的基本特点,与灵长类更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与其近亲黑猩猩的基因组极其相近,人在生物学上与其他物种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诸多的体质特征,如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化、发声器官复杂化、拥有了极为发达的脑。
人类在个体生长发育方面也极富特色。在寿命、妊娠期、新生儿脑量、成年脑量方面,人的数据分别是七八十岁、280天、385毫升、1400毫升,、黑猩猩对应的数据是约40岁、225天、200毫升、400毫升。与黑猩猩比较,人的妊娠期与寿命的比例相对较小,新生儿肢体特别软弱,脑量不及成年脑量的三分之一,而黑猩猩新生幼崽肢体发育较为成熟,脑量达成年脑量的二分之一。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大脑快速增大,是人类发育的一个典型特点。因为出生脑量与母亲骨盆大小是一对矛盾,人的“提前出生”使脑量的增加摆脱了女性骨盆大小的限制。
人是一种幼态持续的动物,即相对于其他动物幼年期延长,一些幼年特征甚至延续到成年阶段。青春期发育更是人特有的发育模式,在此期间不仅身体加速成长,大脑也在继续发育,约在十七八岁达到性成熟;而黑猩猩的生长曲线十分稳定,几乎是直接从幼年期进入成年期,约7岁便性成熟。幼年时期的延长以及较长的青春期,使得人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大脑,进行认知、学习和经验积累,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飞跃。
人的行为方式因受文化的影响而变化多端,有鲜明的人的特色,但基本行为模式仍带着动物祖先的影子。人类的远祖以果实、嫩叶等为主食,为了适应进化之初的环境,进化之中的人类逐渐形成了食肉、多吃少餐等肉食动物的特性。人类的因不再受动物期的限制而更加活跃,和生殖若即若离。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都存在合作和竞争行为,与动物用爪牙争斗相比较,人类借助科技不断发展出高超的攻击行为。动物因领地和等级引发的争斗行为,于人类尤烈。
……
序言
最让我觉得引人入胜的是,这本书巧妙地将人类的成长与环境因素的互动进行了阐释。它不仅仅关注内在的生物学发育,更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个体成长的深远影响。书中描绘了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如何塑造了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身体特征,例如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早期人类,其体型更粗壮,以便更好地保存体温。同时,书中也详细阐述了后天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经历等,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发展、情感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我特别喜欢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章节,它解释了即使在成年后,我们的大脑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和经历不断地改变和适应。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关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成长案例的对比,让我看到了人类成长过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提醒我们,人类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过程,既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也有后天的环境塑造,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造就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潜能的无限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生命早期发育的细致描绘。从受精卵的形成,到细胞的分裂、分化,再到胚胎器官的逐步形成,整个过程被用微观的视角,通过大量的显微图像和三维模拟图进行了展示。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神经管”形成的那部分印象深刻,它展示了多么精密的生物学机制,如何保证一个全新生命的诞生。之后,关于胎儿在母体内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描绘得极为细致。从心跳的出现,到四肢的萌发,再到大脑的发育,每一阶段的关键性变化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孕期营养、胎教的重要性等科普知识,这对于我这样正处于或即将面临为人父母阶段的人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胎儿阶段,而是将视角延伸到婴儿出生后的成长。从新生儿的反射动作,到爬行、学步、语言的习得,书中都有非常详实的描述和对应的阶段性里程碑。每一步的成长,都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快速发展和身体的不断变化,这些都被用科学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解读出来,让我对生命的奇妙和人类成长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的一些互动小测试,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参与感。
评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解释人类社会和文化演变的部分,展现了独特的视角。它将科学的进化论与人类学的研究相结合,探讨了人类群体如何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发展到农耕文明,再到城市的出现。书中关于不同文化遗址的介绍,例如那些古老的洞穴壁画、原始村落的复原图,都极具吸引力。我特别喜欢关于“社会性”演化的那几页,它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天生就倾向于形成群体,以及合作、交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书中还探讨了语言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文字的发明如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积累。这一点让我很有共鸣,因为我一直认为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初步探讨,例如群体决策、社会规范的形成等,这些都让我对人类社会运作的内在逻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关于“人”的生理进化,更是关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塑造和改变着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评分翻开这本《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人的起源和成长》,我最先被那精美细腻的插图所吸引。每一页都仿佛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从地球最初的生命萌芽,到古老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足迹,再到早期人类的出现与迁徙,都用色彩鲜明、细节丰富的图像生动呈现。我尤其喜欢关于“露西”的那几页,那逼真的复原图,配合着简洁却信息量巨大的文字,让我仿佛置身于东非大裂谷,亲眼目睹那位重要的早期人类祖先的生活场景。书中对于不同人类物种的颅骨结构、行走姿态的对比,也做得非常到位,配以标注清晰的图示,让复杂的进化过程变得直观易懂。而对于早期人类的工具制造、火的利用,以及社会结构的初步形成,也都有详尽的描述。我甚至能从那些石器工具的复原图上,想象出先辈们是如何一敲一打,为生存而努力的。书中的时间线清晰明了,每一次重大的进化节点都被突出显示,让我对人类漫长而曲折的进化历程有了整体而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视觉冲击力极强,即使是不了解进化论的小朋友,也能在这些精美的图画中获得初步的科学启蒙,而对于我这样的成年读者,它则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可视化的学习路径,让我重新审视我们从何而来。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人类基因和遗传的阐述非常感兴趣。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基因是如何编码我们的生命蓝图的。书中的插图,将抽象的分子结构可视化,让我不再觉得遗传学是遥不可及的科学。它进一步解释了基因是如何通过代代相传,将父母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关于染色体的组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也被用生动有趣的图表进行了说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还涉及了一些关于遗传病的科普,以及基因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例如基因测序、基因治疗等。这些前沿的科技发展,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变得不再那么神秘,反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和未来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蕴藏着一段关于我们生命起源和演变的密码,而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解读了其中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