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景觀2013輯
定價:30.00元
作者:北京市公園綠地協會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126164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景觀(2013·輯·總第37輯)》主要內容包括:景觀大道頌、美麗的公園我的傢、碧桐書院逸聞、小橋流水人傢——京西韭園村與馬緻遠故居、夢中的園林——淺談《紅樓夢》中的造園藝術、四世同堂說古樹、*在雙清彆墅與柳亞子談詩論政等。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滿28包郵 景觀2013輯》的期待值其實挺高的,畢竟“2013輯”這個標簽暗示著它應該是一個時間節點的總結和迴顧。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體現,尤其是2013年前後,中國園林的設計語言是否在尋求一種現代的轉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提供的視角太過分散,像是在一個大盤子裏鬍亂撒瞭一把調料,每種味道都有一點,但沒有一樣能突齣重點。比如,它提到瞭幾個關於濱水空間改造的項目,我希望能看到針對特定水文條件和曆史文脈的解決方案,比如如何應對季節性水位變化,或者如何將工業遺跡轉化為富有敘事性的公共空間。但書中對這些關鍵的“如何做”和“為什麼這麼做”的部分著墨甚少,更多的是展示瞭最終效果圖——那些光鮮亮麗的、似乎沒有經過任何設計掙紮就自然而然形成的美景。這種展示性的內容,對於我這種想學習設計邏輯的讀者來說,價值有限。讀完後,我唯一能記住的,就是一些零散的、缺乏上下文關聯的視覺印象,而關於2013年景觀設計界的“關鍵轉摺點”或者“新興趨勢”,則完全沒有捕捉到。
評分購買這本書的時候,我主要看中的是“輯”這個概念,以為它能提供一個相對集中的、有主題性的內容。然而,閱讀體驗相當碎片化,更像是一本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期刊閤訂本,而不是一本經過精心策劃的年度總結。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公共空間活力重塑”的章節,這是當前城市設計的一個熱點。我原本期望看到的是關於社區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在2013年前後的實踐案例,以及如何通過微小的、可迭代的景觀乾預來激活沉寂的街區。遺憾的是,書中提到的案例似乎都是自上而下的、宏大的項目,缺乏對“人”的尺度和日常使用的深入考察。例如,一個廣場的設計,書中花瞭大量篇幅介紹鋪裝的材質和燈光的色溫,但幾乎沒有提及市民是如何使用這個空間的,座椅的擺放是否考慮瞭不同社交群體的需求,或者兒童遊樂設施的設計是否真正具有啓發性。這種重“物”輕“人”的傾嚮,使得這本書在探討現代景觀設計核心——為人服務——這一點上顯得力不從心,讀起來總有一種隔著玻璃看風景的疏離感。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書中對特定設計元素的描述總是顯得有些“套路化”。比如,在介紹某個公園的設計理念時,總會不厭其煩地引用諸如“師法自然”、“天人閤一”之類的宏大敘事,但這些概念在具體的設計手法上並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撐和創新性的轉化。我更喜歡那種直麵問題、不迴避設計難點的分析。例如,在一個高密度城市核心區的綠地設計中,如何處理噪音汙染、空氣質量與有限的植栽空間的矛盾,這纔是真正考驗設計師功力的地方。而這本書似乎更傾嚮於展示那些在資源和空間上相對充裕的項目,並用一些美好的、但略顯空泛的語言來包裝它們。讀到最後,我感覺自己並沒有獲得任何可以立即應用到實踐中的“工具箱”或者“思維模型”,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瞭一係列標準化的、看上去很“漂亮”的結果。這本書更適閤作為初學者瞭解行業基本麵貌的入門讀物,但對於尋求深度思考和創新路徑的專業人士而言,它提供的營養價值相對有限。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倒是令人滿意,紙張很有質感,彩色圖樣印得很清晰,這對於一本看圖為主的景觀書籍來說是加分項。但內容方麵,我總覺得少瞭一股“銳氣”或者說“前瞻性”。2013年,設計思潮正在快速變化,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開始深刻影響人們對城市體驗的需求。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一些關於“數字景觀”或者“反應式景觀”(Responsive Landscape)的早期探討,哪怕隻是理論性的設想也好。但翻閱全書,內容大多停留在傳統的設計手法和已經被驗證的成熟模式上,缺乏對未來可能性的探索和批判性思考。有一種強烈的時代脫節感,仿佛這本書的編輯團隊是基於幾年前的資料來整理的,沒有及時跟進行業內最新的學術討論和技術進步。閱讀體驗就像是吃瞭一頓精心烹飪但食材略顯陳舊的晚餐,雖然入口順滑,但迴味無窮的驚喜感卻付之闕如。對於想瞭解一個特定年份設計前沿脈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參照係不夠“新”。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景觀2013輯》的書,說實話,我本來是衝著“景觀”這兩個字去的,畢竟我對城市規劃和自然風光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翻開第一頁,我期待看到的是2013年那些令人驚艷的年度設計案例,或者是對當年設計思潮的深入剖析。然而,這本書的內容更像是隨機收集的一本行業內部資料匯編,缺乏一個清晰的主綫和深入的論述。比如,關於可持續性景觀設計的章節,我本以為會涉及到具體的材料選擇、雨水管理技術在當年有哪些突破性的應用,或是哪個項目在生態修復方麵做得尤為齣色。結果,呈現的更多是項目圖片的堆砌和一些非常基礎的、在任何一本入門級教材裏都能找到的理論闡述,這對於一個已經關注行業動態多年的讀者來說,實在有些乏味。我記得其中有一部分似乎在講商業綜閤體的景觀設計,我期待看到的是如何通過景觀元素提升商業價值、如何處理人流動綫與休憩空間的平衡,但內容卻止步於對綠化率的簡單介紹,缺乏實際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設計師的獨到見解。整體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份停留在錶麵的圖集,而不是一本有思想深度的專業書籍,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去腦補那些缺失的、本應有的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