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
定价:49.00元
作者:于然,于琪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于然、于琪林编著的这本《摄影技术》系统而全 面地讲解了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拍摄技术、摄影的 曝光控制、数码影像的原理、摄影光源和摄影滤光镜 的性能与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与性能、黑白暗房技 术、摄影用光基础。图文并茂,便于广大摄影专业学 生和摄影爱好者掌握摄影技术。
目录
作者介绍
于然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求学期间曾留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研究学者。其间历任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多媒体影像记录负责人,美国Labyrinth多媒体研究室研究员。归国后在中国传媒大学从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学》等书籍,并作为责任编辑编纂《EOS王朝》、《一本摄影书》、《摄影的骨头》等书籍。曾在《中国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等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ADIS国际视觉传播年会等国际会议并进行演讲,英文论文入选论文合集出版,全球发行。 于琪林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师等级考试委员会考评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摄影与摄像》杂志编委。 先后出版《教你学会拍照片》、《摄影》、《实用摄影》、《照相机与镜头》等书籍;与他人合著《全国青少年摄影等级培训教材》一套。 先后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中国摄影家》、《摄影之友》、《摄影与摄像》、《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摄影理论文章180余篇,总字数达12075字以上。 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摄影作品200余幅。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院长(2009—2013)。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讲课程包括摄影批评、新闻摄影、大众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研究兴趣包括媒介的权力协商、摄影批评,以及流行杂志的传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并在学术期刊和大众传媒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媒体评论文章。曾任职于德国之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曾获中国摄影教育奖(2012)、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奖学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从入门到精通,解锁摄影的无限可能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完美。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摄影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既适合摄影新手入门,也能为有一定基础的摄影爱好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它们非常直观易懂,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比如,关于曝光补偿的部分,作者用“水龙头”和“水杯”的比喻,将光圈、快门、ISO之间的关系解释得一清二楚,这让我瞬间豁然开朗。而且,本书的实践性非常强,每一个章节都配有相应的练习和挑战,鼓励读者立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拍摄了不同场景下的光线,并记录下参数的变化。通过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我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实操经验。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更是让我拍案叫绝。例如,关于如何利用反光板来塑造光影,如何通过景深来突出主体,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能极大地提升照片的艺术感。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摄影的“宝藏地图”,让我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让我对未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充满了信心。
评分摄影的艺术与科学,一次完美的融合 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将摄影这门艺术,与科学的严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讲解技术原理时,用词精准,逻辑清晰,丝毫不含糊,让人感觉非常扎实可靠。从光的折射、反射,到相机内部的光学结构,再到感光元件的原理,每一个细节都被解释得井井有条,让我对摄影的“幕后”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就充满了冰冷的科学术语。相反,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科学知识,转化为极具指导意义的实践技巧。例如,在讲解“白平衡”时,他不仅解释了光线色温的科学原理,更提供了如何在不同光线下准确设置白平衡的具体方法,并附上了大量的示例图片,直观展示了不同设置下的效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门既需要感性创意,又需要理性技术的学科。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它既有艺术的灵动,也有科学的严谨,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摄影,也更有信心去创作出既有技术高度,又有艺术深度的作品。这本书,是我摄影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去探索和创造。
评分光影的魔法师,视觉的艺术家 初次翻开这本书,仿佛闯入了一个由光影构筑的奇妙世界。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将摄影的奥秘娓娓道来。每一页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文字与图片相互辉映,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探索光线的语言。我一直对摄影怀揣着一份朦胧的热爱,总觉得相机不仅仅是一个记录的工具,更是一把开启视觉想象的钥匙。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钥匙”的渴望。它没有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实例,将复杂的摄影技巧化繁为简。从最基础的光圈、快门、ISO组合,到高阶的构图、色彩运用,甚至是后期处理的精髓,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观察”的强调,他说摄影师首先要做一个观察者,去发现那些别人容易忽略的美。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内心。我常常急于按下快门,却忘记了停下来,用心去感受眼前的景物。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摄影,始于对世界的敏锐洞察。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操作相机,更是教会我如何用眼睛去“看”,用灵魂去“感知”。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摄影的壮丽画卷,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相机,去描绘属于自己的光影故事。
评分触及灵魂的影像叙事,捕捉瞬间的永恒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技术层面的提升。它更像是一次关于“看见”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表达”的艺术启蒙。作者不仅仅是教授我如何运用器材,更重要的是,他引导我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按下快门?我们想要通过影像传达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情感”、“故事”的论述。书中分享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并对其背后的创作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我看到了如何在平凡的场景中捕捉不平凡的情感,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中流淌出动人的故事。这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恰恰在于它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一个瞬间凝固成永恒,并触及观者的内心深处。我曾尝试过拍摄一些人像,总觉得画面缺乏生命力,缺少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本书中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真正的人像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人的外貌,更是捕捉他/她的神情、气质,甚至是他/她内心深处的故事。作者对于“与被摄者沟通”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强调了真诚与尊重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信任与合作的关系,才能拍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摄影的关系,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灵魂的共鸣。
评分突破瓶颈的利器,重燃创作的热情 最近一段时间,我感到自己在摄影上有些停滞不前,总觉得拍出的照片缺乏新意,甚至有些枯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它像一股清流,重新点燃了我内心的创作热情。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打破常规”、“尝试创新”的观点,这让我反思自己固有的拍摄模式。他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探索不同的拍摄题材,去尝试不同的拍摄风格,去挑战自己思维的边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情绪化摄影”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认为,好的摄影作品,应该能够唤起观者的某种情绪,无论是喜悦、忧伤,还是震撼,都应该是有情感温度的。这让我开始思考,我是否过于关注技术的完美,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我是否应该尝试去捕捉那些更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将它们通过影像传递出去?书中提供的一些拓展思路,比如关于“叙事性摄影”的讲解,更是让我脑洞大开。我开始尝试将一系列照片串联起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新的尝试,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也让我看到了摄影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更是激发灵感,帮助我突破创作瓶颈,让我重新找回了对摄影的那份初心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