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欢绘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现代诗
  • 情感
  • 爱情
  • 人生
  • 哲理
  • 治愈
  • 成长
  • 女性
  • 孤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43182
商品编码:2994314502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一花一世界

定价:38.00元

作者:王欢绘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060431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禅意与现代的结合,幻想与真实的交汇。

2.探索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抚慰其心灵。

3.清新而深邃的画面,简约却深刻的语句,将80后年轻人的苦闷一缕缕呈现,极能引发共鸣。

内容提要


作者王欢虽然是个年轻的80后,但他很喜欢佛学,平时说话嘴边总是挂着两句“善哉、善哉”,非常与众不同,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淡然的气质。他的书,也同样如此,可谓画如其人,文如其人

小孩子看图画,都喜欢美丽、漂亮或者新奇的东西,但这部绘本的主角,却并不是美女或帅哥,而是作者的自画像——一个扎辫子的胡子,这本书,也是他个人的内心世界写照,充满了他对人生、世界、万物的感悟。因此,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书,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迷失的人们。

目录


看懂一朵花,就看懂了整个世界。

枯萎不是终结,而是绽放的前奏。

你看到的永远不是。

播种的时候,就注定了一生。

人生残破时,可能会更美。

有些事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在绽放面前,可曾想到蓄藏的含苞。

爱是一枝花,还是整个世界?折下一枝花,她会恨我么?

在这忙碌的时代,有人有时间去欣赏一朵花么?

美是什么,我早就忘记了。花向着阳光,人向着希望。

在花海中,你会忘记这是由“花”组成的。

和花的触感,你还有么?

偶然打开旧书看到里面干枯的花瓣,时间已逝。

真花和纸花是不同的,差别就是生命。

欣赏一枝花的时候,还有痛苦么?

当心完全静下来,可以看见虚空中的花朵。

作者介绍


  王欢:
  1998—2002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绘画专业
  2002—200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信息艺术设计系一
  影像艺术专业
  2005
  赴德国交流学习观念摄影,与德国多特
  蒙德科技应用大学学生联合拍摄,摄影主
  题”新地平线”(New Horizon)
  2006
  行为艺术作品《yi》参加“超设计”
  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并获得奖
  2006
  赴日本参加东京电影节第五届亚欧电影
  发展计划会,展示影像短片《太极》
  2006
  影像短片作品《我执幻境》参加荷兰一
  分钟短片电影节展映
  2008
  开始创作《扎辫子的胡子》系列作品

文摘


序言



《星辰彼岸的低语》 宇宙的恢弘画卷,文明的兴衰沉浮,一段跨越亿万光年的史诗。 引言:寂静的呼唤 我们所知的宇宙,不过是无尽虚空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在《星辰彼岸的低语》中,读者将被带领进入一个广袤无垠、充满未解之谜的星际文明网络。故事并非聚焦于某个单一星球的琐碎日常,而是以宏大的时间尺度,审视“深空文明”(The Voidfarers)的崛起、辉煌与最终的消亡。 故事始于“观测者纪元”的尾声。银河系中,多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群体——他们自称为“织网者”——已经建立起一个松散却高效的星际联邦。然而,这片看似繁荣的星海深处,潜藏着一股古老而不可名状的黑暗。数百万年来,一种被称为“虚空瘟疫”的现象开始在边境星域蔓延,它不直接摧毁星球,而是缓慢地、系统性地瓦解文明的知识基础和精神结构。 第一部:编织者的黄昏 故事的主角,艾丽莎·文(Elara Vane),是“档案保管者”阶层的最后一代成员。她的任务是维护跨越数千光年的信息链路,确保历史和科学知识的完整性。艾丽莎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漂浮于气态巨行星环上的知识堡垒——“阿卡迪亚枢纽”。 艾丽莎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阿卡迪亚枢纽接收到一条来自“寂静之域”的求救信号——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已经失去生机的区域。信号内容极其简短,只包含一段无法被任何已知加密算法解析的古代语言片段,以及一个指向未知坐标的向量。 这条信号打破了联邦的稳定。保守派认为这是虚空瘟疫的新陷阱,主张封锁边境;而少数激进派,包括艾丽莎的上级,认为这是理解瘟疫起源的唯一线索。艾丽莎被秘密指派,加入一支由几艘老旧但经过深度改装的科研舰船组成的“探寻舰队”,任务是追踪信号源。 探寻舰队的旅程充满了危险。他们必须穿越联邦的管制范围,避开那些已经被瘟疫侵蚀的“幽灵星域”——这些星域中的行星文明似乎一夜之间忘记了如何使用工具,回归到石器时代,他们的城市在无声中崩塌。 在穿越一个被称为“回声星云”的区域时,舰队遭遇了“熵之掠夺者”。这些生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外星种族,而是一种由负熵驱动的能量聚合体,它们专门捕食高密度信息流和复杂计算系统。舰队在险象环生的信息战中幸存下来,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失去了赖以导航的“时空矩阵”核心。 第二部:失落的共振频率 探寻舰队最终抵达了信号源——一颗被厚厚、如同凝固的黑色岩浆覆盖的行星。行星表面没有生命迹象,但地下深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宏伟的、用未知金属铸造的巨型结构,这结构显然比已知宇宙中任何文明都要古老。 在这个地下遗迹中,艾丽莎找到了“先驱者”留下的记录。先驱者并非一个统一的种族,而是一系列曾经高度发达但最终自我湮灭的文明集合体,他们共同构建了这个避难所。记录显示,虚空瘟疫并非某种生物武器,而是一种宇宙背景噪音的“共振效应”——当一个文明的科技和精神复杂性达到某一阈值时,他们开始与宇宙中某种更深层次的、基础性的不稳定频率发生耦合,导致认知结构的崩塌。 先驱者们发现,唯一的解药不在于更强的技术,而在于“信息的分形化”——将核心知识编码成复杂到无法被外部噪音轻易干扰的、多层次的、具有递归性质的结构。 在解读过程中,艾丽莎意识到,她收到的求救信号并非来自一个求援者,而是一个“警告锚点”。这个锚点正在失效,如果她不能在它完全静默前完成信息同步,整个银河系都可能面临同样的认知崩溃。 第三部:时间悖论与最终选择 同步信息的任务异常艰巨。它要求艾丽莎将自己作为信息载体,强行将数百万年的知识压缩进她有限的生物大脑中,同时抵抗着瘟疫带来的精神侵蚀——这种侵蚀表现为对时间、逻辑和记忆的全面质疑。 在同步的最后阶段,她接触到了一个“意识残余”——一位被困在结构核心中、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的先驱者意识碎片。这位残余者告诉艾丽莎一个可怕的真相:在他们自己的时代,他们尝试用更高级的物理学来“修复”共振,但这种干预反而加速了崩溃。 “解药不是修补,而是遗忘,”残余者低语道,“我们留下的不是知识,而是‘遗忘的指令’。” 艾丽莎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道德困境: 1. 完整传输: 成功将先驱者的全部知识和“遗忘指令”带回联邦。这有可能在短期内拯救文明,但如果指令本身也存在某种未知的风险,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 部分截取: 只取出关键的、关于“如何避免高复杂度陷阱”的哲学指导,放弃宏大的科技数据。这能保证文明的生存,但也将导致联邦在接下来的数千年内停滞不前,无法抵抗其他潜在的宇宙威胁。 在深空的寂静中,艾丽莎做出了决定。她没有选择保存所有辉煌的过去,而是选择了确保一个可以继续存在的未来。她切断了与先驱者残余的连接,只将关键的、关于“适度与平衡”的“低语教义”编码进她自己的意识深处,并启动了逃生信标。 当她返回星际空间时,那颗被瘟疫侵蚀的行星结构在一阵无声的振动中彻底崩塌,化为宇宙尘埃。艾丽莎知道,她带回的不仅仅是信息,而是一种全新的生存哲学——承认自身的局限性,并拥抱知识的有限性,才是抵抗宇宙终极虚无的唯一途径。 《星辰彼岸的低语》探讨了文明的极限、信息过载的危险,以及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宇宙法则时,智慧的真正含义。这不是一个关于征服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如何学会放手的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尤其喜欢作者的叙事节奏,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铺天盖地的轰炸,而是像温润的溪流,缓缓地流淌进你的心田。每一个场景的铺陈都恰到好处,不会显得冗余,也不会让人觉得仓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回味刚刚读过的段落,细细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有时,一个微小的细节,一段简短的对话,都能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甚至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和心境。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非常看重的。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演,他知道何时该用特写,何时该用全景,何时该让画面静止,何时该让情节加速。这种对节奏的精准把握,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无比的舒适和享受,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编织的梦境之中,不愿醒来。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是层层递进的,并非一蹴而就。初读时,我或许会被情节所吸引,被人物的命运所牵引。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深刻哲理。那些看似平常的场景,那些简短的对话,都蕴含着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见解。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章节后,陷入沉思,回味作者所传达的意涵。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它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痕迹,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不经意间回想起书中那些触动你的话语和场景。它像一位智者,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引导你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反思自己。

评分

我被书中人物的塑造深深打动了。他们不是那种完美无瑕的神,也不是那种脸谱化的符号,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挣扎和成长。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他能敏锐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的微小波动,并将之精准地传达出来。这种细腻的描摹,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我常常会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为他们的选择而思考,甚至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欣慰。这种与书中人物的情感连接,是我认为一本优秀小说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从第一眼看到就抓住了我的目光。那是一种非常含蓄而又充满意境的美,仿佛只是简单的一笔,却勾勒出了无尽的遐思。我常常在书店里徘徊,被无数封面所吸引,但《一花一世界》的封面,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没有张扬的色彩,没有夺人眼球的图案,只是用一种近乎素净的笔触,描绘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花瓣舒展的姿态,恰到好处地留白,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这朵花背后隐藏的故事。这种克制的美学,反而更具生命力,它不强迫你接受,而是邀请你一同去感受,去体会。我甚至觉得,这封面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静谧的画,它成功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领略书中同样蕴含的东方哲学之美。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作者的品味和功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我在还没阅读正文之前,就已经被深深吸引。

评分

我惊叹于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功力,他的文字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能轻易地将我带入书中描绘的世界。那些意象的选取,那些比喻的运用,都显得那么贴切而又新颖。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他对每一个词语的斟酌,对每一个句子的打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读他的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语言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又像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我甚至会反复阅读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