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 家 国-2015“看中国 外国青年摄像计划”
定价:98.00元
作者:黄会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039604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院院长黄会林先生主持的一个中外文化交流项目成果。该项目致力于“第三极文化”的研究和实践,通过邀请世界各国的大学教授及其学生到中国来,与北师大的师生一同对中国的各大城市进行访问交流,然后将各自文化感受与文化心得,通过拍摄成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此书即是整个文化交流活动的记录与整理,全书共收入了北京等10个中国城市的全记录。
目录
作者介绍
主编黄会林,笔名会林,女,193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院院长,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1993年的5月4号,创办大学生电影节。著有《夏衍年表》、《曹禺戏剧结构与人物塑造》、《飞龙吸水,嘘气为云》、《故都春晓》、《爱的牺牲》、《梅岭星火》、《艺苑咀华》、《窃火者之歌——夏衍九章》,发表、出版论著160余万字,合作创作论著210余万字,编辑出版文稿700余万字。
文摘
序言
《看中国:外国青年摄像计划》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与世界对话的机会。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我们有时会因为身处其中而忽略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外国青年以他们独特的眼光,捕捉到了中国那些我们早已习惯,甚至可能有些麻木的细节。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中国式家庭”的系列影像,画面中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展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含蓄的情感、代际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家庭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我看到了父母默默付出的辛劳,也看到了子女在成长中对独立的渴望,这种真实而又普遍的情感,跨越了国界,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形象,并非仅仅由宏大的成就构成,更在于构成它的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真实的情感联结。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从他人的眼中,更清晰地看见我们自己。
评分《看中国:外国青年摄像计划》的出版,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中国。这本书并非直接灌输知识,而是以一种更为沉浸和感性的方式,将那些鲜活的影像和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其中那些关于中国基层普通人生活的记录,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真实地捕捉了他们在平凡日子里的喜怒哀乐、勤劳与坚韧。我看到了清晨街边早点摊的烟火气,听到了老街巷里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感受到了乡村留守儿童纯真的笑容背后淡淡的忧伤。这些画面,因为是出自外国年轻人的镜头,少了一层我们身处其中时可能产生的习以为常的滤镜,反而更加直击人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司空见惯的生活。那种异域的观察者身份,带来了独特的新鲜感和深度,仿佛是带着一份好奇与善意,轻轻触碰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了中国的美丽风景,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力,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通性。
评分这本书《看中国:外国青年摄像计划》就像一本用影像写成的散文集,每一页都散发着独特的光泽。我被其中一些看似“小题大做”的选题所吸引,比如一个关于中国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或是对某个特定社会现象的观察。外国青年带着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对中国社会现象的解读,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视角。我记得其中一组关于中国城市“网红景点”的拍摄,画面并没有一味地赞美,而是通过对比、特写等手法,展现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游客们的疲惫、商贩的辛劳,甚至是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某种失落感。这种冷静而又深刻的观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它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将事实呈现出来,留给读者自己去解读和反思。这种开放式的叙事方式,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也让我对中国社会有了更立体、更 nuanced 的理解。
评分《看中国:外国青年摄像计划》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慢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需要快速翻阅、获取信息的书,而是需要你沉下心来,慢慢品味每一幅画面,细细揣摩每一段文字背后的意图。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对细节的捕捉,比如一张照片里,一个孩子手中紧紧攥着的小玩具,一个在镜头前略带羞涩的微笑,又或是街角一位老人专注的神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故事。通过外国青年的镜头,我看到了很多我从未留意过的中国,不仅仅是那些知名的地标或景点,更多的是隐藏在城市角落、乡村田野里的生活百态。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组关于中国边远地区教育的影像,画面里孩子们纯净的眼神和简陋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希望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用“旁观者”的视角,重新认识“局内人”的中国,并从中获得新的思考和启迪。
评分读完《看中国:外国青年摄像计划》,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纪录片”固有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呈现方式,与其说是一本摄影集,不如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视觉对话。我尤其惊艳于那些影像的叙事张力,它们不需要冗长的文字解释,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故事感。我被一个外国青年镜头下,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深深吸引,画面定格在老人布满皱纹却依然灵巧的双手,旁边是等待学习的年轻面孔,那一瞬间,我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沉淀和技艺的薪火相传。另一些影像则聚焦于城市变迁中的个体命运,例如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那些面临拆迁的老居民,他们的眼神里有不舍,有迷茫,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画面被放大,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影像作品,不仅在于技巧的精湛,更在于能否捕捉到人类共通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外国青年用他们的镜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维度,让我们看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腻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