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化深度旅游图文指南丛书:漫步历代古都(漫步中国)
定价:28.00元
作者:孙建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0466192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48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提供新系统完整的中国古典园林综合知识与实用旅游信息
提供超过600幅精美图片,插图与美术地图;
全书采用五种检索方式
目录检索(目录页主检索路径)
封二地域区划检索(中国地域地图分区检索路径)
勒口色标检索(中国地域名称分区检索路径)
后一页汉语拼音检索(按汉语拼音顺序检索路径)
封三历史时间检索(中国历史分段检索路径)
丛书特点:
《漫步》中国文化深度旅游图文指南丛书一文物系列,设计给有兴趣与有真实需求深入学习、探索及传播普及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读者群体。引导读者通览中国历代文物古迹,透过一处处历史遗迹、一座座古代建筑、一段段历史故事中找到线索与头绪去识别中国人文历史的本来面目。
内容提要
《漫步历代古都》将您通览遍布在中国山水大地间的历史古都城,触摸与透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感悟和领会中国古老文明及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突出介绍中国八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南京、郑州)综合历史知识与衫旅游信息。按中国8大自然地域各省级区划依次逐一介绍分省历代都城。提供历代都城的延伸介绍,其中包括该城市的旅区示意图、景区景点及其他各类旅游实用信息。
目录
中国八大古都分布
西安
北京
洛阳
安阳
开封
杭州
南京
华北
邯郸
赤峰
曲阜
临淄
大同
太原
华中
华中历代古都分布
寿县
毫州
商丘
濮阳
南阳
许昌
荆州
长沙
华东
东北
西北
华南
西南
综合图表
汉语拼音检索
色标检索
地图区划检索
历史时间检索
作者介绍
孙建华,自80年代走出清华校园留学、工作、寄居美国多年以来,始终想做和终选择的事就是将中国文化尽快整体介绍到欧美及全球,让祖宗的文化有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平等地位。我们从采用多媒体光盘载体、多媒体静态数据库、到互联网站,又回到采用中国古代就发明出来的纸印刷传统图书媒体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语言。听上去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发展路线,为我们周折了十几年。回顾这些年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生态环境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港台及海外华人唱主角,90年代大陆声音崛起,21世纪个十年全球华人开始步入对同根同族同宗——中华文化全面认同的时代。中华文化今天的发展如同接纳了百川之水的长江黄河,积蓄与汇集起了全球亿万华人的整体力量和无限智慧,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中国文化再辉煌的时代即将来临。我与编创团队2008年将陆续出版54种《漫步中国》新书,谨以此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预祝《漫步》图书读者朋友吉祥!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历史和建筑有执念的人量身定做的。我特别欣赏那种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像现在很多旅游指南那样轻飘飘的,翻页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尤其是那些插图和老照片的运用,真的是点睛之笔。它们不是那种平庸的“到此一游”式快照,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排版的,很多细节的捕捉,比如某处雕刻的纹理、某个城墙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都通过高质量的印刷得以完美呈现。阅读的时候,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肌理。这本书的地图绘制也极其精细,不同于标准的旅游地图,它融入了历史的脉络,比如会标注出某个地方在唐代或宋代的原貌大致在哪里,这种对比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在实地考察时的沉浸感。我甚至会花上好一阵子,光是研究某张手绘的平面图,想象当年匠人们是如何规划这些恢弘的都城的布局,那种工匠精神的传承,通过这本图文并茂的指南,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它不仅仅是带你“看”景点,更是引导你“读懂”这些古都的灵魂所在。
评分与其他专注于介绍著名景点的旅游指南相比,这本书的视角明显更加广阔和细腻,它真正做到了“深度旅游”的内涵。它不仅仅关注那些宏伟壮观的皇家建筑,更深入到了古都的“烟火气”——那些普通市民生活过的街区、手工业作坊的遗址,甚至是古代的市集和娱乐场所的变迁。书中有一部分篇幅专门讨论了不同朝代都城的商业布局和民俗文化,这部分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些古都的认知。我以前总以为古都就是帝王将相的舞台,读了这本书才明白,支撑起一个庞大都城运转的,是背后无数匠人、商贾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这些“非主流”文化侧面的挖掘,成功地将一个静态的历史地标,还原成了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历史空间。这种包容性极强的叙事,让我对这些古都产生了更复杂、更立体的情感共鸣,不再是单纯的敬畏,而是多了一份对人类文明在特定地理空间下生生不息的深深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但这种实用性不是建立在牺牲深度之上的。我特别欣赏它在“如何游览”这一块的设计。它给出的路线建议非常具有启发性,不是那种人挤人的“打卡”路线,而是更侧重于体验古人生活动线的规划。比如,它会建议你清晨时分,从古城的外郭城墙边缘开始徒步,去感受古人晨起时面对都城的庄严感,而不是直接冲向核心的宫殿区。更有意思的是,书中针对不同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探索选项,如果你对水利系统感兴趣,它会给你专门规划一条探访古代漕运和排水系统的路线;如果你是研究宗教史的,它也会标注出哪些古迹是不同时期宗教传播的焦点。这种“菜单式”的服务,加上每条路线旁详尽的历史背景和注意事项,使得这本书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工具书辅助。它就像一位博学多识、体贴入微的私人导游,默默地跟在你身边,随时准备提供最精准的文化指引,让我每一次的古都之行都充满了意外的发现和深度的联结。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选材和信息来源的严谨性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很多旅游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奇”或“猎奇”,会引用一些未经证实或过于戏剧化的民间传说,但这本书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它在阐述某一历史事件或建筑细节时,总会附带着对主要史料的出处进行简要说明,或者至少是暗示其学术依据的可靠性。这对于我这种对历史真实性有较高要求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品质。我喜欢那种扎实的感觉,知道自己读到的信息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捕风捉影。特别是对于那些已被改建或仅存遗迹的地方,书中会非常坦诚地说明哪些是考古推断,哪些是后世复原,这种诚实的态度,反而更让人信服。它没有为了增加故事性而扭曲历史事实,反而通过对史实的忠实呈现,让历史本身的魅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这种对知识产权和历史尊重的做法,是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品质之一。
评分我必须得说,作者在文本叙述上的功力,真的让我这个自诩读了不少历史的业余爱好者都感到汗颜。这本书的文字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罗列,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叙事张力。它成功地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叙述和生动的小故事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比如,谈到某一朝代的宫殿区变迁时,它会穿插一小段关于当时某位名士在那个场景下的情景描写,瞬间就把冰冷的建筑拉回到了有温度的时代语境中。这种叙事手法,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穿越时空的代入感,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对文化符号的解读非常到位,绝非走马观花。例如,对某一遗址的藻井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时,它不仅描述了结构之美,更探讨了其背后的哲学意涵,以及这种结构如何在后续朝代中被继承和演变。这种层层递进的剖析,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阅读价值,让它超越了普通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和大众可读性的文化鉴赏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